吳帆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了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任務。馬克思經濟發(fā)展質量思想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源泉。經濟是一個國家的立身之本,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的領導人的經濟思想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與拓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發(fā)展方式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轉變,質量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他強調:“高質量發(fā)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題”。為了更好地推動推進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厘清習近平新時代經濟思想的理論淵源非常重要。
關鍵詞:習近平;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質量
中圖分類號:F09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5(b)--04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理論或思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馬克思、恩格斯的經濟政治理論為習近平經濟思想奠定了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我國經濟發(fā)展現狀顯現出來的特征,在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以及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統(tǒng)完整的思想體系,是對我國經濟領域產生的質量問題的一種反思。他借鑒和吸收了馬克思的經濟質量思想,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在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經濟質量思想。
1 馬克思、恩格斯經濟質量思想的科學內涵
馬克思的經濟思想具有科學性,這不僅體現在馬克思的經濟思想促進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還體現在我國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過程中無可比擬的指導意義與它所彰顯的時代價值。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闡述它的科學內涵。其科學內涵主要體現在:以服務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本質屬性,以促進生產力發(fā)展為基本條件,以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為根本動力。
1.1 根本標準:人的發(fā)展水平
從根本上說,社會是人的關系的總和,人的素質對社會的發(fā)展水平產生重要影響。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就關注到了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他們認為人們如果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就對社會進步有推動作用。
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是馬克思經濟發(fā)展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貫穿始終。馬克思在編輯《萊茵報》的過程中就對社會中底層人民是否獲得了應有的經濟政治權利給予了高度關注,對政府和當時的資本家們剝削勞苦大眾的行為嗤之以鼻。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對私有制給人們產生的異化作用進行了強烈譴責。資本主義社會究其根源是個“吃人的社會”,資本家們試圖把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經濟范疇當成永恒的范疇,他指出如果僅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人民將永遠得不到解放。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建立了與以往有本質差別的政治經濟學體系,全面闡述人的全面發(fā)展觀。除此之外,他還深入論證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增長方式。事實上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貫穿其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經濟增長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是不利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也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證明未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現實。馬克思、恩格斯把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最終追求的目標,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及關于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觀點,雖然沒有直接指出質量二字,但字里行間都十分強調商品質量對滿足社會需要的重要性。馬克思對商品二因素的具體剖析,在價值層面為我國產品制造與品牌創(chuàng)造方面提供了基本的價值取向;在使用價值層面,則明確了產品建設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對使用價值和價值兩者關系的闡釋,為我們提供了衡量現實經濟發(fā)展質量和效益的一般標準。馬克思主義的商品理論有助于啟迪人們推進我國經濟的高質量建設。
1.2 基礎條件:生產力水平上升
社會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是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而不只是解決人民的貧困溫飽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水平的不斷上升。共同富裕是人們的根本出路,也是所有共產黨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到時候不再局限于物質文明的豐富,還有精神文明的豐富。
生產力的發(fā)展離不開核心要素的支撐。土地、勞動、資本與科技。首先,土地。土地為生產力進步提供自然基礎,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其次,勞動。由于勞動具有二重性,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敘述勞動的重要性。一方面,勞動力是價值的源泉。另一方面,勞動是獲取財富或者資本的唯一途徑。從人的全面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通過勞動人們可以實現自身的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tǒng)一。再次,金錢。資本家們正是通過不斷壓榨工人的勞動力來獲取利益,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這違背了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思想。最后,科技。前三者對生產力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認為科技對生產力發(fā)展產生的作用更為突出,他指出,在生產的過程中科技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只有發(fā)揮科學技術應有的力量,才能激發(fā)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提升生產力水平的方法或者途徑主要是依靠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社會分工作為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出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力效率。分工明確使工人們對自身的工作內容更熟悉,自然科學的發(fā)明投入使用,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得以建立。通過這種方式,各個國家與民族之間的交往愈加頻繁,形成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貿易往來,一時間各民族都為提高本國的生產力與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陷入了激烈的競爭,為現有的生產力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1.3 根本動力:社會基本矛盾
社會基本矛盾是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的根本因素。生產力雖然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生產關系對社會發(fā)展產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類物質資料的生產能力,也決定了人類獲得物質資料的多少。馬克思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闡述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這本著作中初步得到發(fā)展,在《資本論》中不斷趨于完善。生產力是引領經濟社會向前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工業(yè)革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資本主義制度由此得以確立,取代了封建制度的統(tǒng)治地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產方式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適應了社會的發(fā)展,提升了經濟發(fā)展水平。利與弊是同時存在的,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生產方式趨向社會化與資本家生產私有化構成了尖銳的矛盾,在時間催化之下,逐漸不可逆轉。社會化生產意味著人民需要共同富裕,也就意味著共產主義必須擊敗資本主義,這樣才能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雖然資本主義為共產主義的實現積累了豐富的物質資源,資本主義并不能從根本上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導致其必然被消滅。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證明,無論是思想或者理論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人們的社會實踐中產生的。習近平關于質量的重要論述也不外如是。這些有關質量的重要論述是建立在習近平對質量問題和經濟現象的客觀反映和深刻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吸收和借鑒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質量思想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質量思想。針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個領域出現的具體質量問題,習近平形成了理性的質量認識,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發(fā)揮著指導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習近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在推動質量發(fā)展的實踐中加入創(chuàng)新性和富有時代特色的內容。
2 馬克思、恩格斯有關經濟質量思想的論述
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人是堅定的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信奉者和追求者,他們也十分重視經濟質量問題。對經濟質量問題的關注,最早可以追溯到馬克思等人對價值問題的關注。勞動價值論最早并不是由馬克思提出的,但馬克思提出的勞動二重性理論進一步充實了勞動價值論的內涵,使其更具有科學性。
價值的出現是由商品交換產生的。我們談到價值,就離不開商品。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具有二因素。馬克思指出:“任何一物,要不是一種有用的物品就不能有價值。如果它是無用的,其中包含的勞動也是無用的,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也不能形成價值”?!吧唐肪哂惺褂脙r值,因而滿足社會需要,這是賣的一個前提?!庇纱丝梢姡唐肥鞘褂脙r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同時擁有這兩種屬性才能成為商品。馬克思認為, 商品的使用價值需要是由社會產生的。商品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高, 其社會使用價值就高,商品的質量就好,否則就是質量低下。馬克思說過,“決不能把使用價值看作資本家的直接目的”。即使商人注重產品的使用價值,那也只是單純把質量看作是獲取貨幣的手段。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貨幣是商人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說,如果商人要將商品的使用價值轉變?yōu)橘Y本,就必須有較高的質量作為保證。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及關于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觀點,雖然沒有直接指出質量二字,但在字里行間都十分強調商品質量對滿足社會需要的重要性。馬克思對商品二因素的具體剖析,在價值層面為我國商品制造與品牌創(chuàng)造方面提供了基本的價值取向;從使用價值層面出發(fā),則明確了商品建設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指導思想。馬克思關于價值量的分析,為我們提供了衡量現實經濟發(fā)展效益的最抽象、最直接的標準。馬克思的商品理論,有助于推動我國經濟的高質量建設。
3 習近平對馬克思經濟質量思想的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經歷了一段資源極度匱乏的日子,如何提升經濟發(fā)展質量也是共產黨人一直以來探索的重大問題。我們黨一直探索一條提升經濟質量的特色之路。據時間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重視物質積累的“經濟增長”階段,在這一階段,人們的溫飽問題是關鍵,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一窮二白。因此,經濟在數量上的增長得到更多重視。第二階段是強調超越物質增長的“經濟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經濟總量大幅度上升,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此過程中,人們生存的環(huán)境受到了破壞,黨的領導人們審時度勢提出要讓經濟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十九大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邁入了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充分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的經濟思想具有極強地前瞻性,是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形勢作出的及時地科學研判。
習近平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思想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經濟質量思想。其中對馬克思經濟質量思想的發(fā)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堅持“以人為本”
依據唯物史觀,黨與人民從始至終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實現好和維護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中國共產黨始終恪守“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我們黨推動經濟發(fā)展的根本目的。
我國在推進高質量發(fā)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同時是黨的各項工作的領導者,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勇往直前,一鼓作氣做好所有工作。黨中央的一切工作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與要求,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的需要。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需要凝聚起億萬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發(fā)揮好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事關人民利益的事從無小事,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價值依歸。
3.2 堅持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
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提出要提高經濟的質量和效益,總書記的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思想順應了時代要求和人民需求的變化,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當今社會,產品質量的高低對企業(yè)的信譽具有重大影響,是企業(yè)和產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經濟發(fā)展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國家文明程度和國家綜合國力;習近平總書記密切關注我國經濟的健康發(fā)展,他的經濟發(fā)展質量觀,既包含微觀又涵蓋宏觀,是系統(tǒng)的大質量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高質量發(fā)展,是兩個層面上的共同提升,體現了總書記對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為我們以更高的定位、更廣的視野,從全局出發(fā)、從整體出發(fā),了解經濟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提供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的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思想與時俱進,其內容不僅涉及宏觀經濟發(fā)展,而且涵蓋微觀領域的產品質量??倳浟⒆阌诎l(fā)展全局的宏觀認識,有著眼于操作層面的具體部署,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實踐的空間與條件,總書記關于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思想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把質量的提升作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堅持質量第一,優(yōu)勝劣汰。這種高水平的發(fā)展方式不僅反映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為提高國家競爭開辟了重要路徑,提高經濟質量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有效之策??倳浀慕洕哔|量發(fā)展思想代表我們黨發(fā)展理念和執(zhí)政理念的深刻轉變,為我國經濟發(fā)展轉型注入強大動力,助力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4 結語
質量是一個與經濟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永恒主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提高質量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作為全球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正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面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歷史任務。歷史經驗與現實需要決定了中國必須走高質量發(fā)展之路??倳浱岢龅母哔|量發(fā)展是全方位的發(fā)展,同時包括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否能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檢驗黨的性質最好的試金石。唯物歷史觀告訴我們,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此推動國家高質量發(fā)展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是人民。人民只有憑借自身的勞動與智慧不懈地努力奮斗,才能在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才能滿足自身不斷變化的對高品質、高質量生活的追求。習近平關于質量重要論述堅持一切以人民利益為上,以國家利益為上的原則,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轉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面對經濟發(fā)展新形勢,我國應當提高經濟發(fā)展的質量與效益。創(chuàng)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企業(yè)家們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不僅制造出中國產品,還要創(chuàng)造中國品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國際市場依然遵循優(yōu)勝劣汰的規(guī)則。因此,我們需要發(fā)揮質量監(jiān)管的作用,也要防范外來風險。誠信守法是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基石,我們要積極倡導誠信,在全社會要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嚴厲打擊不法分子和違法行為,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誠信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huán)境。在企業(yè)內部發(fā)展先進的質量文化,提高全民質量意識,確保我國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
習近平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我們建設質量強國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我們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作指導,使得全社會都樹立起質量意識,才能更好地凝聚起人民群眾的力量,為實現目標積聚磅礴力量??茖W的認識來源于實踐,隨著我們對質量問題認識的進一步深入,我們也需要將其運用于實踐之中,注重實踐,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我們身邊的質量問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已經轉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將質量貫穿在“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只要全黨和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之中,相信我們的質量之戰(zhàn)定能大獲全勝,我國的質量發(fā)展水平必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并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添磚加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關經濟質量重要論述對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具有重要意義,其中關于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思想也必將對推動全球經濟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張超,王先山.十八大以來黨的經濟質量思想的豐富發(fā)展[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108-111.
王琳,馬艷.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發(fā)展質量思想的演進脈絡與轉換邏輯[J].財經研究,2021,47(10):4-18+34.
吳雨星,吳宏洛.馬克思經濟發(fā)展質量思想及其中國實踐: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理論淵源[J].當代經濟管理2021,43(11):1-10.
孫智君,陳敏.習近平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思想及其價值[J].上海經濟研究,2019(10):25-35.
張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背景下黨的經濟質量思想研究[D].濟南:齊魯工業(yè)大學,2017.
衛(wèi)興華,田超偉.論《資本論》生產力理論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7(4):21-31.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and Marx’s Thoughts on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WU Fan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era, and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Marx’s thoughts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 a theoretical source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and reflects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Since the 18th Party Congress,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rty leaders’ economic thoughts have been further enriched and expanded.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undergone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Quality is the ultimate goal we pursue. He emphasized tha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even longer period.” To better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s for a new era.
Keywords: Xi Jinping;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Marxism;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