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儉
顧蘭記營造廠承造的上海太古洋行大樓
匯中飯店(王發(fā)記營造廠承建,1908年落成)
對于他們的印象,最初來自一個名詞解釋式的條目——中國近代第一批西式城市地標建筑營造商群落,建筑商和浦東歷史上那些重量級的人物相比,似乎分量不夠,可以跳過。就在準備翻頁的剎那,瞄到一行字:浦東高橋營造商,參與承建了海關(guān)大樓、和平飯店、匯豐銀行、國際飯店等上海地標性建筑。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的外灘建筑群,三分之二以上由他們承建,歷史上曾有“浦東人造了半個上海城”之說。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最有影響力的代表,我們有關(guān) 20 世紀十里洋場的印象,絕對離不開這些卓越的建筑群??缭近S浦江,造起這些建筑的群體,對上海文化產(chǎn)生的作用不可估量。
建筑商在舊上海被稱為“營造商”,1949年以前,由浦東人正式注冊開辦的營造廠有27家。第一家中國人開辦的營造廠為楊瑞泰營造廠,由浦東川沙蔡路鎮(zhèn)人楊斯盛在1880年設立。楊斯盛出身貧寒,13歲家里變賣了一只老母雞給他作盤纏過江來到浦西,投奔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哥哥,當了名泥水工。因為手藝好,得到洋人賞識,他被海關(guān)聘去專門修房子。十幾年的房子修下來,他掌握了先進的建筑技術(shù),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也結(jié)交了些友好的外國人,積累了不少優(yōu)質(zhì)人脈資源,從而自立門戶。
1891年上海江海關(guān)(即海關(guān))施工招標,意大利商人皮特爾中標。對此楊斯盛不服氣,他豪邁地說:“代表中國主權(quán)的海關(guān)豈能讓外國人造?如此實在臉上無光。我不惜傾家蕩產(chǎn),也要和外國人爭個高低?!惫?,中了標的皮特爾并沒能趾高氣揚多久,在遇到地下水位上漲無法打樁的難題時,便停工進行不下去了。楊斯盛接標施工,在1893年完成了海關(guān)的建造。這一成功,長了中國建筑工匠的志氣,開啟浦東營造商的光輝歷史。
有著楊斯盛榜樣在前,浦東一大批后生加入營造業(yè),他也樂于提攜后輩,把楊瑞泰營造廠辦成了營造業(yè)經(jīng)營人才的搖籃,他直接帶出來的就有顧蘭洲、趙增濤、李貴全、張?zhí)m堂等。
顧蘭洲是川沙蔡路建光(今浦東新區(qū)合慶鎮(zhèn))人,出身貧困但勤奮好學,曾跟隨楊斯盛參加海關(guān)二期的建設,深得楊斯盛的器重。1892年顧蘭洲獨資創(chuàng)辦顧蘭記營造廠,承建了位于外灘的英國領(lǐng)事館、南京英國大使館、上海太古洋行和先施公司等。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石庫門開發(fā)的商機,利用積累的資金和技術(shù),購地建造石庫門住宅,僅在上海就開發(fā)了2000幢左右的石庫門,加上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開發(fā)建設的房產(chǎn),他成為富甲一方的房地產(chǎn)商。
和楊斯盛私交甚好的王松云是高橋人,在楊斯盛開辦營造廠時,他入股鼎力相助。他先與寧波人合資辦仁泰營造廠,后來獨自開設王發(fā)記營造廠。他也結(jié)識不少外國人,其中有上海灘名人哈同,1904年哈同把愛儷園交給仁泰營造廠建造,1909年完工,王松云由此揚名。外灘當時最高的建筑——匯中飯店大樓建造時,業(yè)主英國人找到他,但又有些猶豫,對他造高樓沒有信心。這時,楊斯盛出面做擔保人,英國人才將匯中飯店工程發(fā)包給王發(fā)記營造廠。其間,他數(shù)次在楊斯盛的幫助下化解難題,像建造過程中的地基傾斜問題,就是在楊斯盛的技術(shù)支撐下順利解決的,圓滿完成了這一上海建筑中的佳作。匯中飯店在新中國成立后改為和平飯店。
楊斯盛
陸根記營造廠創(chuàng)辦人陸根泉
跟楊斯盛學過藝的蔡路人陶桂松,后來名列上海近代五大營造商之一。他在1920年創(chuàng)辦陶記營造廠,1923年承接永安公司老板郭樂、郭順在南京西路1400號的住宅,宅邸修建得相當氣派,大大超支,他便自己貼本錢進去,就此獲得永安老板的青睞,得到了永安新樓“七重天”的承建權(quán)。外灘的中國銀行新廈、美琪電影院、滬光電影院也都由他承建??箲?zhàn)勝利后,他被推薦為上海市營造業(yè)同業(yè)公會整理委員會5人成員之一,承擔重組任務。
周瑞庭也是高橋第一批營造商,在楊斯盛、顧蘭洲手下承包過工程。他在營造商中受教育程度算高的,讀過私塾,懂英文,對西方近代建筑較熟悉。1895年創(chuàng)辦周瑞記營造廠,禮查飯店、外白渡橋、楊樹浦發(fā)電廠一期工程、俄羅斯公館(蘇聯(lián)領(lǐng)事館)、揚子大樓、新聞報館、敬業(yè)中學、四行儲蓄會虹口分會大樓、圣三一堂翻建和乍浦路橋都是他承包建造的。
在群星閃爍的浦東營造商中,有一位參與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中國館的建設,他是浦東高東鎮(zhèn)人朱云山。他辦的營造廠名朱泰森,著名的大世界游樂場是他承造的,黃浦江港區(qū)碼頭、南京中山陵的中山路也都出自他的營造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的中國宮殿式展館,采取了在國內(nèi)拆為散件,再運過去實地組裝的方式。
他的宅邸,位于浦東高行鎮(zhèn)的寶善堂,也是他自己建造的,當?shù)厝朔Q“浦東第一宅”。
浦東的營造商,普遍出身貧困,都具有勤奮好學、不畏挑戰(zhàn)的特質(zhì),不少人通過自學掌握了英語,能夠自如地與外國人打交道,因而兼收并蓄中西文化,成為業(yè)界翹楚,每個人都活成了“勵志大片”。多數(shù)人發(fā)達后,都不忘回饋社會,捐資興辦教育,修筑公用設施,踴躍支持慈善事業(yè)。
投稿郵箱:haichenwowo@163.com
百樂門大舞廳聘請中國建筑師設計(陸根記營造廠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