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玉玲/宜昌
去年八月份我考入了宜昌市審計局,作為一名實打實的審計新兵,懵懵懂懂的我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本領恐慌,想著審計到底是審些什么呢?審計工作查找被審計單位的問題該從何找起???萬一問題找錯了該怎么辦?……這一系列問題在我腦中縈繞,雖然看了一些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條文,但沒有理解透徹,云里霧里,心里惴惴不安。幸好局里組織了為期一周的青年干部大講堂暨公務員初任培訓班,經驗豐富的單位領導和科長們作為授課老師紛紛傾囊相授,從多個維度闡述著審計工作的業(yè)務知識、經驗方法和工作重點,以切身經歷講述著開展審計項目時如何克服困難、找尋突破口和收獲滿滿的成就感,使我受益匪淺,心生向往。在領導和同事的指導和關懷下,我參與了一個審計項目,將所學投入審計項目實踐中,心頭的困惑隨之漸漸消散,對審計有了初步的認識,盡管比較淺顯,但這也是我近幾個月審計工作的切身感悟。
審計全覆蓋,也要突出重點。加強審計監(jiān)督,為權力運行念起緊箍咒,形成動態(tài)化、常態(tài)化震懾,就必須做到審計全覆蓋,凡是管理使用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相關地方、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就是需要審計的對象。全覆蓋并不意味著進行寬而泛的審查,而要對重大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尤其是對貫徹落實新發(fā)展理念、圍繞民生福祉的各類惠民利民政策落實情況進行重點審計,對重大投資決策和項目審批、招投標采購、國有資產處置、礦產資源和土地交易等進行重點審計,把握經濟監(jiān)督的定位,加強廉政建設,為高質量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審計抓細節(jié),也要視野宏觀。審計查找問題應立足于被審計單位職能職責,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每一次政府采購,每一個項目建設,每一筆資金支出,里面都可能暗藏著違紀違規(guī)問題,如不深入細致鉆研分析,一掃而過,很可能就錯過許多本該揭示的風險隱患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作為審計人員,肩上的責任很重,須盡心盡力,注重細節(jié),刨根究底,切實發(fā)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培訓班上,授課老師提到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應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在任職期間到底做得怎么樣有一個清晰且全方位的認知,管中窺豹是不可取的,不能只抓一些小毛病,不能以偏概全,而要以全面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給予客觀評價。
審計依法規(guī),也要審慎包容。緊扣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準則才能明確審計的標準、內容和要求,將發(fā)現(xiàn)的情況或問題如實描述,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審計工作出現(xiàn)差錯。另外,法律法規(guī)是不會變的條條框框,但在具體實際操作層面不能夠生搬硬套,審計中做好充分的交流溝通必不可少。通過良好的溝通,能全方位掌握被審計單位經濟行為發(fā)生的背景、動機、程序和責任界定。審計評價時堅持“正確把握事業(yè)為上、實事求是、依紀依法、容糾并舉等原則”,同時做到“三個區(qū)分開來”,得出的結論才不會輕易和草率。
以上就是我對審計工作的初步認識,審視自身,當下我的審計知識和經驗非常欠缺,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在以后的審計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處處皆學問,時時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