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長(zhǎng)在一起,就有了凝聚的力量。
一茬茬的草,在春回大地上,綿延成一片生命的具象。唯一可靠的是泥土,它始終滿懷向往,帶著靈魂的溫度,讓那一只只尋夢(mèng)的蝴蝶,透過陽光下的花瓣,找到自己的故鄉(xiāng)。
親親茅草。不見那一蓬蓬的荒涼。睜開眼睛,且看那風(fēng)中──
站立的泡桐、棉花、稻秧、油菜、桑葚、紫云英和金色的麥芒……
一群遠(yuǎn)走他鄉(xiāng)的麻雀,飛去又飛來,在綠草里染著草葉的清香,除了忘川與月光,沒有什么能夠深入到它的血脈里,歡快地流淌。
春去秋來,便有一只在豳風(fēng)里清吟過的蟋蟀,深入淺出于草的輕寒,那一片讓人一次次斷腸的草??!我總是一如既往地,朝著──
那一群大雁落腳的地方,深情地回望,那兒有我多年不見的苦楝,花生、土豆、高粱,思想的蘆葦和紅薯的藤蔓……
想念茅墩,想念多年前的故鄉(xiāng),一聽見父親喊我回家的粗門大嗓,一看見堂屋的墻上,掛著我慈母的遺像,我就禁不住熱淚盈眶。有時(shí)趴在他們長(zhǎng)滿茅草的墳前,獻(xiàn)上幾炷香。除了思念,還是思念,在鄉(xiāng)下,父母就是掛在我心中的,豁然而不滅的燈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