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志
摘要:目的:在剖宮產初產婦護理中使用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的護理模式,觀察其效果。方法:將100例產婦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5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45例實驗組進行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的護理。最后觀察分析兩組產婦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程度,并進行評價。結果:生活質量上,實驗組產婦護理結束后普遍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程度上,實驗組的得分也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護理模式能夠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降低產后抑郁的概率,值得大范圍推廣,建議提倡。
關鍵詞:一體化護理;醫(yī)院;家庭;社區(qū);
剖宮產是近兩年新型的分娩手術,它在減輕分娩疼痛上有很大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術后產婦傷口疼痛、身體虛弱、精神衰微等病癥,進一步增加了住院時間,減緩恢復過程【1】。面對剖宮產手術后的副作用,本次研究通過選取100例剖宮產初產婦為研究對象,并探討對其實施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護理的效果和作用,著重關心產婦的不安情緒,保質保量的使產婦盡快恢復健康【2】。
1.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在本院中選擇從2020年5月到2021年3月10個月內進行剖宮產的產婦為研究對象【3】。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45例和55例。本次研究選擇的病人都同意并且了解本實驗,院方批準實施。所有產婦均為35-40周的初產婦,年齡為21-37周歲,有精力和能力完成調查。對比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可行。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按照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護理人員積極關心產婦日常需求,認真做好產婦住院的健康指導,在即將出院前給產婦及其家屬發(fā)本《剖宮產手術后產婦的居家注意事項》手冊,告知他們在出院后首周、首月、第三個月和第六個月為了緩解產婦的不安、抑郁情緒,護理人員會積極解答疑惑,指導產婦在家的護理情況,會有通訊調查和訪問,要求定期到院復診復查,方便系統(tǒng)檢查。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的護理,共六個月,其內容包含:①醫(yī)院護理:在產婦住院期間,派專業(yè)的護理人員給產婦進行1V1服務,想產婦所想,解決產婦的日常生活問題;在產婦居家康復期間,每周組織兩次對產婦的集中教學,每次30-60分鐘,針對每個人的問題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②社區(qū)護理:在產婦出院后立即開始社區(qū)護理,每兩周社區(qū)要對產婦進行一次家訪,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下,目的在于觀察產婦的生活質量、健康程度和恢復情況等,關注產婦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和安撫。③家庭護理:產婦出院前,醫(yī)院要和家屬交代清楚注意事項和護理方法,包括飲食、運動和身體恢復等,并讓產婦進行每日的規(guī)劃。
1.3 評價指標
1.3.1 生活質量
觀察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婦出院六個月后進行評分,如產婦的評分越低,表明生活質量越差。
1.3.2 心理健康
分別讓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婦填寫調查問卷,結合醫(yī)院、社區(qū)和家庭的各方報告對產婦的心理健康進行評分,如產婦的評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n%)代表率,X2檢驗;計量(x±s),t檢驗。文中所生成的數(shù)據均借用SPSS21.0數(shù)據包處理,P<0.05 顯現(xiàn)檢驗結果有意義。
2.結果
2.1生活質量
2.2心理健康
3.討論
當前產婦在懷孕到分娩前后,普遍會從生理到心理發(fā)生巨大變化,包括育兒等方面,初產婦極有可能出現(xiàn)抑郁情緒,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出現(xiàn)自殘自殺現(xiàn)象【4-5】。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的護理可以從多方面入手,有效防止產婦抑郁,護理人員和家屬的幫助讓產婦時時感受到各方的關愛,同時也有效地幫助產婦在孕育嬰兒時的正確方法,對產婦提出的問題能有針對性的解決【6】。在剖宮產手術后進行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的護理可以有效地幫助產婦身體恢復,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建議提倡。
參考文獻:
[1]支會建,張玉芬.婦產康復治療儀聯(lián)合盆底訓練對初產婦剖宮產術后泌乳、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02):1-5
[2]呂少芳,王勇. 以產婦-家庭為中心的袋鼠式護理對剖宮產初產婦母乳喂養(yǎng)及子宮復舊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0,(23):25-30
[3]張彬,劉傳軍. 圍產期聯(lián)合干預對初產婦產后6個月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 2020,(08):67-73/95
[4]洪瑛. ?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xù)性護理在剖宮產產后康復中的應用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20,(10):225-226
[5]劉君,劉敏,蔣盤華,陳慧娟,胡珊珊,付錦艷. 中國產婦泌乳Ⅱ期啟動延遲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的系統(tǒng)評價[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21,(10):352-362
[6]何健華,莫務瓊,陳燕婷,吳燕禎,鐘愛玲,莫曉儀. ?宮頸擴張球囊和地諾前列酮在宮頸低Bishop評分瘢痕子宮孕產婦促宮頸成熟中的作用比較[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9,(11):53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