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櫻
生命是一篇美好而永恒的樂章,而安全教育則應是貫穿樂章的主旋律。我園始終以“生命至上”為理念,以“預防為主”為方針,以“萌發(fā)孩子心靈安全的種子”為出發(fā)點,以“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為目標,在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中不求華麗,但求樸實;不求一律,但求實效;不求灌輸,但求得法。
我園將安全教育以序列化活動的方式呈現(xiàn),通過月主題活動、周主題活動、日主題活動,每期聚焦一個安全話題,落實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引導幼兒感知、判斷、習得科學的安全知識,加強安全意識。
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借助游戲的方式科學開展安全教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習得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技能。
教師可以邀請幼兒一起為班級繪制安全標志,并將其張貼在合適的位置。例如,在盥洗室貼上“小心地滑”的提示語,在班級門口貼上“請勿奔跑”的標志,在建構區(qū)明確入口及出口的位置……幼兒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安全意識得以提高,安全行為更加規(guī)范。此外,教師還可以與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安全兒歌,并借助豐富有趣的手指游戲幫助幼兒加深記憶。例如,在美工區(qū)活動中,教師巧妙地通過兒歌的形式,向幼兒著重強調(diào)安全使用剪刀的方法。“小剪刀輕輕拿,當心它的大嘴巴。用的時候才拿它,走路時候要放下……借用材料不要搶,刀尖不沖你我他?!苯柚子诮邮芮矣洃浀摹秾氊愖宰o歌》,幫助幼兒了解對于隱私部位保護的話題。“小背心和小內(nèi)褲,里面不許別人摸。吃了藥打了針,被人欺負受了傷,一定要跟爸媽說。還有偏僻的小角落,會有危險不能去?!?/p>
總之,教師可以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jīng)驗,借助游戲化的方式,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激發(fā)主觀能動性,習得自我安全保護的方法。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利用多種途徑開展家園互動,建構家園安全共同體,能夠進一步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
1.入園見面會
教師應充分把握家長對于孩子入園首次家長會的重視度和關注度,有針對性地在“安全版塊”做出具體提示。例如,要定時幫助孩子修剪指甲,避免因指甲過長造成抓傷。孩子入園時嚴禁攜帶細小物品,避免異物塞入耳鼻或吞食。著裝安全雖極易忽視,但也十分重要。教師應提醒家長為孩子選擇大小合身、便于活動玩耍的服裝,以免影響孩子血液循環(huán)和發(fā)育,色彩、造型以簡潔明快為宜。此外,還應便于孩子穿脫,拉鏈、紐扣等最好在孩子能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紐扣盡量不要帶棱角。
2.家長助教團
結合家長的職業(yè)特性,組建“家長助教團”,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為幼兒進行相關安全知識的科普。例如,警察職業(yè)的家長為幼兒講解交通安全,醫(yī)生職業(yè)的家長帶領幼兒認識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重要性,電力職業(yè)的家長提醒幼兒要注意用電安全……家長們熱情、專業(yè)的參與,豐富了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形式,提升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了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適時小調(diào)整
疫情防控期間,家長們在教師的號召下積極參與到園所的安全保障工作中。如,各班家委會成員將本班所有孩子按照性別、身高編排學號,統(tǒng)一制作接送牌。離園時實行分時錯峰制度,各班教師帶領孩子有序排隊,家長們則根據(jù)孩子的學號在園外對應等候,避免了擁擠,從而使每個孩子都能在離園時迅速安全地被家長接走。
教育無邊界,全員皆有責。除了班級教師會時刻關注幼兒的安全以外,我園的保健醫(yī)生、后勤衛(wèi)生人員也都在為幼兒的健康安全成長默默奉獻著。對于體質(zhì)較為特殊的孩子,保健醫(yī)生會進行仔細備注。如若忌口海鮮產(chǎn)品,則會選取牛肉替代,以確保每個孩子營養(yǎng)攝入的均衡。后勤人員堅持對園所環(huán)境做到每月一大查,每天兩排查,對檢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維修整改,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此外,我們還會定期對所有教職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幫助他們提高安全意識,增長急救知識,從而有能力在突發(fā)情況來臨時降低對幼兒的傷害程度。
安全教育不是一句響亮的口號,它需要我們付諸行動,落到實處,做到細處。做孩子生命安全的守護者,讓安全教育的主旋律響徹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
(責任編輯:牛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