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18日上午,鄧小平乘坐的專列抵達武昌火車站,停在1號站臺。他在湖北省及武漢市領導的陪同下邊走邊談,在這個只有500米的站臺來回走了4趟。就在這條短短的站臺上,誕生了一系列金句。
1992年1月17日,一列沒有編排車次的專列,從北京開出,向南方奔馳而去。
出發(fā)當天,中共湖北省委接到中央辦公廳的保密通知:18日上午專列將到達武昌火車站。
鄧小平是否在湖北停留,在湖北待多久,行程如何安排?由于他這次出行高度保密,一切皆是未知數(shù)。
1月18日10時20分,鄧小平乘坐的專列緩緩駛進武昌火車站。
鄧小平在陪同人員的攙扶下走下火車,等候在站臺上的幾位湖北省領導立即快步向前迎接,省委書記關廣富代表省委邀請老人下榻東湖賓館。鄧小平一邊與大家握手,一邊告訴大家:他只在車站作短暫的停留,連休息室也不必進了。鄧小平一邊漫步站臺,一邊與省委同志談話。
當他們走到一個副食商亭時,省委副書記錢運錄怕鄧小平勞累,靈機一動,建議他進商亭稍事休息。鄧小平走進商亭,坐在一把陳舊的折疊椅上,聽取關廣富的工作匯報。
就是在這個簡陋的商亭里,鄧小平一邊聽匯報,一邊發(fā)表了一些出人意料的講話。這些講話回答了全黨全國人民正在思考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但當時省委領導同志原只想把鄧小平接到賓館,既沒帶錄音機,也沒帶記者,甚至連一張紙都沒帶,秘書們也被留在了車站外,根本沒有做記錄的準備。
那么,鄧小平的重要講話又是怎樣留存下來的?
錢運錄急中生智,從口袋里掏出香煙盒,在撕開的煙盒上飛快地記起來。一個煙盒記滿了,鄧小平的講話仍在繼續(xù)。錢運錄焦急地環(huán)顧四周,突然發(fā)現(xiàn)商亭里有一個空著的大煙盒。他如獲至寶,一把抓過來撕開,在上面繼續(xù)飛快地寫著:“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能快就不要慢”“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jīng)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鄧小平繼續(xù)強調(diào)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他說: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人,關鍵在黨。判斷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歸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chǎn)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標準。
(摘自《現(xiàn)代閱讀》 李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