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海鷹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小學部)
“難忘小學生活”是小學畢業(yè)前的最后一次綜合性學習,與以往的綜合性學習相比,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具有更加鮮明的特點:第一,主題指向更明確,其中的回顧、梳理、展望環(huán)節(jié),關鍵詞皆為“難忘”;第二,活動過程具有創(chuàng)造性,包括了“填寫時間軸”“分享難忘回憶”“制作成長紀念冊”“舉辦畢業(yè)聯(lián)歡會”“寫信”五個任務活動,活動地點不局限于學校、教室,學習內容不止于課本內容,活動過程不僅是朗讀與寫作;第三,活動成果的呈現(xiàn)更多樣,活動成果的呈現(xiàn)不僅包含習作類文字成果,還包括制作成長紀念冊以及畢業(yè)晚會等美術類、朗誦、音樂成果。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是將學生置于主動探究并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狀態(tài)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閱讀,是綜合性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半y忘小學生活”的閱讀內容選文多樣:劉紹棠的《老師領進門》回憶了恩師田老師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詩句,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作文上的紅雙圈》表達了黃蓓佳對老師、母校的深切感恩之情。兩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呈現(xiàn)了不同時代的作者回憶自己難忘的小學生活,激發(fā)學生對教師的感激之情和表達欲望,可以用于“填寫時間軸”“分享難忘回憶”以及“制作成長紀念冊”的部分欄目?!耙酪老e”中的四篇閱讀材料用詩歌、演講稿、書信、贈言的文體形式表達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是著名詩人何其芳的一首感情熾烈、節(jié)奏明快的抒情詩;《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是華羅庚1956 年在北京大學的一篇演講稿;《給老師的一封信》則以書信體的形式深情回憶了老師的教誨與關愛。本單元文章體裁多樣、題材豐富,能讓學生學習到不同的寫作方法;在閱讀的基礎上,能喚起學生從不同角度追憶回顧往事,追尋小學生活的點點滴滴,感受濃濃的師恩,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感。
教材中提到,“回憶六年的小學生活,記錄值得細細品味的點點滴滴;選取時間軸上有代表性的內容與同學分享;給老師或同學寫一封信,回憶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教師可以此為抓手,將學生的閱讀活動從課堂引向課外,將學生六年的校園生活串聯(lián)起來,引導學生品讀自己多彩的小學生活,品讀難忘的成長經(jīng)歷,品讀溫暖的師生情、同學情,品讀精彩的校園百態(tài)。用教材引路,多角度地引導學生從品讀教材文本延伸到品讀生活實際,將課內學習與課外生活巧妙聯(lián)結,拓寬學生的語言思維,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實踐表達,為綜合性學習活動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表1 交流“難忘記憶”線索表
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要突破文本,發(fā)現(xiàn)文本的潛在內涵。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前,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系統(tǒng)梳理與恰當整合,使整個活動過程中的每項任務更為有序,指向更為集中。“難忘小學生活”雖有五個任務活動,但其中的“填寫時間軸”“分享難忘回憶”“制作成長紀念冊”皆用以支撐“回憶往事”模塊,“舉辦畢業(yè)聯(lián)歡會”“寫信”用以支撐“依依惜別”模塊。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劃分與重組,優(yōu)化活動流程。
1.關注同一模塊下任務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性。
如“回憶往事”中的“填寫時間軸”,可以編年體的形式制作成長紀念冊;“分享難忘回憶”包括“令人難忘的集體活動”“有特殊意義的物品”等,也為制作成長紀念冊前搜集、篩選有代表性的資料提供了思路,在制作成長紀念冊的過程中可以設定“那些難忘的活動”“特殊的小物件”等欄目加以呈現(xiàn)。
2.關注不同模塊下任務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性。
比如,畢業(yè)聯(lián)歡會上的詩朗誦,內容可以從“分享難忘回憶”的活動過程中優(yōu)選出素材并進行藝術加工,使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表演效果更能打動人心?!爸谱鞒砷L紀念冊”中設定“我的畢業(yè)贈言”欄目,在畢業(yè)聯(lián)歡會上,學生帶著自己制作的成長紀念冊,彼此之間贈送畢業(yè)箴言,將聯(lián)歡會的氣氛推向一個新高點。
圖1 活動過程結構重組示意圖
3.對活動的準備工作進行精準分類。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目的明確的準備活動:其一,收集整理各種主題資料。向班級任課教師收集相關資料,并按照學科或年段進行歸類整理;組織學生以標題形式羅列出自己在小學階段最難忘的班級重要事件,并進行投票選舉;收集學生在小學階段較為出色的習作、書法、美術等作品,以照片形式整理留存;收集班級集體以及個人參加比賽獲獎的證書或獎狀,并簡要概括出獲獎感受。依據(jù)時間軸和類別進行歸類整理,形成班級成長路徑的紀念軸。學生在目的明確的資料收集整理之后,開展填寫時間軸、分享難忘回憶以及制作成長紀念冊就會更加得心應手,活動體驗感更強。其二,籌劃晚會。結合收集整理的班級資料,確定班級畢業(yè)聯(lián)歡會主題,籌劃、撰寫班級畢業(yè)聯(lián)歡會的活動策劃書;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分工合作準備聯(lián)歡會的節(jié)目。
表2 收集整理資料實施表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要立足于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難忘小學生活”活動任務中,精準指向于語文素養(yǎng)范疇的是教材所設定的讀寫內容,包含了畢業(yè)聯(lián)歡會的策劃書和寫一封信。基于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系統(tǒng)設計,教師可以結合活動過程中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增補匹配的寫作實踐內容,以突顯綜合性學習鮮明的語文味。
比如,在“回憶往事”模塊“分享難忘回憶”任務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以小片段的形式,將自己難忘的集體活動、舍不得的人、有特殊意義的物品用飽含深情的文字展現(xiàn)出來,并進行交流分享;在“制作成長紀念冊”任務活動中,啟發(fā)學生給自己的成長紀念冊起一個貼切的名字,比如,總結式的“多彩童年”“成長腳印”,回味式的“回首童年”“時光之痕”,還可以起一個融合自己獨特風格的個性化名字;鼓勵學生通過撰寫成長感言來回顧六年的小學時光,表達真摯的情感,先總結自己小學生涯在知識、能力等方面的收獲、成長,再采擷一兩個記憶深刻的時刻表達與母校、老師、同學別離的不舍與內心的感謝,最后抒寫自己對未來的展望;在編排成長紀念冊正文內容時,引導學生為每個部分配以個性鮮明的小標題,如“我型我秀”“碩果累累”“同窗情深”等,為每張照片撰寫有趣生動的文字,如“自我介紹”可以采用檔案式、自述式,靈動活潑地展示自我;“師恩難忘”可以采用謎語式、素描式,勾畫出富有特點的教師形象;畢業(yè)贈言的撰寫,可引導學生在充分學習閱讀材料一、二的基礎上,從表達愛戴之情的角度寫給老師,也可從“回憶趣事+祝福未來”的角度寫給同學。
綜合性實踐活動,其本質定位屬于語文層面,因此不能脫離語文學習的本質屬性。將適切的寫作任務浸潤在具體鮮活的情境之中,學生兼任“編輯”與“作家”的雙重身份,在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語用素養(yǎng)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表3 成長紀念冊制作中的寫作任務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很多學習活動過程發(fā)生在教師的視野之外,只有讓活動的涉及者成為評價者,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客觀、全面的評價。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探究精神與合作態(tài)度,評價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要正向肯定學生的活動成果。
比如在“回憶往事”模塊的“分享難忘回憶”活動中,學生在描寫、分享難忘的人物和事件的過程中,可以邀請事件的參與者或被描寫的同學作為閱讀者、傾聽者,給出相應的認知意見與中肯評價。在此基礎上,讓創(chuàng)作者進行及時修改與調整,形成真實生動的評價、交流。
比如在“制作成長紀念冊”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制作的成長冊進行客觀評價,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涉及到具體欄目如“師恩難忘”時,可組織學生與相應的授課教師單獨溝通交流,學生表述自己對老師所進行的謎語式、素描式等彰顯個性特點的介紹,在真切傳達學生對恩師的感激之情的同時,教師也可及時給予直觀評價,引導創(chuàng)作者進行修改,使得活動成果的呈現(xiàn)既生動溫馨又認真嚴謹。
比如畢業(yè)聯(lián)歡會活動策劃書的撰寫,可以將班級劃分為若干小組,分組策劃出初稿,再由全班同學集體投票選取出最佳的方案;比如給老師或同學寫一封信后,不能讓這封信停留在學生的習作之中,可舉辦“我有話兒想說給你聽”的分享活動,學生可選擇恰當?shù)臅r機,將自己書寫的信送給對方,并邀請對方進行口頭或書面的簡單回復,在表達情意的同時獲得有效評價;比如制作完成成長紀念冊后,可在班級舉行成長紀念冊展示分享會,將每位學生的制作成果進行認真而充分的展示,學生在欣賞、評議與被欣賞、被評議的活動過程中,互相學習,彼此借鑒,個體得到更多鼓勵,班級凝聚力也得以進一步增強,讓處于畢業(yè)前夕的師生關系更緊密,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得以更好。
表4 活動過程中的評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