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從三年級起,統(tǒng)編教材每學年安排一個單元專門學習閱讀策略,如預測、提問、閱讀有一定的速度等。在每個閱讀策略單元中,編者按照有的放矢、循序漸進、以學定教的特點安排學生開展專項訓練,幫助學生在感受、理解、欣賞和實踐的閱讀中獲得閱讀策略方面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對處于閱讀策略單元學習起步階段的中年級,如何采用專題化的方式來落實閱讀策略單元教學呢?
在中年級閱讀策略單元中,通常安排三到四篇課文組成一個適合訓練的整體,課文中有精讀課文也有略讀課文,根據其在單元中的不同位置排序,承載著閱讀策略學習目標中的不同任務。其中,首篇課文作為閱讀策略學習的起點,承擔著示范和指導的重點學習任務,在單元中起著學習和運用閱讀策略范例的作用。
三年級上冊安排的第一個閱讀策略單元是預測策略的學習,讓學生根據一定的線索對文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命運、作者觀點有依據地進行預測,并在文本中尋找信息驗證。在這樣的預測過程中,學生是閱讀的實踐者,又是閱讀的發(fā)現者和創(chuàng)造者。教材對預測策略的學習安排是有層次、有梯度的?!犊傄驳共涣说睦衔荨肥菍W生學習預測的首篇課文,教材上借助旁批的形式,引導學生抓住在文本中開展預測的線索:題目、插圖、故事情節(jié)、人物語言等,又在課后練習中呈現預測的思維過程,意在培養(yǎng)學生將無意預測轉化為有意預測形成預測意識。在首篇學習閱讀策略的課文中,學生“初步學習依據線索進行預測的基本方法”,是后續(xù)“根據文本線索調整預測思路”的基礎。因此,首篇課文在單元學習中具有明顯的示范作用。
在閱讀策略單元中,首篇課文之后的課文通常承擔著運用和發(fā)展所學習的閱讀策略的任務,需要學生在閱讀文本中實踐閱讀策略,檢驗閱讀策略的學習效果,逐步提高閱讀策略的運用效果。
四年級上冊教材里的提問策略單元部分,中間的兩篇課文是《夜間飛行的秘密》《呼風喚雨的世紀》。在首篇課文《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中,學生學習的是不僅要針對局部提問,還要針對全文提問。在隨后的兩篇課文學習中,落實的學習任務是局部可以有哪些提問、全文可以有哪些提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前的學習提示,明確提問策略的學習任務,然后試著運用前一課學習的提問策略,邊讀課文邊記下自己的問題;再對照課文的旁批和課后作業(yè),把自己提出的問題與課文旁批進行比較,弄明白課文用哪個新的角度進行提問更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一課中,側重訓練的是提問的時機和角度。關于提問時機的理解,學生閱讀過程中可以隨時提出自己思考的問題,這通常屬于針對局部提出的問題;還可以在閱讀后提出自己思考的問題,這通常屬于針對全文提出的問題。關于提問角度的理解,有針對課文內容的提問,有針對課文寫法的提問,這兩個角度既可以從局部提問,又可以從全文提問?!逗麸L喚雨的世紀》一課中,側重訓練的是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這樣的訓練前提是學生需要學會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辨:哪些問題對課文學習和理解有幫助?然后再以此確立篩選的標準。不難看出,學生在閱讀策略單元首篇課文隨后的課文學習中,既實踐首篇學習的閱讀策略,又側重新的訓練,通過閱讀實踐把閱讀策略學習推向新的高度。
中年級閱讀策略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安排的都是略讀課文,預測單元是《小狗學叫》,提問單元是《蝴蝶的家》。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整體布局中,位于單元末篇的課文,都承載著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自主遷移、綜合運用此前學習的閱讀策略的任務,重點檢驗學生是否能夠熟練、靈活地運用閱讀策略。
如《蝴蝶的家》一課中,閱讀提示提出的要求是:“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再試著把問題分類,選出你認為最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并嘗試解決?!苯處熤笇W生解讀這一要求,從中可以找出自主學習課文的基本任務是提出問題、問題分類、篩選問題和解決問題,將在本單元精讀課文中學習的多種提問策略,遷移運用到自主閱讀的文本中。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適時點撥。如自主提問、分類篩選,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借助前面學習中用到的問題清單,方便學生之間互動交流有所憑借,否則完全憑口頭交流,學生說起來丟三落四,往往會遺漏重要的問題,影響后續(xù)提問策略學習的進一步操作。通過互相交流,學生確定本課中值得思考的問題有:1.為什么文中反復出現“我真為蝴蝶著急”這個句子?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寫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兒這一問題的?3.作者最后找到蝴蝶的家在哪兒了嗎?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1是針對文章的整體結構提出的問題,問題2是從寫法這一角度提出的問題,問題3是針對全文的學習內容提出的問題。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開展探究——問題1和問題2,可以在文本內容中探索出結果;問題3,學生需要拓展閱讀,才能從中找到答案。
在閱讀策略單元學習中,除了課文直接承擔閱讀策略的學習之外,教材中提供的大量閱讀實踐活動資源也非常重要,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組織學生拓展閱讀策略,做到課內學習課外運用。
如《小狗學叫》一課,課后練習3安排的訓練是“選一本同學不熟悉的故事書,讀給他們聽。讀的時候,在某些地方停下來,讓他們猜猜后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這一拓展訓練能鍛煉學生的預測水平,也是對教材中用于預測的材料不具有陌生感的彌補。畢竟預測的最佳閱讀環(huán)境是面對陌生材料,學生受預習習慣影響,在單元課文學習中,即使教師不要求預習,學生也會自覺地去讀課文,這樣遇上對故事情節(jié)、結構之類的線索進行預測時,就難以真正達到訓練的目的?,F在,教師讓學生以不熟悉的故事書作為預測的材料,還采用“讀”中停在關鍵處開展預測活動,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投入預測的興趣,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預測能力,實實在在地把預測拓展到了課外閱讀活動中。
總之,在中年級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特點和編者意圖,抓住專門訓練的契機,扎實開展相關閱讀策略的學習,讓學生在大量閱讀實踐中運用閱讀策略,真正掌握閱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