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杰
2022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歐洲家庭在自己的屋頂裝上太陽能電池板,并配上儲能系統(tǒng),這是他們應對高電價的長遠策略。
18片吐司面包、1.5L的大瓶可樂、1瓶沐浴露……在遍布歐洲的“1歐元商店”里,你能用1歐元買到不少有用的東西—不過,你可能買不起一度電。
能源危機對于普通歐洲居民的影響不僅限于天然氣,還有電。今年8月,德國的現(xiàn)貨電價一度沖高到0.7歐元/度,法國更突破1.1歐元/度,這個數(shù)字是一年前的3倍以上,相當于中國居民電價的10倍左右。
而隨著能源局勢持續(xù)緊張,越來越多的歐洲家庭意識到,高電價不僅是當下的麻煩,更可能是長期面臨的局面,節(jié)省電費成了需要認真考慮的任 務。
有一個選項正在日漸流行,就是為自己的家庭安裝一套小型光伏+儲能系統(tǒng)。自己發(fā)電、自己儲存、自己使用,從而減少從外部電網購買的電量。這樣一套設備售價數(shù)千歐元,理想狀況下,4到5年內,節(jié)省下來的電費就能覆蓋購買和安裝的成本。
2020年,這種家用儲能系統(tǒng)(簡稱“家儲”,亦稱“戶用儲能”)在歐洲的安裝量首次超過10萬套;而2022年,僅德國的家儲安裝量就要超過2 0萬套。根據(jù)北京德國文化中心的報道,有的城市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人員已經不足,用戶們甚至開始自己安裝。
在整個歐洲的儲能市場,家儲也已經成為大頭,根據(jù)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數(shù)據(jù),2021年歐洲儲能新增裝機量中就有52.9%來自家儲場景,今年這個比例預計還會更高。
這些家儲產品,相當大部分來自中國。在歐洲新增家儲裝機量最多的德國,咨詢機構EUPD統(tǒng)計了2021年的市場份額,比亞迪的產品擁有24%的市占率,特斯拉著名的Powerwall份額只有3%。事實上,像派能、麥田、沃太等一大批中國儲能設備商的產品已經把海外市場作為主陣地,歐洲則是增長最迅速的市場之一。
家儲在歐洲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在此之前,相對普及的是光伏系統(tǒng)。不少居民會在自家屋頂安裝太陽能板,產生的電能除了供自家使用,多余的還能賣給電網公司賺錢。自2017年起,歐盟范圍內的光伏裝機量就持續(xù)快速增長,從7GW升至去年的26GW。歐盟在2022年5月提出的最新計劃是3年內要實現(xiàn)光伏裝機容量相比目前再翻一番。
數(shù)據(jù)來源:彭博社、天風證券
但是單純的光伏系統(tǒng)有一個重大缺點,那就是實發(fā)實用,沒辦法把多余的電能存儲起來?!爱?shù)氐碾娋W公司和居民往往會簽訂協(xié)議,在若干年內以某個價格購買居民輸送給電網的電,但到期之后新發(fā)的電就等于白送給了電網公司,居民不再享有收益”。麥田能源總經理朱京成告訴《第一財經》雜志,麥田從2021年開始向歐洲大量出口家儲產品。
在電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為原有的光伏設備配備一套儲能裝置,就成了更經濟的選擇。以德國為例,購買純光伏系統(tǒng)投資回本的周期是7.3年,而購買“光伏+儲能”系統(tǒng)的價格更貴,但投資回本的周期只要5.5年—這還是按照2021年電價估算的,以如今的電價,回本速度只會更 快。
以鋰電池電芯為核心的儲能系統(tǒng)如今開始流行,除了收益越來越顯著,還有一個技術基礎,就是電池成本的下降。
麥田的家儲產品示意圖。
微儲產品目前的主要應用場景在戶外。
實際上,在此之前,全球最普及、技術最成熟的儲能方式是“抽水儲能”。也就是在發(fā)電量富余時,把大量的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等需要用電的時候再開閘放水,用這些積存在高處水庫的水來實施水力發(fā)電。迄今為止,這還是大型電網企業(yè)常用的主流儲能方式。
這套方案顯然沒法移植到城市的住宅里。而更適合城市的儲能技術—電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成本高昂,性能不佳。在2010年時,能存儲一度電的鋰離子電池的價格是1200美元,而一套家用儲能設備通常需要存儲10至15度電,僅電池組的成本就超過1萬美元,更不用提電池衰減帶來的折舊。
隨著消費電子和電動車的發(fā)展,如今鋰電池的成本已經降到了當時的1/10,在經過汽車業(yè)質量標準的考驗后,鋰電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要滿足儲能的需求也綽綽有余。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儲能產品的電芯正是由汽車動力電池的供應商們提供,反過來,儲能也是寧德時代、弗迪電池(比亞迪的電池業(yè)務)、LG等公司的重要支柱業(yè)務。除了個人消費者,它們的電池也被廣泛應用于發(fā)電廠和電網之中。
如果單從產品看,儲能產品的技術門檻在工業(yè)產品里并不算太高,本質上,它就是逆變器和一塊大電池,所以產業(yè)鏈的細節(jié)是競爭關鍵。而中國的儲能公司,恰好身處一個光伏和鋰電池最完備、最發(fā)達的產業(yè)鏈之中,這是它們能在歐洲儲能市場爆發(fā)時抓住機會的核心優(yōu)勢。
數(shù)據(jù)來源:HPEI歐洲民用能源價格指數(shù)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原本以光伏產品為主的麥田能源,從2019年開始研發(fā)家用儲能產品,2021年開始投放市場,現(xiàn)在可以在歐洲單月賣出1萬多套家用儲能設備,而它在德國這個最大市場的銷售人員只有5 位。
與特斯拉的Powerwall相比,麥田能源的產品價格便宜3成,性能參數(shù)還更好。由于工廠和供應鏈都集中在中國,并且直接掌握電芯、逆變器、電池管理等相關的技術,麥田能夠快速開發(fā)出價格更低,但同樣有競爭力的產品。
中國公司的市場針對性也更強。麥田一開始就把歐洲作為重要市場,這也帶來了差異化優(yōu)勢。
“特斯拉的家儲產品雖然在美國賣得很好,但它是針對美國開發(fā)的,美國家庭往往有自己的車庫,儲能設備可以直接裝在車庫里,安裝起來很方便。但德國消費者更傾向于把設備裝在地下室。這時候它們的產品因為太重,安裝時間很長。相比之下,我們的產品更輕,所以安裝起來只要一小時。要知道,歐洲的安裝人工費是非常高的。”朱京成舉例說。
在另一個更“微小”的歐洲儲能市場里,這種產品優(yōu)勢同樣顯現(xiàn)。“微儲”,也叫“便攜式儲能”,通常指電池容量在10度以下、安裝位置不固定的儲能產品。家儲的外觀通常像是一個大號的熱水器;微儲則更像一個小箱子,隨時可以提走,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特大號的充電寶。
因為電池容量小,微儲市場的整體規(guī)模比家儲小一個量級,而中國公司幾乎完全占據(jù)了這個市場。
2020年的時候,情況還不是這樣。當年剛進入歐洲微儲市場的正浩新能源,競爭對手是在行業(yè)里耕耘了十多年的Goalzero。但在一年多以后,正浩的對手變成了許多中國同行,Goalzero已經被邊緣化。
“原因很簡單,就是一些直接的性能差異。他們那時的產品充滿電要花12個小時,而我們的產品不到2小時就能充滿。”正浩歐洲區(qū)主管孟林說。這種技術優(yōu)勢來自于消費電子和汽車電池領域的積累。
產業(yè)的背景優(yōu)勢還體現(xiàn)在銷售上。家用儲能設備本質上是個to B的市場,大多數(shù)經銷商把產品賣給光伏的安裝服務公司,再由它們賣給消費者。所以對于設備供應商來說,最大的關卡在于如何說服光伏安裝公司采購自己的設備。
正浩的新產品DELTA Pro太陽能追蹤器。隨著電價上漲,微儲也開始被應用于家庭場景。
和很多同行一樣,麥田此前在歐洲有堅實的光伏業(yè)務基礎,所以他們很快就能聯(lián)系上自己儲能產品的主流客戶。但即便如此,對方一開始往往并不買賬一家中國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這時候,銷售人員會搬出公司的重要股東青山集團。這家全球500強公司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供應商,對于歐洲的代理商來說,這個背書足以讓他們接納一個新產品。
不止是麥田,很多家儲市場頭部選手的背后都有產業(yè)巨頭的影子。比如Sonnen背后是殼牌,派能背后是中興,特斯拉、比亞迪等汽車電池巨頭更是直接參與競爭。
和家儲這樣相對簡單的經銷模式不同,微儲產品是直接擺放在大型商超、電器店和亞馬遜的貨架上賣給消費者的。如果說家儲是在賣設備的話,微儲更像是在賣手機。
這意味著中國的出口商需要在歐洲本土建立更細致的支持網絡。正浩在歐洲主要國家都建立了維修中心,還建了一個自有倉庫。維修中心能夠提升品牌可信度,倉庫能讓渠道商直接在歐洲拿貨,省去了長途物流的時間成本?,F(xiàn)階段正浩在歐洲覆蓋了近千家門店,除了連鎖零售,甚至覆蓋到了街頭的小店。
中國公司甚至會費心思經營自己的社交賬號,這也能幫助它們贏得當?shù)叵M者。正浩在Facebook上運營了多個群組,專門回應用戶的維修問題。德國區(qū)群組今年4月成立,已積累用戶7000余人。這個群目前變成了一個產品社區(qū),很多老用戶會主動回答新用戶的問題。
這種社群甚至能幫助公司迭代產品。“比如歐洲冬天很冷,用戶習慣把儲能設備放在室內,這時候室外太陽能板和室內儲能箱的連接線就會讓門關不嚴,我們一直也沒想到什么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有一天突然有消費者和我們建議把圓筒狀的連接線換成扁平的線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泵狭峙e例說。
從全球來看,微儲產品目前的主要市場還是在美國,那里的消費者有深厚的戶外活動習慣,房車旅行、垂釣、露營,有太多場景需要一塊應急的大電池了。不過在這種需求下,微儲產品的電池容量一般在1度左右,屬于微儲里的小型產品。如今在歐洲流行的微儲產品則不太一樣。以正浩為例,這兩年歐洲電價攀升后,高容量(2至4度電)的微儲產品已經從原本的邊緣產品,變成了銷售主力。
原因是,高容量微儲還有一定的應急備災功能,在斷電期間,這些電量可以維持家庭核心的供電需求,所以在經常斷電的地區(qū)尤其受歡迎。2022年夏天歐洲多地的供電緊張都有力助推了這類產品的銷售。
同時,基于應急備災的定位,高容量微儲在銷售時會提供小型太陽能板供消費者選配,以確保在長時間停電時核心電器仍能運轉。根據(jù)亞馬遜的數(shù)據(jù),選配太陽能板的消費者從去年的30%一路上升,現(xiàn)在已經超過50%。
“大家開始更關心省錢。少數(shù)幾塊太陽能板就可以滿足微儲大部分的充能需求,能省不少錢,而且購買的門檻比家儲要低得多?!泵狭指嬖V《第一財經》雜志。電價飆升的背景下,微儲的消費邏輯也開始和家儲接近。
可再生能源在人類能源版圖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已成定勢,當下的環(huán)境則會加速這種趨勢。在這一風潮下,儲能產品不僅市場快速擴大,也受到投資者關注。2020年年底,“儲能第一股”派能科技上市;2022年9月,專做便攜式儲能的華寶新能上市;正浩雖未上市,估值也已超過10億美元。
作為產業(yè)鏈里的“集成”角色,儲能供應商們很清楚,現(xiàn)在擁有的產品優(yōu)勢并不是永恒的,一旦大公司重視起來,市場份額的競爭會更激烈?!按蠹叶荚诩铀倥?,我們需要關心的是如何始終跑得比競爭對手快一點?!敝炀┏烧f。
有趣的是,在中國本土,由于電價在全球范圍內相對低廉,用戶端的儲能需求并不旺盛,絕大多數(shù)的需求還是來自電廠、電網這些大客戶。但麥田、正浩這樣的公司仍然迅速抓住了遙遠的、截然不同的歐洲市場的機遇,并且改善了整個市場的用戶體驗。這是一個全球化時代的雙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