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秋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人也是千人千面,生活中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不同的面孔,也就有一千個不同的性格特征,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千人千面的。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更是將人物品質(zhì)和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成為“天花板”一樣的存在。就人物而言,《紅樓夢》這部巨著中涉及的人物合計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者七百三十二人,無姓名者二百四十三人。如此鴻篇巨著,如果一一去提筆著墨分析,恐怕都能成就一部巨著,也能成就一部活生生的古代人民生活發(fā)展史。所以,本文獨辟蹊徑,單從《林黛玉進賈府》這個章回入手,試著分析作者獨具匠心的人物描寫藝術(shù),希望對同學(xué)們的閱讀、寫作有啟發(fā)。
一、獨具匠心的人物描寫藝術(shù)
(一)圍繞人物品質(zhì)寫人物
每部文學(xué)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往往是相對穩(wěn)定的。例如,王熙鳳有物質(zhì)至上的一面,于是作者對她的描寫極盡奢華;對賈寶玉的描寫,表面看起來是一副“懶樣子”,實質(zhì)上有青春期男孩的特色與靈性;對林黛玉更多是神態(tài)、心理方面的描寫,符合她多愁善感的形象個性。
(二)運用多種手法寫人物
《林黛玉進賈府》作為《紅樓夢》中大放異彩的章節(jié),描寫人物的手法是多樣的、靈活的,體現(xiàn)在:
(1)詳略得當、虛實兼用。比如,對王熙鳳、賈寶玉選擇了詳寫,對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等人選擇了略寫,從此把小說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劃分開了。另外,對賈母、王熙鳳等出場人物是實寫,而對賈政、賈赦等未出場的人物則屬于虛寫。并且更讓人著迷的是,對賈寶玉、王熙鳳等是單獨寫,而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只作群體的說明和集體的介紹。這樣的寫作手法即使初看者都能快速地探清主次人物的“門路”。
(2)人物描寫手法能用盡用。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人物描寫方法一應(yīng)俱全,其中對于細節(jié)的描寫更是著墨不少,例如對王熙鳳的眼睛和眉毛的描寫:“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真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3)運用對比寫人物。例如,王熙鳳和賈寶玉的登場就略顯不同,看起來都是“未寫其形,先聞其聲”,但是同中存異,寫賈寶玉是“一陣腳步響”,說明來者是個年輕的男性,因為古代深閨女子走路不會發(fā)出聲響;寫王熙鳳則是一陣笑語聲,傳神地寫出了兩人性別和個性的不同。
(三)運用外部環(huán)境寫人物
本章節(jié)還通過林黛玉的視角寫賈府房舍的結(jié)構(gòu)——“門前蹲著兩個大石獅子;門是三間獸頭大門;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寫著五個大字”,同學(xué)們注意到?jīng)]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得出奇;還有豪華的陳設(shè)——“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罽(音紀),正面設(shè)著大紅金錢蟒靠背,石青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這還是東房的陳設(shè),如是賈母的相信更奢華得“不得了”,這些體現(xiàn)了賈府建筑的豪華宏偉,而且也暗示了賈府顯赫高貴的社會地位。除了環(huán)境描寫,文章借林黛玉的視角,還寫到了貴族家庭的禮規(guī)家法以及生活習(xí)慣等,比如家人的座次透露出濃厚的封建禮教,如“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座方上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真可謂是排座分明。這些環(huán)境描寫和生活描寫與人物刻畫可謂相得益彰,讓人物的個性和家庭地位更加鮮明有序。而之所以詳細刻畫這些豪華環(huán)境和記錄這些“繁文縟節(jié)”,也是在映襯林黛玉作為初來乍到者內(nèi)心的不安,或許林黛玉也在思考“將來,我如何才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好好生活”,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性的深刻認識。
二、千人千面的人物形象刻畫
(一)八面玲瓏人——王熙鳳
王熙鳳是《紅樓夢》中的重要人物,她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她美艷動人,“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傾倒眾人。出場時的打扮錦繡輝煌,宛若“神妃仙子”。在賈母面前所有人“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唯有王熙鳳敢笑語先至,可見氣場十分強大。她更善于“見機行事”,是個八面玲瓏之人。知道林黛玉是賈母最喜愛的外孫女,先打量一番,故意當著賈母的面說“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還說“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表面是贊美林黛玉,其實分明就是為了阿諛奉承討好賈母。更厲害的還在后頭,贊完了林黛玉的美,故意說起林黛玉死去的母親,竟哀傷得說完“便用帕試淚”,但是當賈母讓她“休住”,她竟然能夠“忙轉(zhuǎn)悲為喜”,這是何等的厲害,“悲喜轉(zhuǎn)換”無須鋪墊、無須多余的動作。接著對林黛玉一連串地問候,后來用管家人嚴肅的語氣安排著下人“搬行李”。喜—悲—喜—問—怒竟無縫對接,充分體現(xiàn)了她八面玲瓏、位高權(quán)重。
(二)心態(tài)復(fù)雜人——林黛玉
林黛玉進賈府是因為母親去世后,出現(xiàn)了“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的困窘局面,于是只能投奔外祖母家,按照她的話來講就是“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生活。從前,她已經(jīng)從母親口中得知“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究竟不同在哪里?想必從“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就已經(jīng)知道何止是不同,簡直就是“不凡”。所以,林黛玉的心態(tài)是復(fù)雜的,她要小心謹慎,步步留心,否則只會是“步步驚心”。例如,林黛玉到榮國府拜見大舅,面對邢夫人苦留吃飯,盛情本難卻,但是領(lǐng)了這頓飯又恐對二舅不恭,黛玉只能推辭(“異日再領(lǐng),未為不可”),傳神地描繪出她的細心、慮事周到。還有在賈母房中吃飯時,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黛玉也不敢坐,應(yīng)該覺得作為孫子輩不能同坐,直到賈母做了解釋后才敢就座。這些都表現(xiàn)了她的謹慎,但也顯示了她寄人籬下的無奈。
(三)封建叛逆者——賈寶玉
賈寶玉是《紅樓夢》的第一號男主角,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可以稱之為封建貴族的叛逆者。首先,他蔑視封建禮數(shù)。古代封建等級森嚴,禮數(shù)奇多,但是寶玉不顧貴客遠道而來,以“腳步聲”迎接,并且是見都沒有見,就去換了衣服,活生生的“憊懶人物,懵懂頑童”,這里林黛玉心中的“憊懶”和“懵懂”應(yīng)該是說他沒有禮數(shù),也從側(cè)面反映賈府的人對待賈寶玉是聽之任之,他也沒有那么大的架子,他的出場來自丫鬟笑著介紹,全然沒有王熙鳳的嚴肅感,一個細節(jié)也反映了他對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還有其他的像“春秋筆法”一樣描繪的賈府眾人,如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賈家三姐妹、丫鬟、奶嬤等,作者都是通過潑墨式的點到即止的描繪,雖如此,也讓人看到不同的人的不同風格,如迎春肌膚微豐,探春顧盼神飛,惜春身量未足……真可謂是千人千面,使我們對賈府中的人物有了一個總體的印象。
《林黛玉進賈府》描寫的是林黛玉第一次離開母家進入賈府的情景,借黛玉之視角來描寫賈家的一干人等,當然還有目之所及的賈府的建筑結(jié)構(gòu)、房屋擺設(shè)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描寫,被稱為是“全書進一步展開故事的精華之筆”。而人物形象的刻畫,在這一個章回里面更是描繪得酣暢淋漓,人物描寫技巧在《紅樓夢》中留下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