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月
關鍵詞:甲骨文 同源字 小 少
一、導言
在甲骨卜辭中,“小”寫作,“少”寫作,二者字形相近,古今學者也對二字的關系進行過探究。如明人張自烈所撰《正字通》認為“古小少同”,徐中舒先生也認為“小”“少”在甲骨文中構形實同,應為一字;姚孝遂先生則主張“少”是由“小”分化而來的。那么“小”和“少”的關系究竟如何?本文將以《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編,中華書局1978 年版)為藍本,通過定量研究的方法檢索出現(xiàn)“小”“少”的辭例,從字義和語法功能等角度對甲骨文“小”與“少”的關系進行考察?!靶 薄吧佟弊鳛榧坠俏脑~匯和現(xiàn)代詞匯中重要的形容詞,厘清它們的關系不僅能為我們深入了解形容詞演變規(guī)律提供線索,而且也有助于甲骨文詞匯和語法的研究。
學界目前關于甲骨文“小”“少”關系的討論較為分散,大多見于甲骨文形容詞的研究中。楊逢彬的《關于殷墟甲骨刻辭的形容詞》和巫稱喜的《甲骨文形容詞初探》都以形容詞的語法功能為考察對象,簡要列出二字的用法區(qū)別。其中,楊逢彬認為“少”沒有用作狀語的語法功能,而巫稱喜僅在文中點明“小”“少”用作謂語、定語的語法功能,并未提及二字作狀語時的用法。此外,梁銀峰的《甲骨文形容詞研究》一文從詞的組合關系入手,探討了“小”“少”二字的同源分化現(xiàn)象,認為“少”不具有做定語的語法功能。陳煒湛的《甲骨文同義詞研究》一文則以“形近音近、意義基本相同”作為同義字標準將“小”“少”納入同義字范疇。巫稱喜另有《甲骨文“小”“少”釋疑》一文,主要從字義方面考察“小”“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認為“少”是“小”孳乳出的同源字。
綜上所述,前輩研究者或單從形容詞語法功能,或只就字義的異同分析甲骨文“小”“少”的關系,并且對同義字和同源字兩種關系范疇的界限也不甚清晰。因而“少”“小”二字的關系仍有值得深入討論、分析的空間。
二、字義上的異同
甲骨卜辭中“少”字較“小”字少見,在與“少”相關的辭例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少”“小”同義的卜辭。比如,在《甲骨文合集》5595 片(以下略寫為號碼)“己巳少臣其取又”“少臣其又邑”(5596)中出現(xiàn)的“少臣”,與“貞小臣辟王”(5584)中的“小臣”同義,都是指“地位低微”的官職;“甾貞:少采母二月”(20800)中出現(xiàn)的“少采”,與“戊小采日雨,止”(21016)中的“小采”則都指與“大采”(日出之時)相對的“日落之時”a;“少子征南”(20537)、“小子有叀”(3266)中的“少子/ 小子”都具有“輩分較晚”的意義;在“己丑卜,御于庚卅少牢”(22073)、“己卯卜,又歲于入乙少牢用”(22092)中出現(xiàn)的“少牢”與“叀五小牢”(29641)中的“小牢”一樣,都是指祭祀相關的動物,此處的“小/ 少”與“大牢”的“大”相對,有“幼、弱”的意義。
從卜辭句意分析,上述列出的“小臣”與“少臣”、“小采”與“少采”、“少子”與“小子”同義諸例所指涉的內容和對象一樣,“少”“小”在此類辭例中意義是相同的,都具有“微小、低微、幼、晚”b等義位,因此較為容易得出“不多則小,故古少、小互訓通用”c的同字關系結論。但深入考察甲骨文中“雨”“啟”同“小”“少”的連用情況,會發(fā)現(xiàn)“少”在意義上存在著區(qū)別于“小”的異義。
《甲骨文合集》中“小雨”連用的辭例有32 例,比如:
貞:今夕不其小雨。(12712)
丁巳小雨不延。(32113)
其遘雨,茲御,小雨。(38169)
甲辰卜,乙巳其燎于岳大牢,小雨。(33331)
辛未又小雨。(30066)
其遘小雨。(30104)
庚小雨,吉。(30214)
其遘大雨,不遘小雨。(28543)
其中,“小雨”與動詞“遘”“又”搭配的情況有15例之多。此外,我們還能看到“大雨”與“小雨”對貞使用的辭例,如28543 例卜辭中的“其遘大雨,不遘小雨”。而“少雨”連用的辭例僅見于“丙午卜,今日其雨,大采雨,自北延戈少雨”(20960)及“壬戌卜,甲子少雨”(33920)兩處,沒有與動詞搭配使用的例子。我們同時對比“大雨”“多雨”的卜辭,如“丙子卜,貞:多子其,不遘大雨”(3250)、“翌日庚其秉乃雩,邲至來庚有大雨”(31199)、“乙酉卜,大貞:及茲二月有大雨”(24868)、“唯庚午秉于喪田,不遘大雨。庚午,其雨”(335),以及“癸酉卜,亙貞:生月多雨”(8648)、“丙申卜,貞:今夕多雨”(12692)、“子巳卜,貞:其亦多雨”(12914)會發(fā)現(xiàn),辭例中有“動詞+大雨”的辭例,但是沒有“動詞+多雨”的用法。
由此可見,“小雨”“大雨”的使用場合比“少雨”“多雨”要更廣泛。結合大量卜辭用例可以進行合理推斷,“‘小雨‘大雨是根據(jù)雨量充沛與否來描述的,降雨量較充沛的謂之‘大雨,降雨量微弱的謂之‘小雨,而‘少雨與‘多雨則是根據(jù)一段時間內下雨次數(shù)多寡來描述的,在一段時間內下雨次數(shù)較多,謂之‘多雨,在一段時間內下雨次數(shù)寡,謂之‘少雨”d。在此意義上,“小”與“少”有著容易混淆,但實質不同的義位。
《甲骨文合集》中還能見到“戊申卜,巳其雨,不雨,啟少”(20990)的辭例,但并無“啟小”的用例?!皢ⅰ痹诩坠俏闹斜硎尽疤烨纭敝?,將辭例解釋為“晴少”或是“小晴”看似都能成立,但我們還應當注意到30190片中出現(xiàn)的“壬不大啟”辭例。同樣是描述陰天、不晴朗的日子,這里沒有使用“小啟”,但“不大啟”解釋為“小晴”顯然是符合30190 辭例句意的,也就是我們較常使用的“不是大晴天”的通俗說法。那么“不雨,啟少”也可以順此邏輯解釋為“小晴”嗎?結合20990 辭例的句意“戊申日占卜,巳日可能有雨。巳日沒有下雨”,其后緊跟的“啟少”在此處應當是一個小小的轉折,用來告知巳日沒有下雨但陰多晴少的天氣情況。因此,將“少”作“小”義解讀就不免有些牽強,這里將“啟少”理解為“晴朗的時間少”會更為通順。
從“小”“少”與“雨”“啟”連用的情況來看,“小”“少”二字在一定的使用范圍內并不能完全無條件通用,“少”或指數(shù)量和次數(shù)的多寡。因此,“少”不能與“小”混為一談,它在“數(shù)量不多、不充分”的義位上與“小”是有所區(qū)別的。
綜合上述分析,“小”“少”二字在字義上有很多相同的意義且出現(xiàn)了“二字為一字”的混用現(xiàn)象,比如“小臣/ 少臣”“小采/ 少采”“小牢/ 少牢”“小子/ 少子”“小母/ 少母”等,這樣的情況或許與二字甲骨文字形的高度相似有關。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大”和“小”都有與“遘”“有”“無”等動詞結合使用的辭例,然而“多”和“少”則基本未見,這說明在某些“大”與“小”適用的場景內,“多”與“少”并不適用。在此基礎上結合辭例的意義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在與“多”相對的“數(shù)量不充分”這個意義上,“少”已經(jīng)擁有自身特有的義位,二字在使用時并不是能夠完全通用的。因此“小”與“少”并不是“二字實為一字”或異體字的關系。
三、語法功能上的分化跡象
作為形容詞,“小”“少”在甲骨文時期就已具備形容詞的基本特征和語法功能,二字都可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用作定語可修飾名詞,比如“貞小臣辟王”(5584)、“己巳少臣其取又”(5595);用作謂語描述人、事、物等,比如“甲戌卜,雨小”(29970)、“乙午雨少”(20948);用作狀語可修飾動詞,比如“庚小雨,吉”(30214)、“壬戌卜,甲子少雨?”(33920)。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分別考察“小”“少”用作定語、謂語和狀語的頻率,發(fā)現(xiàn)“小”在甲骨文卜辭中用作定語的頻率最高,狀語次之,用作謂語的頻率最低;“少”在甲骨文卜辭中用作謂語的頻率最高,定語次之,狀語最低。
(一)用作定語時,多以偏正式合成詞“小X”或“少X”出現(xiàn)
“小王”卜辭14 例,如“貞:壬子皿癸丑小王隹”(5435)、“己未卜,子辟小王”(20023);“少王”未出現(xiàn)?!靶∈尽辈忿o6 例,如“乙未貞:其自上甲十示又三牛,小示羊”(34117);“少示”未出現(xiàn)?!靶〕肌辈忿o76 例,如“貞:唯小臣令眾黍”(12)、“甲午王往逐兕,小臣葉車馬硪,馭王車,子央亦墜”(10405);“少臣”卜辭2 例,如“己巳少臣其取又”(5595)、“少臣其又邑”(5596)?!靶〔伞辈忿o5 例,如“四日丙申昃雨自東,小采既,丁酉少,至東雨”(20966)、“戊小采日雨,止”(21016);“少采”卜辭1 例,如“甾貞:少采母二月”(20800)?!靶±巍辈忿o27 例,如“叀小牢于父戊”(22073)、“乙酉卜:尞六小牢,卯牛三”(34451);“少牢”卜辭2 例,如“己丑卜,御于庚卅少牢”(22073)、“己卯卜,又歲于入乙少牢用”(22092)。
(二)用作狀語時多用來修飾動詞以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特征
“小雨”卜辭12 例, 如“貞:今夕不其小雨”(12712)、“庚小雨,吉”(30214);“少雨”卜辭2 例,如“壬戌卜,甲子少雨?”(33920)、“丙午今日其雨,自北延戈少雨”(20960)。
在12711 片辭例中我們還能發(fā)現(xiàn)“貞:今夕小其雨?”的用法,它與“今夕不其小雨”(12712)僅在形容詞“小”和語氣副詞“其”的位置上有所區(qū)別?!敖裣ζ湫∮辍崩斫鉃椤敖裣κ欠褚滦∮辍备线m,而“今夕小其雨”理解為“今夕雨下得是否小”更妥當,兩者只是辭意焦點有別。“‘今夕小其雨可以認為是從‘今夕其小雨通過變換‘其和‘小的語序轉化而來,所以‘今夕小其雨的‘小應當理解形容詞作狀語修飾動詞‘雨即‘小小地或少量地下雨?!?/p>
(三)用作謂語時“X 少”的主謂式詞組則多于“X 小”
“雨小”卜辭5 例,如“甲子雨小”(12973)、“今夕允雨小”(12533);“雨少”卜辭6 例,如“戊辰卜,雨自今三日庚雨少”(19772)、“庚辰卜,惟辛巳其雨,雨少”(20912)?!皢⑸佟辈忿o1 例,如“戊申卜,巳其雨,不雨,啟少”(20990);“啟小”未出現(xiàn)。
上文有述,甲骨卜辭中“小”比“少”更常見,所以在總例上“小”出現(xiàn)的概率較大,但從以上引用的辭例中可明顯看出,“少”用作謂語的辭例數(shù)量較“小”更多見。以此異常為突破口,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小”“少”用作謂語的情況。
在《甲骨文合集》中,“雨小”連用的辭例有5 例,“雨少”連用的辭例有6例。我們全部舉例如下:“雨小”連用的卜辭包括“之夕允雨小”(12533)、“貞……雨小”(12710)、“允雨小”(12981)、“允雨小”(24870)、“甲戌卜,雨小”(29970);“雨少”連用的情況包括“庚辰卜,雨自今三日庚雨少”(19772)、“甲辰陷,雨少”(20398)、“庚辰卜,今夕其雨,允雨少”(20912)、“乙午雨少”(20948)、“雨少”(20949)、“癸巳卜,貞旬二月之日子羌女老延雨少”(21021)??梢钥吹剑吧佟钡囊粋€特殊用法,即“自……雨少”。這種用法的卜辭還有:“今日方其征,不征,延雨自西北少”(21021)、“甲子卜,翌丙雨,乙丑昃雨自北少,丙寅”(20967)、“甲子卜,乙丑雨,昃雨自北少”(20967)等。首先,“自……雨小”的用法未見于卜辭,這說明“少”具有“小”所不具有的語法功能;其次,巫稱喜先生也指出,“延雨自西北少”釋為“從西北方出現(xiàn)連續(xù)下雨很少”較為合理,因為占問“延雨”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是否發(fā)生旱澇災害,如果理解為“延雨”的大小,那么扦格難通。f從以上兩點可歸納出,形容詞“小”往往用作定語和狀語,而“少”則多用于謂語,并且有其特殊的用法。這說明在甲骨文中“二字(詞)盡管還有偶爾混用的情況,但分化之跡象甚為明顯”g。
四、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對比“小”“少”的意義和用法,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并推論出:第一,從字義和語法功能的角度看,“小”與“少”在意義和用法上不能無條件通用,進而我們能夠得出二字不是異體字的結論。第二,“小”與“少”二字不是異體字關系,但可以確認二者是同源字、同義詞的關系。根據(jù)王力先生對“同義字”和“同源字”關系的界定,即“同源字必然是同義詞,或意義相關的詞,但不能反過來說,凡同義詞都是同源字”h,在確認“小”“少”是同源字的前提下即可證它們是同義字關系。那么如何舉證二字是同源字關系呢?王力先生認為:“凡音義皆近,音近義同,或義近音同的字,叫作同源字……(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為中心,而以語音的細微差別(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關的幾個概念?!眎上文已論證“小”與“少”兩字在字義上有許多相同之處,而在語音上“小”聲母“心”、韻母“朝”、韻部第十一朝沼照,“少”聲母“審”、韻母“朝”、韻部第十一朝沼照,二字的讀音也僅有聲母之微小差別,所以音近義近的“小”“少”二字j,可以肯定是同源字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