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蘊文
月光融融,蟲鳴聲聲,夜已深,我卻難以平靜:命運未知啊。作為一棵行道樹,應該挺拔高昂、蒼翠欲滴——就像朋友們一樣。然而我,卻“歪”了……
我也曾挺拔過的,多年前在山林的時候。充裕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我是遠近聞名的“帥小伙”,也因此被選中進城,做一棵照拂人類的行道樹。大卡車一顛一顛,時有猛烈的晃動,我的枝干生疼,葉子也抖落不少??深櫜坏眠@些啊,因為我憧憬著未來呢:為人們遮雨蔽日,增添綠意,實現(xiàn)一棵樹的價值!
我的新家,在越城區(qū)孫端街道的上亭路。和朋友們一起,努力吸附粉塵、減少噪音,為樹下聊天的人們、嬉戲的孩子、路過的行人奉獻清新的空氣與濃密的綠蔭,每一天都很有意義,我太喜歡這份工作了!可是,似乎之前在路上落下了病根,加之這兒高樓林立,我只能向可以照見陽光的方向努力伸長脖子。久而久之,日漸彎曲,我成了難看的“歪脖子”……我安慰自己:罷了,模樣雖難看了些,但仍然可以為這個城市建設出力??!直到那一天——
一大群人圍在我身邊,不是原來乘涼的人們,不是原來歡笑的人們。他們在圍觀一輛撞到我歪脖子上的車,車尾變形了,司機生氣地咒罵著。原來,我的綠蔭之下是一個停車位。
相似的情形后來又上演了幾次。我聽到了各種要送我走的議論,連看著我長大、與我相伴20多年的談師傅也希望送走我。我很自責,我是多么不稱職的行道樹啊,給大家造成這么多麻煩,難怪他們嫌棄,難怪他們希望我離開……
烏云彌漫,吞噬了月光,城市的街道被無邊的夜色籠罩。
天未明,一陣嘈雜聲驚醒了昏睡的我,大吊車來了,還有一群工人帶著鐵鍬、電鉆和鋸子。我靜默地等待自己的命運。別了,天空和大地;別了,鳥兒和螞蟻;別了,我的朋友們;別了,陪伴了我20多年的上亭路的一切……根系與大地撕裂的痛楚鋪天蓋地襲來,裹挾了我全部的意識。
不知過了多久,我再次看到了天空。陽光十分溫暖,有鳥兒在我的脖子上唱歌?!拔疫€活著!”環(huán)顧四周,是一處古建筑群,白墻黛瓦,飛檐翹角,清幽寧靜。更讓我驚奇的是,身邊,竟然是一棵“歪脖子”槐樹。我們隔路而立,形成了天然的門廊。新朋友告訴我,這里是一個風景區(qū),有獨具地方特色的古宅院落——紹興臺門。我倆因為造型奇特,被選中送來這里,給古宅增添獨特的魅力。
游客絡繹不絕,大人們在我的綠蔭下品茗,孩子們圍著我嬉戲。還有一些人,扛著相機,帶著畫架,駐足樹下,凝視著我的“歪脖子”,感嘆自然的神奇,夸我長得奇妙無比!
“一樣的‘歪脖子,會被嫌棄,也會被贊賞,真讓我迷糊!”我感嘆著。
“取決于怎么看待,怎么運用?。 被睒鋰W啦啦笑著,“我們終于找到合適的位置了?!?/p>
一陣風吹來,天空云影如畫,地上葉影婆娑。我靜靜站在古宅前,默默祝福上亭路上的人們……啊,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的獨特可以完美結合的!我的與眾不同會成為水鄉(xiāng)風情獨特的一筆,描述我們樹的故事,描述我們紹興的故事。
點評
小作者以歪脖子樹的視角敘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折射的是真實美好的人世間。文章緊扣材料、構思精巧,想象合理,立足現(xiàn)在,回望過去,設想未來。不拘泥于墨守成規(guī)的時間線,靈活運用插敘手法,切換時空,讓故事有起伏、有可讀性。更難能可貴的是,結局出新,融入了紹興地方特色。在上亭路,“歪脖子”或許是樹的缺點,而在紹興臺門,“歪脖子”卻得以獨放異彩。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探究了“怎樣正確看待和運用自己的與眾不同”這一有價值的話題,立意十足。
(陳妍蓉 諸暨市濱江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