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心
徐霞客一生不以功名為志,反而鐘情山水,從少年時起就常常出游,朝霞出,晚霞?xì)w,因此被朋友稱為“霞客”。他干脆以此為號,一輩子暢游祖國大好河山,一邊走,一邊記錄,寫成60萬余字的《徐霞客游記》,為后人留下了一部具有文學(xué)和旅游、地學(xué)和生態(tài)學(xué)、史學(xué)和民族學(xué)等方面重要價值的文化巨著。
大丈夫當(dāng)朝碧海而暮蒼梧
1587年1月5日,徐霞客出生于江陰富庶人家,是徐家的第二個兒子。因為中年得子,徐父特別開心,給他取名弘祖,字振之。這個孩子受父親的影響,喜愛游山玩水,讀書只愛讀《水經(jīng)注》《山海經(jīng)》之類,不愛讀四書五經(jīng),放學(xué)后就到外面“野”,有山爬山,有水蹚水。
好在他的父親開明,雖然對他寄予厚望,但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志趣后,就對人說:“次子弘祖眉宇之間有煙霞之氣,讀書好客,看來可以繼承我的志趣,我并不愿意他富貴?!?/p>
有了父親撐腰,徐霞客更理直氣壯了,15歲時象征性地參加了一次“童子試”落榜后,就宣布再也不參加科舉考試了,他要去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大丈夫當(dāng)朝碧海而暮蒼梧?!?/p>
關(guān)于“蒼梧”的解釋很多,有人說是梧桐樹,有人說是湖南的蒼梧山,也有人說是指今天的貝加爾湖附近,徐霞客的老鄉(xiāng)、今人俞敏洪老師說:“其實泛泛而講,就是指遙遠的地方。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人生必須開闊起來?!?/p>
在中國古代,讀書人崇尚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考試做官為正道,以無事出游為不務(wù)正業(yè)。古代也有旅行家,但多數(shù)是官方派遣,奉命出使或者執(zhí)行政務(wù),還有就是游方和尚為了求法取經(jīng)或朝山,商人為了轉(zhuǎn)販貿(mào)易、賺取利潤。像徐霞客這樣,一介布衣,不為執(zhí)行政務(wù),不為求法取經(jīng),不為經(jīng)商獲利,完完全全是出于對祖國山河的摯愛,就把畢生的精力用在旅游和地理考察上,成為那個時代的專業(yè)旅行家,不可謂不“另類”,不可謂不“先鋒”。
徐霞客19歲時,父親病故,守孝三年之后,22歲的徐霞客既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又面臨著一個現(xiàn)實問題:母親還健在。古人云:“父母在,不遠游?!蹦赣H給兒子出了主意:“游必有方?!彼恢纼鹤拥拿鞔_去處,但知道他的總目標(biāo):游遍大好河山。就跟他約定:每年春天出去,秋天回來。
就這樣,徐霞客踏上了征程。母親還為他做了一頂帽子,稱為“遠游冠”,鼓勵他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我們不得不感慨,徐霞客這樣的“千古奇人”,必要有像他父母這樣的后盾,才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用科學(xué)的精神游山玩水
今天我們說旅游,更多說的是旅游度假,利用網(wǎng)絡(luò)早早準(zhǔn)備好旅游攻略,而后搭乘便利的交通工具。徐霞客的出游,可不像我們今天這么輕松,既無攻略,更無快捷的交通工具,無論多遠,無論多險,全靠雙腳行走和攀登,更需要為旅行做非常復(fù)雜的準(zhǔn)備:對地區(qū)和路線的了解、對可能遇到的危險的把控。高山、沙漠、草原;高溫、寒冷、饑餓……哪怕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有了更好的裝備、醫(yī)藥和救援,深入荒野的旅行都可能有致命的危險,更何況在徐霞客的時代。
徐霞客分別于1616年和1618年兩次游歷黃山。第一次游黃山時,大雪封山已經(jīng)三個月,但這阻擋不了他游山的興致。“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傾側(cè)含岈,兀兀欲動,前下時以雪掩其險,至此骨意俱悚。”百步云梯的石磴很陡,似乎一直插入了藍天,爬石磴時腳趾幾乎觸到臉腮,而且石磴的石條傾斜,中間空隙很大,高凸突兀,似乎在動。先前下山時因積雪掩蓋了它的險要,到現(xiàn)在看清楚了,不覺毛骨悚然。
即使這樣,徐霞客仍然無畏前行,遇到“凍雪成冰,堅滑不容著趾”處,“余獨前,持杖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鑿一孔,以移后趾。從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你看他獨自一人前進,拿著竹杖鑿冰,挖出一個孔放置前腳,再鑿一個孔,以移動后腳。跟從他的人都沿用這個方法得以通過。
那時候的黃山還人跡罕至,我們現(xiàn)在所熟知的“光明頂”“鯽魚背”景點,都是徐霞客第一個發(fā)現(xiàn)并記錄的。在攀爬天都峰之后,他覺得蓮花峰更高,“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周圍萬座山峰無一不低伏在腳下,唯獨蓮花峰能與之抗衡。
于是他決定再登蓮花峰,“其巔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蓋是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上,四面巖壁環(huán)聳,遇朝陽霽色,鮮映層發(fā),令人狂叫欲舞”。蓮花峰頂十分開闊,環(huán)顧四周澄碧的天空,即使天都峰也俯首屈居了。蓮花峰大體上位于黃山正中,高于眾峰,四面巖壁環(huán)抱聳立,遇上云霧散盡、朝陽當(dāng)空的晴朗天氣,層層山巒映照,煥發(fā)著清新的色彩,景致美得叫人驚嘆。
徐霞客不僅欣賞到了“令人狂叫欲舞”的美景,還證明了蓮花峰才是黃山第一高峰?,F(xiàn)代科技檢測手段得出,蓮花峰的海拔確實比天都峰高出54米,但兩者相距1.1公里,在徐霞客那個時代,用目力測出,再用最原始的腳力去驗證,太了不起了。
徐霞客出游,不僅僅是游山玩水,還是在用一種科學(xué)的精神進行考察。他勘察出金沙江才是長江的源頭,1978年,中國考察隊通過勘察發(fā)現(xiàn)金沙江確實是長江的源頭。他考察過一百多個石灰?guī)r洞,在沒有任何儀器,全憑目測的情況下,他的描述之精準(zhǔn),與今天用科學(xué)儀器測量的數(shù)據(jù)一致,為人們所嘆服。他還指出巖洞是因為流水的侵蝕造成的,石鐘乳則是因為石灰?guī)r溶于水,由石灰?guī)r滴下的水蒸發(fā)后凝聚而成的。在徐霞客去世后一百多年,歐洲人才開始考察石灰?guī)r地貌,法國的洞穴聯(lián)盟專家巴赫巴瑞曾表示:“徐霞客是早期真正的洞穴專家?!?/p>
曠世之游圣
在萬里游歷的旅程中,徐霞客歷盡艱難,多次絕糧,多次遇盜,以在湘江那次的遭遇最為慘烈。
《徐霞客游記》中的《湘江遇盜日記》詳細(xì)記錄了這一次經(jīng)歷。1637年二月初十,徐霞客乘坐的船離開衡陽,第二天停泊于湘江之上的一個站點。深夜時分,一伙強盜沖上船來,殺人放火、洗劫財物。徐霞客攜帶的所有錢物被搶的搶、燒的燒,他脫盡身上的綢衣縱身跳入江中,才得以逃命。
兩天后,他如同乞丐一般穿著討來的破衣服重回衡陽,向朋友求助。朋友愿意幫他重整衣裝,但勸他返回故鄉(xiāng)不要再出來了。徐霞客考慮到一旦回鄉(xiāng),妻子兒女聽聞他遇險經(jīng)歷,必然不會再放他出來,因此說:“不欲變余去志。”他不愿改變繼續(xù)旅行的意志,懇求朋友幫忙,朋友只好答應(yīng)。后來,徐霞客用家中的田產(chǎn)作押,借得一筆路費,繼續(xù)前行。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帶著這樣堅定的信念,在徐霞客游歷的三十多年時間里,按現(xiàn)在的行政區(qū)劃算,他到過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 19個省、市、自治區(qū),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一生都在旅途中度過,直到在云南雞足山上,雙腳因為走了太多的路導(dǎo)致病殘,連路都走不了了。當(dāng)?shù)氐耐了九笥雅闪藥讉€精壯的小伙,用滑竿抬著將他送回了家鄉(xiāng)江陰。
回到家鄉(xiāng)時,他已經(jīng)53歲了,身體很快就不行了。1641年3月8日,徐霞客病逝于家中,享年54歲。
徐霞客一生用雙腳丈量祖國的大地,通過步量目測,記錄廣袤的國土,探索祖國山河的真諦,其氣魄、其規(guī)模、其成就,亙古第一,因此被尊稱為“曠世之游圣”。
(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