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宋寅,自幼虎虎有生氣。大學畢業(yè)后,躋身海上搜救行業(yè),成為國內少有的海上直升機搜救女飛行員,在搜救領域工作十余年,“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從普通隊員成長為我國第一代女搜救機機長。
宋寅1986年出生在上海,從小喜歡留短發(fā)、穿運動服、跑步、打籃球……是個地道的“假小子”。高考填報志愿時,她遵從自身的興趣指引,最終如愿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學航海專業(yè)。
畢業(yè)季,一則招聘信息改變了宋寅的初衷——2008年,我國第一支專業(yè)從事海上搜救的空中救援隊伍去學校招收女飛行員。當時,宋寅的心湖一石激起千層浪,回想起童年時最喜歡的動畫片《舒克與貝塔》里飛行員舒克的形象。
那時,宋寅正癡迷于電視劇《隨時候命》,劇中飛行隊上天下海拯救他人生命的感人場景,讓她很想做個拯救人類的“超級英雄”。宋寅覺得這才是她該有的樣子。她興奮地跑去找同學萬秋雯,她倆一拍即合,覺得這是個實現(xiàn)夢想的好機會,便一同報了名。
海上搜救飛行員的選拔要求很嚴格。在進行聽力測試時,醫(yī)生給了宋寅一些不同的聲波頻段,測試她是否能聽出來,第一次因過于緊張沒有通過。當時,她看著醫(yī)生凝重的神色,心里很忐忑,便告訴醫(yī)生:“剛才走廊上太吵了,讓我再聽一次吧!”醫(yī)生看著這個機靈干練的女生,便再給她測試了一遍。宋寅深呼吸后,側耳聆聽,終于順利過關。接下來的許多測試項目,宋寅憑著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過硬的身體素質脫穎而出。最終,她和萬秋雯雙雙成為合格的準飛行員。
周末,宋寅懷揣這個令人激動的消息回到家,父母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媽媽十分擔心宋寅的安全問題,宋寅解釋道:“飛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痹谒我膱猿窒?,父母只好尊重女兒的選擇。
2008年底,宋寅、萬秋雯遠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飛行學院,在那里進行15個月的初始培訓。因學校是全英文教學,澳式英語的發(fā)音也跟以往學習的發(fā)音不同,老師語速極快,宋寅幾乎聽不懂講課內容。于是她狠下決心,通過刻苦的努力終于克服了語言障礙。
除了語言關外,從未接觸過的高強度專業(yè)飛行訓練科目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在訓練中,男生女生的體能訓練強度是一樣的。為了不被落下,宋寅一下課就往實踐練習教室跑,除了上課吃飯睡覺外,她幾乎一直在那里練習操作固定儀器和模擬儀器。譬如,為了訓練飛行員被海水淹沒時可以迅速逃出機艙,宋寅被關進鐵籠,拋入水中自行逃脫。每一次訓練,她都當作是真實發(fā)生的事故。無論哪種超負荷的體能訓練,她都咬緊牙關努力完成,從不落下一次。
在連續(xù)不斷的考驗中宋寅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2010年2月14日,宋寅在澳洲訓練基地,精準地操縱著直升機,完成了嚴謹苛刻的考核,順利拿到了澳大利亞民航局頒發(fā)的直升機飛行執(zhí)照,成了一名真正的直升機飛行員。
初來乍到,宋寅作為飛行救助隊里的女飛行員,高挑的身材、清秀的臉龐讓同隊的戰(zhàn)友既新奇又擔心。“女飛行員吶,還從沒見過呢,訓練能不能受得了啊?”教導員更是沒有訓練過女飛行員,同樣擔心:海上救助這么危險緊急,女飛行員能不能堅持住?為此,教導員在訓練的時候,不僅收斂了暴躁的脾氣,還特意放寬宋寅和萬秋雯完成任務的時間。后來,他知道自己多慮了。
對女飛行員的質疑,普遍存在。宋寅走到哪里,都會被問:“作為女性,為什么要從事這份職業(yè)?”宋寅坦言:“在我看來,從事這份職業(yè)是沒有差別的,我們來就是為了證明,女性也可以同樣做這件事情。”“如果這個行業(yè)給更多女性機會的話,會有更多的女性都可以做得很好?!?/p>
2010年12月27日,作為副駕駛的宋寅第一次參與救助。當時,一名漁民在作業(yè)中大腿骨折,情況十分緊急。第一次參與實戰(zhàn)的她小心謹慎地監(jiān)控數據,時不時觀察周圍情況。每當她看到那雙充滿求生的渴望的眼睛時,緊繃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真切感受到了飛行員救死扶傷的責任和使命。宋寅在心中默默許諾:“我要好好干下去?!本瓦@樣,在隊員的協(xié)作配合下,他們僅用10分鐘就成功地把受傷漁民吊進機艙轉送醫(yī)院。(圖1、圖2)
還有一次,宋寅和隊友們接到一艘起火漁船的求救,10名船員已被困11個小時,情況萬分緊急。他們立即出發(fā)飛往出事海域,可直升機起飛不到10分鐘,塔臺又傳來最新信息:漁船定位有偏差,比原定位差了二三十海里。這樣一來,直升機的油料除去返程所需,留給救援的時間只有15分鐘,稍有閃失就可能油盡墜入大海。
短暫思索后,宋寅還是毅然駕機抵達事故現(xiàn)場,迅速拋下安全繩索進行救援,但那時天下起了小雨,再加上風浪大,漁船甲板一片濕滑,漁民根本無法抓住繩索,救援頓時陷入僵局:海上燃燒的漁船隨時可能爆炸,上空直升機又面臨結冰危險。能不能救?怎么救?幾番商量之下,機組決定讓救生員冒險下降救人。宋寅緊盯著儀表盤上的各種數據,屏息凝神操縱飛機懸停在漁船上空,將救生員放下去。
在緊張有序地救援時,突然絞車出現(xiàn)了卡阻,無法控制掛鉤的高度,隨風擺動的掛鉤如果纏到船上,飛機極有可能墜入大海。萬幸的是,絞車故障被迅速地排除。當從耳機聽到傷員已進倉時,宋寅懸著的心才放下,發(fā)現(xiàn)渾身衣服已濕透。海上救援的磨礪,錘煉了宋寅的膽識與頑強意志。
經過4年多的磨礪,宋寅的駕駛搜救技術更成熟。28歲的宋寅正式升任為搜救機長,開始率領一個機組的救援工作。
“生死攸關之際,來不及害怕?!焙I暇仍哪サZ,鑄就了宋寅超凡的膽識和鋼鐵般的意志。
2015年11月28日上午9點,宋寅放在床頭的手機響了,是救助值班室打來的:“東北140海里,一船只翻扣,需要搜人。昨天就翻了,天氣不好沒去?!彼我诘臇|海第一救助飛行隊的最大救援范圍是以高東機場為圓心,半徑130海里內,這次任務位置已明顯超出救援范圍,但宋寅決定試一試。
應急小分隊距離機場十幾分鐘車程,如果能快速將潛水員和設備轉運過去,宋寅想應該是有機會的。按往常,宋寅要根據距離、天氣和救援人數計算油量,因為飛機越輕性能越好,但這次:“想都不用想,兩個油箱全部加滿?!?p>
由于搜救位置明顯超出直升機有效飛行距離,在預留返程油量的前提下,飛機很難在現(xiàn)場長時間停留。幸好,航路上能見度高,海面風浪不大,宋寅決定將直升機落到救助船后甲板上,進行施救。
2016年12月27日,宋寅再次接到求助任務,一艘失火漁船有人員被困。接收到求助任務的宋寅和隊友規(guī)劃好行程后,立即出發(fā)。隨著螺旋槳轟鳴的聲音,機長宋寅,帶著團隊一行人,奔赴求助坐標地點。
正常情況下,直升機和漁船的距離大概是20米,可是當天風急浪高,為了保證直升機的安全,宋寅只能把高度調到了40米。而這個高度,對于需要被吊在繩索上的救生員來說異常危險,晃動十分厲害,救援難度很大。但宋寅沉著冷靜地和絞車手密切配合,穩(wěn)穩(wěn)地把救生員放到漁船上。在救上數名被困人員后,宋寅駕駛的直升機油量不足以再繼續(xù)停留,她迅速和后續(xù)機組人員交接,最終成功將整個漁船上的被困人員全部救出。
2020年2月,在新冠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受紅十字會委托,需要緊急運輸醫(yī)療物質到武漢,宋寅主動請纓,多次圓滿完成疫情期間的救助任務。她還不斷梳理細節(jié),總結經驗,帶領隊友共同編寫《疫情期間執(zhí)行救助建議措施》,為救助工作提供了來自一線的寶貴經驗。
2022年4月21日,宋寅獲悉上海長江口危險品錨地內,一名中國籍船員亟須送岸醫(yī)治。15時50分,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救助直升機起飛,83分鐘后,救助機組著陸,傷員被安全轉交給醫(yī)護人員。
“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宋寅是全國4個海上飛行救助隊共58名救助飛行員中僅有的兩名女性飛行員之一。2010年以來,宋寅“上天入?!本任=饫?,安全飛行達3 260小時,成功救助226名遇險人員,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長,她用颯爽英姿詮釋了時代先鋒的氣質。(圖3、圖4)
(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