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發(fā)生于足底的尋常疣。初起為較小發(fā)亮的丘疹,后逐漸增大,由于受壓迫而形成胼胝狀的斑塊,表面粗糙有棘刺樣的小黑點,此為乳頭層血管破裂微量血液外滲凝固所致。如不及時治療,病毒將繼續(xù)傳播造成新的感染,皮損呈多發(fā)趨勢,患者行走時產(chǎn)生硌痛的感覺,很不舒服。本病外傷和摩擦為其誘因,足部多汗與跖疣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中醫(yī)認為,此病因肝客淫氣引起氣血凝滯,郁于肌膚而成。治宜活血軟堅、解毒消疣。采用艾葉白礬液泡足的方法治療跖疣,療效較好。
具體方法是:取艾葉200克、白礬100克。將艾葉加入300毫升水中,煎至200毫升時,加白礬溶化即可。藥液溫度40℃左右時浸泡患足30分鐘,每日浸泡2次。再次浸泡時,可用原藥液加熱使用,每劑藥可用3天。一般連用半月左右可愈。
方中艾葉味苦、辛,性溫,具有活血止血、散寒止痛、除濕止癢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艾葉不僅能消毒、抗菌、抗病毒、抗過敏,還有抑制心血管疾病、促凝血和解熱的作用。白礬又名明礬,主要含硫酸鋁鉀,其味酸、澀,性寒,具有解毒、消炎、收斂、止汗和防腐作用。兩藥合用,共奏活血軟堅、解毒消疣之功效,既可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又可抑制足部汗液的產(chǎn)生,從而解除了跖疣的誘發(fā)因素,破壞了疣病毒的生長環(huán)境,最終達到治療跖疣目的。
(山東省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 ?郵編:2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