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韓非子·說難》中說到,彌子瑕曾受到衛(wèi)靈公的寵信。有一天彌子瑕母親得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近路連夜告知他,彌子瑕一時間心急如焚,情急之下想到乘衛(wèi)靈公的車馬回家。而衛(wèi)國法令規(guī)定,私自駕馭國君車子的,論罪要處以刖刑(砍足之刑)。但彌子瑕依舊假托君令讓車夫駕著衛(wèi)靈公的車馬回家。
衛(wèi)靈公聽說后大加贊賞:“真孝順?。榱四赣H的緣故,竟然連斷足之刑也無所畏懼了?!绷碛幸惶欤瑥涀予ε阈l(wèi)靈公到果園游玩。彌子瑕品嘗桃子后感覺非常甜,就把吃了一半的蜜桃遞給衛(wèi)靈公吃。衛(wèi)靈公面露笑容說:“彌子瑕多么愛我?。〔活欁约簢L過也要與我分享!”等到彌子瑕年邁色衰時,當他再有冒犯得罪之處,衛(wèi)靈公就不再像過去那樣遷就他,而是一反常態(tài)地說:“彌子瑕本來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駕馭我的車子,又曾經(jīng)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p>
這是一則令人感嘆的故事,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彌子瑕的言行“未變于初”,從前被認為有德行而后來獲罪,其原因是衛(wèi)靈公喜新厭舊的“愛憎之變”,但更值得思考的是彌子瑕缺乏居安思危的自知之明。每個人都有其最具價值的高光時刻,但并非可以消費一生的榮耀內存。當彌子瑕處于“多少人曾羨慕你年輕時的容顏”之時,就應想到“誰能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終有人老色衰失寵的那一天,不能清醒自知及早求變,就不免陷于被冷落拋棄的境地。
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微軟離破產(chǎn)永遠只有18個月?!边@警示人們危機時時處處蟄伏,往往不邀而至。危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迷惘、悲觀和無所作為,當一個人沉迷于漸變的安逸,陶醉于打折的成就中,必然走向下坡路,當危機降臨時就只能接受命運的擺布。
有一則寓言故事讀來耐人尋味:小雞問雞媽媽,“你今天可不可以陪我們出去玩,不要再下蛋了?”雞媽媽意味深長地說道:“一天一個蛋,刀斧靠邊站。如果我不能每天下蛋,就將會被殺掉。”動物如此,人也是一樣的。創(chuàng)造價值的奮斗一天也不能停頓,當你不能創(chuàng)造出價值的時候,就是要直面淘汰的那一天。正如范蠡助越王勾踐雪恥復國后即行逃離時,勸諫不肯隱退的宰相文種,“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倍K被賜死的文種哪里知道,失去了利用價值,危機和禍患就緊隨而至。
身處社會轉型和信息時代,“變”是一種常態(tài)。斯賓塞·約翰遜有句名言:“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庇袃r值的人生,貴在主動求變。“動靜屈伸,唯變所適”,面對外部環(huán)境變化,不能“亂花漸欲迷人眼”,而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識變、求變、應變,勇于革故鼎新、固本開新,在適應中占據(jù)先機,才能真正成為未來的“主宰者”。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都應讓自己有價值,這也是一個人最生動的社會標簽。人的自我價值融于時代價值而存在,也必須因時因勢而向新迭變。人生的價值存在感,也是從一種價值的式微到另一種價值的回歸,需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不斷實現(xiàn)和充盈為國為民所認同的價值,才能彰顯出生命和靈魂的意義。
(編輯??余從/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