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溥心畬 《鬼趣圖冊》的“淡美”試論

      2022-05-30 10:48:04盧嘉慧
      東方收藏 2022年8期
      關鍵詞:中國畫

      盧嘉慧

      摘要:自老子提出“恬淡為上”的觀點后,莊子對其進一步發(fā)揮,提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乃“萬物之本”,又是大美之源,又云:“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類觀點為日后“淡美”成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美學范疇奠基。“淡”并非“寡淡”,在與“道”結合時,愈能凸顯其“濃厚”。溥心畬在創(chuàng)作《鬼趣圖冊》時,構圖經(jīng)營、筆墨運用與詩意表現(xiàn)無一不虛、無一不淡,但畫面表現(xiàn)出來的卻并非寡淡與蕭索,反而展現(xiàn)了悠遠的意境和生命的華姿,創(chuàng)造了時間的永恒和空間的無限。以道家思想作為底蘊,溥心畬自我提煉,摒棄小我,回歸“真我”,在《鬼趣圖冊》“淡美”的面貌下藏著的是他的出世精神和靜遠之心,畫面淡雅而意味淳厚,可謂“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

      關鍵詞:溥心畬;中國畫;《鬼趣圖冊》;老莊美學;淡美

      溥心畬(1896—1963)被稱為“文人畫的最后一筆”,其畫法集南北宗之大成,一生繪畫數(shù)量可觀,并留下了豐富的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收錄于《寒玉堂論畫》。其晚年南遷我國臺灣地區(qū),多以鐘馗、《太平廣記》《聊齋志異》等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針砭時弊,諷刺社會亂象,表現(xiàn)出一定的入世精神,而1959年所畫《鬼趣圖冊》[1] 少見地流露出出世的精神,在其中,溥心畬以詩書畫構建起遠離世俗的淡美之境,他則化身為山中小鬼遨游其間,涵養(yǎng)性靈。

      一、《鬼趣圖冊》的構圖經(jīng)營與淡美

      受到“馬一角”、“夏半邊”等人的影響,溥心畬畫山水常采取邊景式的構圖,在其《鬼趣圖冊》中也是如此,三角形的山石自畫面的一角生出,所占比例往往小于畫幅的二分之一,小鬼作為每一幀的畫眼,也不像傳統(tǒng)人物畫一樣撐滿畫面,反而類似山水畫的點景人物,避免了“人大于山”的欠缺。山小鬼小,這使得畫面上存在著大量的留白,這留白是云、是水、是氣、是有情之白,在山頂則云氣溟濛、包裹群山,愈顯山勢巍峨,在山腳則化作汩汩溪流,環(huán)山流淌,清幽如許,如入無人之境。誠如高木森所言:“他的畫雖然自詡以筆墨勝,但是在整個布局上,最迷人的是他‘天不天水不水的空白,以及那懸宕虛靈的魅力?!盵2] 蕭疏簡遠、遠離塵囂,是元代倪瓚山水畫的典型特征,溥心畬畫面也呈現(xiàn)出類似的靜遠之意。但進一步地對比則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在表達方式上大相徑庭。首先,在山的造型上,倪瓚選取南方常見的秀潤江山——低矮平緩,山頂被刻畫為鈍角,少了幾分崢嶸,而多了幾分秀美。溥心畬畫山則取其險峻,山的造型多處理成銳角,以顯出北方大山特有的力量感。第二,留白的位置不同,倪瓚之畫如《漁莊秋霽圖》與《容膝齋圖》,留白多在畫面中段,化為溪流分割畫面,是其常用的“平遠”之法,留白化為水面卻無波瀾,山長水遠,冷清而寂靜。反觀溥心畬,將大量留白集中在畫面中上段,是自山下而仰山巔的“高遠”之法,見高山聳入云端,觀者頓生“高處不勝寒”之感。第三,動與靜之別,倪瓚曾有言:“天地間不見一英雄,不見一豪杰”,因此他畫中不畫一人,不染纖塵,他的畫是花不開、水不流的靜止世界,是沒有生命的寂寥宇宙。溥心畬卻在畫面中塑造了鮮活的生命,賦予小鬼以夸張的動態(tài),但小鬼的獨舞,不但不能引起世俗的熱鬧感,反而更顯深山之靜遠。正如皎然所言:“非如松風不動,林狖未鳴,乃謂意中之靜。非謂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謂意中之遠。”其中“靜”“遠”,不是物靜,是心靜;不是物遠,是心遠,所謂“心遠地自偏”??梢哉f,倪瓚與溥心畬,一個通過正面映襯,一個通過對比烘托,都將現(xiàn)實的世界推遠,成就了不染塵俗的畫境,搭建起各自理想中的“精神家園”。

      溥心畬的《鬼趣圖冊》另有一番妙意,就在于他將程式化的“三段式”構圖改為以對角線分割構圖,給人以“太極圖”式的觀感。在第四幀中,畫面左上部分的“無”與右下部分的“有”將畫面均勻分割,山陡峭而厚重為剛,題詩飄飄然為柔,有與無、剛與柔、虛與實遙相呼應,成為相互推動的兩極,使得畫面富有動感且靈氣充盈,于方寸間見乾坤,咫尺有千里之趣也!

      二、《鬼趣圖冊》的筆墨運用與淡美

      溥心畬經(jīng)營構圖營造出《鬼趣圖冊》“淡”的主旋律,而筆墨的運用則為淡美增添了趣味。論及用筆,溥心畬必曰“中鋒”,稱用筆如擊劍、如拉弓、如御車,一字之訣,盡在于“活”。關于設色,他則以南威、西子作比,主張“不假鉛華,素艷瑤姿,無煩丹碧”。[3] 正所謂“攻乎巧艷,格斯下矣”,他所推崇的向來是“淡遠”“沖淡”“瘦簡”“孤峭”“淡雅”“荒寒”“澹古”的品格[4] ,《鬼趣圖冊》正體現(xiàn)了他傾心于淡的審美觀。這正如徐復觀推崇的“淡妝”之美:“淡妝是存在于濃妝與質樸之間的狀態(tài)。不是不妝,而是淡淡的妝,顯出質樸之美,又不掩蓋生命的純潔之姿。”[5] 溥心畬的筆墨超越黑白兩色,化為陰陽易變的精神,他游心于淡、順物自然,發(fā)掘大美之源,讓生命綻放于懸崖峭壁之上。

      (一)用筆之淡

      溥心畬勾勒山體滾轉筆管而行,翻折筆毫,線條輕松灑脫,有跳躍之勢。其用筆簡淡,并不強調筆墨堆積出來的厚重感,通過簡單的勾皴擦染,畫面呈現(xiàn)出一派淡雅明快的風貌。在《鬼趣圖冊》第五幀中,樹木自巖石的側壁橫生,將畫面分割,細節(jié)處,樹枝的線條蒼勁短小,蟹爪鉤由粗到細挺拔銳利,根部以濃墨中鋒寫就,樹根盤曲糾結,連接著山石的縫隙延伸到畫面的底端,其強大的生命力顯然沒有受到紙張尺寸的拘束。

      畫面的主角——小鬼,溥心畬也是逸筆草草,將其塑造為剪影的形態(tài),設色未必很淺,仍能給人以簡淡之感,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小鬼形象之“瘦”。“瘦”是秀骨清像的首要要求,總是讓人聯(lián)想到道骨仙風與飄然出塵,而豐滿與肉感卻將人拉回現(xiàn)實的世界。但光是瘦,也無法達到虛靜、簡淡的境界,如宋朝龔開畫《中山出游圖》,小鬼從右至左越來越瘦,最后一鬼僅剩森森白骨,卻因為龔開具象的刻畫而有相當?shù)姆至浚麄兲мI子、挑擔子,儼然是社會生活中的勞苦大眾形象,是活脫脫的現(xiàn)實人物。溥心畬塑造小鬼卻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形態(tài)的輕盈與灑脫,即使形象簡單,溥心畬對于動態(tài)的處理卻恰到好處,小鬼舞蹈、站立、跳水,體態(tài)十分柔韌,這種柔韌不如絲帶般的柔軟,隨風飄動,而是具有一定骨力支撐,免去了其隨波逐流的悲劇,又不足以讓小鬼擔負得起抬轎子、挑擔子,堅實又柔軟,抱雄守雌,小鬼才得以“脫形骸”“御風輕”,其形象鮮明而卻不柔媚、筆致細膩而不瑣碎,溥心畬對骨力的把控適宜,多一分太實、少一分太媚。

      (二)設色之淡

      “五色令人目盲”,老子認為鏤金錯彩的美容易讓人心動神搖、不能自已,又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是混沌之前的“無”,是月已落、日未出的黑,玄色即墨色。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墨色就是不著色,不著色就是無,而有生于無,正如五彩之生于玄色,因此墨色又被視為“入眾妙之門”的“母色”[6] ,“達于物象之源”的手段。水墨交融體現(xiàn)的是陰陽易變的精神,濃淡干濕的變化呈現(xiàn)出陰陽相生的狀態(tài),以樸素的玄色“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溥心畬含毫濡墨,以墨色代替天下無窮之色,將雍容富貴的現(xiàn)實世界凝固成沒有時間的天外之境,這里云氣溟濛,峰巒隱見,他運用簡淡的筆墨契合了杜甫“元氣淋漓障猶濕”的意境,又讓小鬼們以剪影的形態(tài)翩然起舞,它們無拘無束、自由愜意,恍惚間能聽到它們的歌聲:“一覺華胥夢,悠悠無所營,平生行役苦,今日御風輕。”

      溥心畬在《鬼趣圖冊》第三幀中以濃淡對比展現(xiàn)了“新鬼”“故鬼”之別:“新鬼濃且腴,故鬼澹且枯?!毙鹿碓O色濃且體態(tài)豐腴,故鬼卻設色極淡,只剩下幢幢鬼影。在某種意義上講,人的死亡有兩次,一次是自然生命的消亡,一次是被所愛之人遺忘。鬼由于無人記掛而逐漸“澹且枯”,影“幢幢”,即使是畫中的世界也即將沒有他的容身之處,“幢幢何所營”“松陰立斯須”……鬼影幢幢是在做什么呢?不過是在松陰下站一會罷了。以濃墨之鬼襯托淡墨之鬼,平添了幾分惆悵,然而,或新或舊,或長壽,或薄命,與壽命千年的松樹相比,人類都何其渺小,生老病死幾十載,均不過須臾,但莊子的“齊物”觀提醒著世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不要為逝去哀傷,宇宙間一切事物,如生死壽夭,是非得失,物我有無,都應當同等看待。小鬼走出了時間,投入生生不息的“常道”,從而走向永恒,畫面呈現(xiàn)出“哀而不傷”的意味。正如蔣勛曾如此的評價:“溥心畬最好的作品并不特別使人注意到他技巧的經(jīng)營,相反的卻是一片淡雅的墨色渲染出了一個安靜不染塵俗的文人世界?!盵7] 溥心畬以淺淡的水墨開創(chuàng)了特別的生命境界,他將自己雍容的前半生拋卻,此刻,靈氣于筆端流淌,靈魂在畫中安歇。

      三、《鬼趣圖冊》的題跋表現(xiàn)與淡美

      溥心畬曾教育門人:“讀詩詞,這是畫外之功。讀書少,胸無丘壑;不懂詩,畫境庸俗;不練字,畫面有墨無筆。習詩練字,不僅有助于題畫,也可以提高繪畫之品位,否則與畫匠何異!一幅畫如沒有題字,便好像看無聲電影一般,索然無味。”[8] 《鬼趣圖冊》一共八幀,溥心畬在每一幀上都題了一首五言詩,這不僅在形式上起了協(xié)調作用,同時充當了無聲畫境的旁白,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詩情與畫意結合,使得作品本身的意蘊越發(fā)深厚。

      (一)書法之淡

      溥心畬自評:“詩文第一,書法第二,畫第三”,其詩書畫三絕在《鬼趣圖冊》中可見一斑。他學習書法“行書臨蘭亭圣教最久,又喜米南宮書,臨寫二十年,知米書出王大令褚河南,遂不專寫米帖。”[9] 后通過學習錢泳書論得知,米字雖風檣陣馬、技巧高超,但也帶有嚴重的習氣,不可輕學,后經(jīng)意改正,最終得米字秀逸之長,而避免了狂野之病。加之在西山的十年隱居,使得溥心畬的行書在“二王”、米芾之外,更顯出不衫不履的超脫之態(tài),瀟灑流落、翰逸神飛。

      《鬼趣圖冊》創(chuàng)作于己亥冬月,此時溥心畬的行書愈加純熟,用筆勁健而風姿飄逸,結體優(yōu)雅大方,加之晚年好寫草書,因而揮毫間輕重疾徐,變化自如,行間連筆不多而自然錯落,一派神行。如在第二幀中,溥心畬自然書寫,行筆顧盼照應、渾然一體,絕無扶墻摸壁的死點畫,整首詩墨色由濃變淡,“趨飄當執(zhí)手”,區(qū)區(qū)五字寫出了變化多端:結體欹側相依,陰陽相生;章法上,疏密交織,大小錯落,S形的擺動使得行間逸氣充盈,彰顯了自由散漫的精神意趣與筆墨情懷?!摆咃h當執(zhí)手”,如裊裊一縷煙,悄然散去,重回平淡,讓人意猶未盡。在第六幀的題跋中又呈現(xiàn)出不同的趣味,大部分字抬高了右肩,單字呈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傾斜,相較于第二幀的題詩,這首詩在整體上柔勝于剛,書寫速度更快,再現(xiàn)了溥心畬書寫時輕松隨意的狀態(tài),可以見其文思之敏捷,作詩題畫一氣呵成。溥心畬無心插柳,聊寫胸中意氣,卻恰好營造出仿佛東風吹拂柳梢的淡美意象,可以說是“書中有畫”了。無怪乎王壯為對溥心畬的書法大為推崇,將溥心畬的行草境界比作散發(fā)仙人,稱其有凌虛御風之意[10] 。

      (二)詩意之淡

      “就撇開書畫不論,他的詩也是可以成家的”[11],李猷對溥心畬的詩贊譽有加。作五言詩,溥心畬以法漢魏為主張,旁及陶謝六朝,又對王孟韋柳情有獨鐘,因此提出“五古近于古文,以澹古樸質為宗”的理念,并認為“五言詩要求其沖淡”,《鬼趣圖冊》正展現(xiàn)出他沖淡的審美觀念。

      溥詩之沖淡,在于詩中清淡幽遠的畫面。“高崗峙千仞,下視白云稀”,群山綿延高聳入云,尖銳的山頂,猶如把把匕首銀輝閃耀,稀疏的白云將山攔腰截斷,云下是紛擾的人間,云頂是無塵的虛境。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登高遠眺,眾山皆小,白云稀疏,意象上的落差帶來了空間的轉換。隨著視點的移動,近與遠被拉開,實與虛相分隔,有限的語言將畫面開創(chuàng)出無限的空間,呈現(xiàn)出空間的延展性和時間的延續(xù)性。

      溥詩之淡,又在詩中空靈悠遠的音韻?!耙挥X華胥夢,悠悠無所營”“所貴忘形駭,其樂洋洋焉”“幢幢何所營?松陰立斯須。”寫物抒情,兩字相疊,能使興會與神情一起涌現(xiàn),狀物疊詞“悠悠”與“幢幢”,摹情疊詞“洋洋”,描繪出小鬼悠閑自適的狀態(tài)。同時,疊詞的運用減緩了動作的節(jié)奏,詩歌悠長而舒緩,如荒原上傳出縹緲歌聲,一唱三嘆,增強了詩的情感表現(xiàn)力。

      “山鬼夢為帶,何須復振衣?”以反問句結尾,如當頭棒喝,使人幡然醒悟:既不染纖塵,又何須振衣?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偈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惫砑葻o肉體,也無牽掛,它活在夢中,活在溥心畬創(chuàng)造的“凈土”。然而“有土何為凈?”[12]溥心畬深知當時偌大的現(xiàn)實世界已不存在“凈土”,于是他轉而躍入畫中的世界,發(fā)掘宇宙的奧秘和生命的底蘊,從而安頓自己的靈魂,為自己的心靈筑巢,這無土之處方為凈土。隨著問句的終結,思維與意境一同推遠,豁然開朗的覺悟與綿長的回味使得詩意淡而有味。

      溥詩之淡,還在于詩中蕭索慘淡的意蘊。“陶然似作歡,踴躍落山葉。舞盡無余聲,秋云澹相迭?!蔽枇T聲停,再無余音,正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歌舞有盡頭,筵席也終會散去,從熱鬧到孤寂,才是“常道”。即使畫面能夠定格永恒,也無法違背自然,凡是物,自存在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消亡,世上沒有永恒,無常才最平常,當人接受了消亡,永恒便再次存在,“秋云澹相迭”表現(xiàn)的正是這種亙古不變的“常道”。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溥心畬的一生,出身皇室,早年置身于富裕之境,中期則行蹤飄忽、居無定所,晚年居于陋室,此時他“達則兼濟天下”的愿望已然落空,反而多出一份淡然。他轉而寄情于書畫,在《鬼趣圖冊》中將主體意識化為小鬼形象,放形骸于天地之間、寄精神于八荒之表,意境悠遠而不孤寂,情趣高雅而不做作,其詩靜中有動、沖淡玄妙,暗含著出世之心,只是他的詩與情總是伴隨著淡淡的哀愁。如他在第七幀中所寫,“何來倚山木,依然似苦吟。清波明月里,秋色滿江潯?!鼻宀ㄕ沼趁髟拢锷珵M江潯,本有千言萬語,可話到嘴邊,也只剩下一聲聲嘆息。小鬼獨自依靠山木,既不見來時的道路,也不知要去往何處,其中所流露出來的哀愁、孤怨、迷茫、悵惘,豈不正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溥心畬的寫照嗎?

      四、《鬼趣圖冊》淡美的內在意蘊

      “淡”作為文藝批評的一種藝術風格興起于宋代,而生活之“淡”、人格之“淡”則始于老莊,自莊子將“淡”視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認識方式以來,以“淡”自我標榜的“假名士”便數(shù)不勝數(shù)。但歸本溯源,莊學所謂的“淡”,從不是無原則的消極避世,而是不為塵濁所污染、不為欲望所束縛的精神純白之姿,是儒家精神為底色的“堅”與道家自由精神之“柔”的統(tǒng)一,這種以堅強的人格支撐起高潔虛靜的心靈,構筑了“淡”的核心。偽滿洲國成立后,溥心畬寫下《臣篇》以明志向,拒不出任偽職,不為日軍作畫,堅決與日偽政權劃清界限,這位自稱“腐儒”的“舊王孫”,在民族大義面前表現(xiàn)得十分清醒,盡顯儒生本色,由此可見,他的淡泊是以對原則的堅守為根基。溥心畬晚年遷居臺灣,寄情書畫,終日與松喬為伍,做起了“羲皇上人”,在《鬼趣圖冊》中,他以虛靜之心冥入山川萬物,心與物融合,暫時突破人世間的種種束縛,回歸生命的本真,“精神四達并流,無所不及,上跡于天,下蟠于地”,遨游畫中“靈的空間”,以冥冥之心契合冥冥之道,溥心畬將自然生命與精神生命統(tǒng)一,將物我兩望、物我對立的客觀活動升華為物我兩忘的藝術境界,流露出“獨與天地精神之往來”的平淡天真。然而,“似淡也,味之而愈長,似淺也,求之而愈遠,功夫至此,則已顛毛種種矣?!盵13]

      可以說,《鬼趣圖冊》之淡美是由詩、書、畫共同構建,畫中僅方寸天地,卻合“北宗”之雄奇與“南宗”之幽淡,小鬼遺世獨立,正如溥心畬之逸士風度,五言題詩以行書書寫,書中有畫,如舞鶴游天,題畫詩音韻輕緩,訴畫外之音,締造了“飲之太和,與鶴獨飛”的沖淡之境。在這里,溥心畬創(chuàng)造出亙古不變的永恒藝術世界,又將溫熱鮮活的生命置于其中 ,某種意義上,溥心畬在審美創(chuàng)構的過程中,化身為山中小鬼,在“道”的世界遨游,慰藉他不同凡響的人生和不為世系的靈魂,淺者屢深,韻味無窮。

      參考文獻:

      [1]溥儒. 溥心畬書畫文物圖錄[M]. 臺北故宮博物院, 1993.

      [2]高木森.舊曲新唱——論溥心畬繪畫的韻律[J].故宮文物月刊,1993(4):110-119.

      [3][9][12]溥儒.溥儒集(下卷)[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

      [4]吳問樓.萋萋芳草憶王孫[J].雄獅美術,1993(272):36-56.

      [5]徐復觀.交往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6]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19.

      [7]蔣勛.文人畫的南渡[M].中國臺北:臺北市立美術書館,1992.

      [8]劉國松.溥心畬書畫稿·溥心畬先生的畫與其教學思想[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藝術系叢書,1976.

      [9]轉引自王瓊馨. 溥心畬詩書畫研究[M]. 北京:文津出版社,2013.

      [10][11][13]李安源,劉秋蘭編.芥舟學畫編 [M]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中國畫
      多彩鏈接(中國畫)
      海燕(2022年10期)2022-10-24 11:58:16
      豐谷秋歌(中國畫45cm×33cm 2022年)
      關東學刊(2022年1期)2022-08-01 08:14:54
      中國畫
      華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中國畫的終結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6
      紫氣東來
      娘子關(2020年3期)2020-06-11 10:11:34
      中國畫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藝術品鑒(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遠方》中國畫
      吐魯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康莊大道(中國畫)
      綠洲(2017年5期)2017-10-10 02:28:11
      《早春過秦嶺》中國畫
      《歲有長又長》(中國畫)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
      南漳县| 图木舒克市| 黄平县| 泰顺县| 萝北县| 太保市| 怀柔区| 手机| 景东| 深水埗区| 航空| 西贡区| 蕲春县| 铁岭县| 定远县| 贵阳市| 普安县| 西乡县| 建德市| 东乌珠穆沁旗| 土默特右旗| 双辽市| 昌平区| 宁陵县| 沂南县| 龙口市| 珲春市| 娱乐| 哈密市| 贵德县| 宝丰县| 常宁市| 汝阳县| 南陵县| 河间市| 象州县| 光泽县| 阳新县| 商丘市| 古丈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