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張遠,男,湖南長沙人,創(chuàng)輝達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道路橋梁工程設計工作。
[ 摘要 ]
近年來,我國路橋工程取得迅速發(fā)展,將人性化設計理念應用于道路橋梁工程中,不僅能夠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還能夠貫徹落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原則,推動城市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诖耍恼孪葘θ诵曰O計理念在路橋工程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概述,然后對路橋設計中人性化理念的具體應用體現進行詳細探究。
[ 關鍵詞 ]
路橋設計;人性化理念;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9.061
新時期,我國道路橋梁事業(yè)取得迅猛發(fā)展,將人性化理念應用于路橋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保障路橋工程的美觀性,還能夠發(fā)揮出道橋功能,保障人們出行安全。將道路橋梁設計與人性化理念相結合,是城市道橋工程未來發(fā)展的重要選擇。
1 路橋設計中人性化理念應用概述
1.1 路橋設計定義
路橋設計即在建設路橋前,結合路橋建設規(guī)范及現場實際進行設計。在路橋實際進行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重點考慮路橋、車輛與駕駛人三要素,且這三要素具有互相約束的關系,在路橋設計時,要想保障設計質量,就要引入人性化理念,對三者間的關系進行適當調節(jié)。
1.2 人性化理念定義
人性化設計理念即在路橋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在設計過程中,以人為主體,站在人的角度進行考慮,提升出行安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與出行便利性。因此,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應用,能夠為人們提供充足的滿足感,與傳統(tǒng)設計理念相比,人性化設計接受性更高,是滿足時代發(fā)展趨勢的設計理念。
1.3 人性化設計理念的必然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居民對出行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設計者在路橋設計中也認識到人性化理念的重要性。人性化理念實際上是基于傳統(tǒng)路橋設計理念衍生來的新型設計手段,保留原路橋基礎功能的同時,融入人性化元素,在滿足社會大眾對出行需求的基礎上,給予越來越多心理層面的關懷。最關鍵的是人性化設計理念的融入,由精神層面升華到公眾思想理念。因此,在路橋未來發(fā)展中,人性化理念的融入必成為主導思想,且能夠得到廣泛應用以促進城市建設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1.4 需堅持的原則
路橋人性化設計還要堅持以下幾點原則。第一,堅持以人為中心,新形勢下,城市交通建設主要為方便人們出行提供便利而服務,在道路人性化設計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使路橋工程更安全與舒適,為城市交通提供重要載體,還能夠使人們在出行中獲得享受。第二,協(xié)調性原則。城市交通設計中,不僅包含居民區(qū)道路的設計,在實際進行操作過程中,還包含二者間的關系,在實際進行設計時,合理把控行車道、人行道等的比例,保障交通的協(xié)調性與美觀性。第三,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人性化理念的應用,要與城市發(fā)展實際相結合,促進二者步伐一致,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出行安全的要求,還能夠有效協(xié)調人與自然環(huán)境間的關系,促進其可持續(xù)發(fā)展。
2 路橋設計中人性化理念的具體應用體現
2.1 容錯與安全理念
第一,容錯與安全定義。對于容錯與安全設計理念而言,是路橋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的關鍵內容。路橋工程運營過程中,部分路段交通量大、出現擁堵的時候,公路如果不能向駕駛人員及時提供較為明顯的提示,就會對駕駛人判斷交通情況造成極大影響,并影響到車輛安全,還會造成路橋使用率的下降。路橋安全性是人性化設計中的關鍵內容,在公路設計時,需對設計安全性嚴格進行審查,為保障駕駛人的行車安全,就需為駕駛人提供安全保障,同時對項目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審查,包含項目的設計圖、初步設計與可行性。
第二,安全理念。路橋工程安全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的不同方面展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通過對當前工程發(fā)展實際情況的深入分析可知,對公路工程進行設計時,要體現出以人為本原則,選擇清晰的交通標志。此外,在安全設計時,為了更好地保障路橋安全,還要與我國基本國情相結合,滿足駕駛人員對項目建設的實際需求。例如,對于某段危險路段而言,在其前方需設置距離危險路段的提示標志(如圖1所示)。
-第三,容錯設計理念。在路橋人性化理念應用過程中,容錯設計是一項主要內容。通過路橋工程容錯設計,能夠為駕駛人員提供足夠的判斷時間與空間,且在容錯設計中,設計人員應站在駕駛人角度思考,并堅持容錯原則,保障駕駛人能快速、及時地做出決策,將重要道路交通信息利用交通標志標線設計反復強調,使駕駛人員能夠看到重復交通信息。因此,利用以上設計方式,有利于提升路橋交通標志標線設計的人性化水平,為駕駛人員提供優(yōu)質服務。
2.2 協(xié)調性與動態(tài)性設計理念
第一,路橋協(xié)調性與動態(tài)性設計理念。在路橋人性化設計工作中,重視工程的協(xié)調性與動態(tài)性設計。路橋工程的協(xié)調與動態(tài)設計,對人性化設計理念具有重要意義。從整體層面分析,路橋使用是一個動態(tài)化過程,與傳統(tǒng)設計指標相比,路橋動態(tài)設計指標存在較多不同。人處于靜態(tài)下的生理及心理活動間存在較多區(qū)別,因此,在路橋實際進行設計時,人性化指標是非常關鍵的。此外,協(xié)調性設計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協(xié)調性設計包含環(huán)境與線路間的協(xié)調、不同公路元素間的協(xié)調設計、路橋與周邊人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設計等。第二,協(xié)調性設計理念的應用。路橋工程中,協(xié)調性設計即結合現場與周邊環(huán)境展現的工作。在協(xié)調性設計工作中,對各方面因素綜合進行考慮,包含駕駛人因素、車輛因素及其車輛情況等。此外,在設計工作中,還要將自然環(huán)境與人工環(huán)境相結合,實現路橋施工環(huán)境與周邊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第三,動態(tài)性設計理念的應用。在路橋動態(tài)性設計過程中,設計質量對固定參數產生重要影響,無法滿足路橋設計的動態(tài)化需求,因此,在實際進行設計時,需要降低對固定參數的應用與依賴性。為了更好地展現路橋設計的人性化理念,提升設計質量水平,就要在實際進行設計時,結合不同路段的實際,選擇適合的設計方法。
2.3 交通設施的人性化
第一,交通標線。交通標線在城市交通設計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元素,包含文字、標線等,對道路交通安全產生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單獨或組合使用交通標線,為出行車輛與人員提供正確指標,并選擇標線與涂料,除了重視耐磨性與耐久性外,還要具備反光效果,避免由于涂料選擇不當而引發(fā)的安全事故。第二,臨時停車場。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隨意停放在道路兩旁或人行道上這一現狀,不僅對城市道路交通正常使用造成影響,還會造成道路的混亂。為了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就要在道路交通設計初期,對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問題進行全面考慮,通過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為臨時停車場建設更多可以利用的空間,在緩解道路交通壓力的基礎上,保障城市道路工程的通暢性與美觀性。第三,綠化帶。一般而言,在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能夠起到很好的美化作用,同時能避免行人隨意通行,保障交通順暢性;在實際進行設計過程中,還要重視道路綠化帶寬度,配備喬木、灌木等植被,發(fā)揮出綠化帶的作用。對于人行道外側綠化帶而言,還可將其設置為退縮型綠化帶,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路面利用率,還能夠增加綠化面積。第四,休閑廣場。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fā)展,城市閑置土地被高樓大廈覆蓋,綠化面積不斷減少。而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對綠色環(huán)境與休閑空間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城市交通人性化設計,就要考慮到人們的休閑需求,在設計過程中,增加休閑休息場所。在實際過程中,在較開闊位置打造城市公園與休閑廣場等,使公園與廣場美景被更多的人欣賞與發(fā)現,在發(fā)揮出景觀資源效果的基礎上,使人們能夠更好地休憩。
2.4 無障礙設計的應用
在社會群體中,殘障人員作為需照顧與關懷的重要群體,在日常生活與出行中,面臨各種各樣的不便。因此,在實際進行設計時,還要針對殘障群體建設盲道、坡道及專用公廁等基礎設施,在路橋設計中融入人性化理念是必然趨勢。盲人群體受到政府與社會群體的關注與照顧,而盲人出行問題則是路橋設計中需引起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在路橋建設過程中,需鋪設專供殘障人員使用的盲道,結合形狀特殊的盲道磚,提升盲人腳感,使其能辨別方向與路徑,以達到安全出行的目的,以此為盲人安全出行提供便利。另外,在實際進行設計過程中,緣石坡道的鋪設也非常重要,將其安置在人行道口或人行橫道兩側,能夠避免對輪椅出行者造成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反映出人性化設計理念對殘障人士的關懷。在道路工程進行設計時,不僅重視基礎設施無障礙設計,還要為殘障群體打造無障礙出行環(huán)境。當前,多數城市在道路設計過程中,已經將人性化設計理念融入其中,但仍有樹木、電力箱柜等占用盲道的情況出現,且人行橫道與緣石坡道存在交叉錯位的問題,不少盲道磚的設計與質量也無法達到規(guī)范要求。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時融入人性化設計理念,同時面向全體公眾,從多角度考慮交通出行的實際需求,落實無障礙設計,真正在道路設計中與無障礙設計形成無縫銜接。此外,還要做好語言障礙設計,將一些醒目顏色添加在標志線上,使標識牌位置更明顯,使人能夠一目了然。將標識牌文字設置成凹凸形態(tài),同時增加盲文,便于視覺障礙者能夠很好地獲取信息。但由于設計人員不同,記憶力與視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老年人、幼兒無法快速識別標識牌內容,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原文字符號進行加工再處理,保障部分弱勢群體能夠準確識別,盡可能使用簡明的圖形與符號,確保標識牌的內容容易理解。
2.5 景觀設計的應用
城市道橋出行與服務質量不僅能夠反映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百姓生活品質,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城市精神面貌。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汽車持有量不斷增加,加重了城市交通堵塞,同時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對于交通擁堵且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區(qū)域,如交叉口、立交橋等位置需做好防風、防塵處理,同時結合植物光合作用,改善周邊環(huán)境,提升城市含氧量,為周邊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此外,設計人員還可將綠植作為景觀雕塑的素材,發(fā)揮出綠色植物設計的美觀性與實用性。經科學研究,綠植本身顏色與功能能夠幫助人們放松心情、緩解緊張,為交通駕駛員出行提供保障,有效提升城市道路使用率。
2.6 慢行交通系統(tǒng)的應用
應在慢行交通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貫徹落實人性化設計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將步行、自行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城市交通的重要載體,引導“步行+公交”方式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降低私家車出行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倡導公共交通出行,緩解社會公眾生活節(jié)奏、營造安全、舒適的城市環(huán)境。在社會快節(jié)奏的發(fā)展下,社會公眾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利用慢行交通系統(tǒng)功能,能夠有效提升公眾的出行質量。慢行交通系統(tǒng)這一理念提高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其生態(tài)效益,不僅增加了當地經濟發(fā)展,還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2.7 人行道設計的應用
人行道進行設計時,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應用,需與社會公眾經馬路時長及其道路寬度間的關系進行全面考慮。當前,部分城市存在方案設計不當、人行道質量不達標等問題,而設計者在設計時,也只關注各類裝飾品的美感,未考慮磚道鋪設到人行道的安全性與實用性。社會公眾在日常出行時,過多地關注路面舒適性,在設計時將重心放置在路面平整度上,且遇到雨雪天氣還要考慮防滑性,要盡可能地解決濺水與結冰問題。
2.8 天橋設計的應用
人行天橋作為商業(yè)化發(fā)展衍生而來的產物,不僅能夠為車輛出行提供安全保障,還能夠緩解車輛與行人間的擁堵問題,有效提升了公眾出行安全。最關鍵的是人行天橋能夠避免遠距離繞行,為人們日常出行提供便利。在進行人行天橋的設計時,要重視天橋的定位與選址,盡可能地將其設置在繁華且人流量大的公交車站與車輛密集的十字路口等路段,提升其有效利用率。除此以外,在建設人行天橋時,還要重視頂棚設計,將透明玻璃作為頂棚建造原材料,既起到遮風擋雨的效果,又實現照明能耗的節(jié)約。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路橋設計中,將人性化理念應用其中具有關鍵性意義,能夠促進社會公眾與城市交通的結合。特別是道路建設中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能夠為人們出行提供便利,還能夠實現道路交通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在路橋設計中,將人性化設計理念應用其中,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趨勢,為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內動力。
參考文獻
[1]崔曉天. 復合型城市空間與交通一體化規(guī)劃設計[J]. 交通與運輸. 2019,32(S1):16-19.
[2]翁遠志.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44(1):236,238.
[3]李云峰. 淺析城市道路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J]. 建材與裝飾,2018(42):124-125.
[4]汪澤,戰(zhàn)堯文. 基于人性化設計理念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應用[J]. 中國房地產業(yè),2018(3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