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杰 趙楠妮 賀介飛
8月1日上午,陽新縣富池鎮(zhèn)豐山村,退伍軍人吳世華家門楣上“光榮之家”的牌子熠熠生輝。
見有客人到訪,吳世華笑著向大家打招呼。眼前的老人滿頭銀發(fā),精神矍鑠。因為經常幫助村民,積極參與村里各項公益事業(yè),吳世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吳老”。
2002年10月,年僅23歲的兒子吳業(yè)良查出患有青光眼,為治好兒子的眼疾,吳世華花光積蓄,還向親朋好友借了10多萬元外債。然而,兒子還是徹底失明,成為二級視力殘疾人。
那段時間,吳業(yè)良變得敏感暴躁,巨大的經濟壓力讓一家人喘不過氣來。吳世華四處務工,擔起了養(yǎng)家重任。
豐山村了解到吳世華的實際困難,便將他家納入精準扶貧貧困戶。
“天塌不下來的。不要總是想著靠別人、靠大家,我們還是要靠自己,你要相信自己就是那個有本事的人!”吳世華經常陪兒子聊天,幫兒子樹立信心。
在吳世華的開導下,吳業(yè)良終于克服心理障礙,在武漢一家盲人按摩店當技師,自力更生。
駐村工作隊想幫助吳世華申請?zhí)乩h員補助,也被他婉言謝絕。吳世華一家靠著勤勞的雙手終于成功摘下“貧困帽”。
吳世華與老伴撫育孫子孫女之余,在家種糧發(fā)展家庭養(yǎng)殖,平日里還積極參與黨內組織生活和村里各項活動,疫情防控、防汛抗旱、人居環(huán)境整治、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中經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今年建黨節(jié),吳世華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年輕時當過兵,上前線打過仗,退伍后仍保持軍人吃苦耐勞的精神,為村里的發(fā)展作貢獻,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豐山村黨支部書記余國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