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自2008年8月在廣州舉辦第一回展覽,至2014年11月,廣州再辦第三回展覽,2015年春、夏,分別在西安“原·影像館”,浙江寧波美術館舉行了巡回展覽。
七年間,陸續(xù)有朋友問,當年乃至今時,以“中國風景”命題辦展、出版影集,是否與當下大江南北以“風景”“景觀”的各類攝影盛事主題相融合?
“中國風景”影展的由來,可追溯到2007年,我在廣州一家畫廊主持了6位攝影師的攝影作品展覽。在此基礎上,2008年夏,得到廣州扉藝廊支持,舉辦群展。面對一望無際的秦川大地、夜幕下的鄱陽湖、廣州夜間動物園的最后時光、白馬游走的海岸線等諸多即將展覽的照片,我以“中國風景”為主線連接貫通,影展命名持續(xù)至今?!爸袊L景”第三回攝影廣州展,我如是撰文:
中國之博大,風景之廣袤,題材之豐富,在第三回展覽可見真容。這些“風景”存在于攝影中,我之所見:或以質(zhì)樸的手法真實記錄大山大水;或以物件放置客體空間,營造出一幕幕“人文風景”;或以現(xiàn)時城市化進程中出現(xiàn)的“人造風景”,切取片段;或以“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以取其勢,近看以取其質(zhì)。真山水之云氣,春融洽、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郭熙《林泉高致》)之觀看,以游離之技法,呈現(xiàn)出夢幻之境界。
2015年4月,春暖花開,“風景”巡展移師西安。唐朝古都長安最高地址—樂游原,李白有詩云:“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李商隱之“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也寫于此。于今,落成一座1500平方米的藝術空間,開闊的展廳得以把攝影師的作品從規(guī)模、數(shù)量充分展示,展出作品200多幅,為大型群展。影展開幕后,參展攝影師與各界朋友舉行研討,就風景與景觀,風景與風光之異同分野,風景的現(xiàn)實呈現(xiàn)與個人情懷,把不是風景拍成風景,把風景拍成不一般的風景等話題各抒己見。研討的最后一個話題,也是我這些年來一直思考并希望去實現(xiàn)的—如何以一個主題去呈現(xiàn)“中國風景”?中國博大,無處不風景,而主題風景,需要有一個指向和脈絡。三峽、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城市這類題材都是極好的中國風景主題。如果有力量,是日后去實現(xiàn)的目標。去年“原·影像館”創(chuàng)辦者武強先生舉辦了一場華山影像實驗,邀請20多位攝影師到華山進行拍攝。這次寧波美術館巡展,我們嘗試在大框架內(nèi),做一單元的華山主題展:《格林威治時間》—以景致不變,應時間之變,呈現(xiàn)出來華山一隅,是山非山之歸元為一;《造花山》—以華山諸峰本體,以心造像,再現(xiàn)視覺記憶;《敬亓上》—寥寥的幾幅照片,呈現(xiàn)霧出青藤,云中松風,大華靜寂,海上仙山之水墨意境,暗合莊子“無畫皆成妙境處”;《大夢華山》—攝影師自述:“鋼鐵般堅硬的華山,它有視覺上溫柔的一面嗎?彌漫的大霧,仿佛使華山融化了,呈現(xiàn)著華山希望我感知的東西:這是雄性華山嫵媚的一面。山依然是山,樹依然是樹,夢還是夢,這是詩意的,水墨的,東方的華山”?!毒簇辽稀放c《大夢華山》可以視為兩位攝影師的殊途同歸?!拔髟缻槑V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是李白對華山、黃河,壯麗風景的寫照。因此,寧波巡展再邀4位攝影師參展,就有一組黃河作品。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莫過乾坤灣。白冬泉老師的《黃河大乾坤》拍攝的是黃河蛇曲國家地質(zhì)公園乾坤灣一帶的山川河谷,他在關注紅色延安的變遷和黃土地上民生百態(tài)為主題的拍攝專案后,近年來,他回歸自己故鄉(xiāng)黃河岸邊,以陜晉大峽谷為起點,向黃河的東、西游走,在他這次黃河專題首次展出的作品里,既有雪后河谷天地蒼茫之致廣大,也有晨霧飛鳥掠過,日暮飲馬關河的盡精微。劉星老師的《仿宋山水》,是風景照片的二次再創(chuàng)作—照片與水墨畫意的影像實驗。中國山水繪畫,起南唐荊浩,經(jīng)北宋范寬、李成、郭熙,至南宋李唐,為巔峰,其中荊浩、李成、郭熙皆有學說傳世,《仿宋山水》之意境,或可以領略: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春景則霧鎖煙籠,林木隱隱;倚水瀑布,近水樓亭。坐窮泉石,有可觀、可游、可居之感。蘇國同老師的《雪西湖》,與德國攝影師喬納斯(Jonas)的《喀拉庫勒湖》并列展出,從帕米爾高原的大雁出沒在無人的冰湖,到杭州西湖的殘荷雪景,蘇巴什村寧靜屋堡到斷橋殘雪,慕士塔格峰的雄壯到孤峰雪梅,天際高原的冰湖與人間天堂的西湖,形成時空的穿越。寧波巡展,以“向東是大?!睘橹黝},特別邀請張曉的北起遼寧鴨綠江,南達廣州“小蠻腰”的《海岸線》展出,《海岸線》的標志照片之一—《炎炎夏日》,南中國大梅沙海岸,天上飄人,海中游樂。攝影猶如生活,在優(yōu)雅的時光度過。
選自《詩仙李白—夢回長安》,許培武 攝
選自《詩仙李白—夢回長安》,許培武 攝
選自《波瀾恣意》,董文勝 攝
選自《波瀾恣意》,董文勝 攝
選自《溪山踏雪圖》,劉錚 攝
選自《溪山踏雪圖》,劉錚 攝
選自《喀拉庫勒湖》,喬宇軒(德國)攝
選自《喀拉庫勒湖》,喬宇軒(德國)攝
選自《隔水聽禪》,黃新 攝
選自《遺筑故事》,嚴晨 攝
選自《遺筑故事》,嚴晨 攝
選自《珠江》,于濤 攝
選自《珠江》,于濤 攝
選自《長江風光》,楊鐵軍 攝
選自《華山》,顏長江 攝
選自《山林水榭》,許培武 攝
選自《北流活活》,張克純 攝
選自《端木書臺》,董文勝 攝
選自《梅里雪山》,胡群山 攝
“中國風景”持續(xù)三年辦一展,得益于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至此,我謹代表歷次參展攝影師對長期以來支持展覽和影集出版的廣州扉藝廊藝術總監(jiān)葉敏女士,北京See+畫廊藝術總監(jiān)畫兒女士,中國在威尼斯創(chuàng)建的永久藝術展館、EMG集團董事長李家豪先生,西安“原·影像館”創(chuàng)辦者武強先生,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函授學院寧波分院劉星院長,嶺南美術出版社李健軍社長、劉音編輯予以致謝,期望未來“中國風景”持續(xù)為攝影師展示更開闊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