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萱
烏黑的短發(fā),寬闊的額頭,濃密的眉毛,溫和的眼神,白皙的臉龐,慈祥的笑容,這就是我們吳老師的樣子。
吳老師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們的班主任,他還是一位作家呢。說起他,許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不已。
以前,我們班紀律松散,許多同學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不講究衛(wèi)生,不愛學習,也不愛閱讀。自從四年級吳老師開始教我們,一切就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同學們知道自覺維護班級榮譽了;以前不完成作業(yè)的同學也變勤快了,不再“拖欠”作業(yè);許多同學都和書籍交上了朋友,愛上了課外閱讀;以前上新課前幾乎沒人預習,現(xiàn)在預習成了大家的習慣……總而言之,班級的變化很大,同學們普遍都進步了,班里的學習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吳老師之所以這么厲害,是因為他不像其他老師那樣總板著面孔,而是永遠面帶笑容,眼神親切,語言幽默,給人一種輕松愉快之感。所以,大家都喜歡他的課,也聽他的話。
記得吳老師剛開始教我們班時,課堂氣氛特別差。同學們自由散漫慣了,有的上課做小動作,有的竊竊私語,有的發(fā)愣發(fā)呆、無精打采,有的心不在焉……
有一次上課,吳老師講課的聲音戛然而止,大家立刻回過神來,注視著他。只見吳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顆大大的紅心,然后說:“每個人都有一顆跳動的紅心,那些一心一意做事的人能守護住這顆心,也一定會有所作為;而那些一心二用、三心二意的人,好比用刀把心劈成了兩半。”說著,他用白粉筆在紅心中間畫了一道,“心都裂了,還能學習、做事嗎?”剛才還是一臉茫然的我們,聽完吳老師的一番話,幡然醒悟。
慢慢地,同學們上課再也不分心走神了。因為吳老師的那些話深深地印刻在了大家的心里。我們要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以前,我們都怕上作文課,一提到作文就唉聲嘆氣,愁眉苦臉?,F(xiàn)在,我們都盼著每周能多上幾節(jié)作文課。
在吳老師的作文課上,我們懂得了作文如同做人,要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別人。他常跟我們說:“作文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改,多改出華章。只要用心,就能寫出好作文?!睆挠眯淖魑闹?,我們更加懂得了用心做事的重要。
吳老師很愛讀書,也愛寫作。他的作文課,不是光讓我們寫,還會結合他自己的寫作經驗,談他是怎么寫的。比如,在教我們寫《“漫畫”老師》這篇作文時,他先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寫《師傅》這篇文章的。吳老師的師傅就是我們學校的滕老師,吳老師之所以稱滕老師為師傅,是因為很敬仰他的人品和學問。經吳老師這么一講,我們立刻明白了寫人離不開寫事,寫事就要突出人物的品質與特征。而且,從吳老師的這篇文章里,我們也感受到了他謙虛好學的品質。
有些同學認為,吳老師有強迫癥,有潔癖,因為他板書時總是一筆一畫,寫完后如果自己看著不順眼,還要擦掉重寫。他說:“字如其人,寫不好字會出丑,自己心里也別扭?!比绻谧x課文時,發(fā)現(xiàn)有個字音不能確定,他就非要翻字典,然后寫在黑板上讓我們讀、記。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他不僅要求我們理解意思,還要求我們必須會造句,同時希望我們能把這些詞語用在作文中,增添文章的色彩。還有,只要吳老師一進教室,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左右看看課桌有沒有擺整齊,低頭瞧瞧座位下有沒有紙屑等垃圾,恐怕被吳老師批評。
吳老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完美主義者”。在他的影響下,我們也不由得對自己提高了要求,努力把學習搞得更好,把事情做得更好。
(指導老師:吳利強)
點評
“漫畫”老師,文章開頭描繪了吳老師的外貌,奠定了吳老師的正面形象。然后通過教導我們專心、寫作文反復修改、做事精益求精等幾件事情,刻畫了吳老師認真做事、踏實做人、謙虛好學、精益求精的美好品質,使吳老師形神具備,也使讀者對吳老師有更真切的感受、心生敬佩。
(趙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