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 要:新課改的推廣,使人們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中生的思維已經(jīng)基本成型,基本具備了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中階段的教學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整合和升華。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單純依靠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培養(yǎng)出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探究式教學可以顯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這也是中學教師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1]。本文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闡述了探究式教學的特點、內涵和實踐意義,指出了探究式教學要堅持的原則,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的現(xiàn)狀,然后就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運用探究式教學策略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策略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具體包括了問題的提出、實驗探究、分析研究、實踐檢驗等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把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激發(fā)出來?;瘜W本身就是一門典型的實驗科學,在化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而科學探究精神又是高中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因此,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于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yǎng),鍛煉他們勇于探索和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2]。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實際知識水平來設計探究過程,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提高其綜合素質。
一、探究式學習的內涵和特點
(一)探究式教學內涵
探究式教學的支撐點是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生的探究思維和精神是探究式教學的主軸,探究式教學注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典型的高層次學習方式。
(二)探究式學習特點
高中生在化學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探究的方式來分析化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主動探究來論證和檢驗化學原理;在學習的過程中整體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過程,強化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質疑思維,全面提升他們收集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成就感和愉悅的學習體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具體特點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教學模式的人性化
探究式教學充分尊重了不同學生的獨特興趣愛好,考慮了每個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特殊需要,為學生發(fā)揮自主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開放性是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特點,可以讓學生認識化學知識與身邊的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息息相關,增強了學生關心自然和社會的熱情,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化學知識和技能的欲望[3]。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可以把差異化的教學內容設置出來,吸引不同程度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背景、研究目標和內容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和把握,使學生學習教材過程中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理解知識并在探究過程中解決問題。
2.全面性方式
化學是一門涉及知識領域十分廣泛的學科,它可以把不同學科的各種知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且對這些知識做出全面的闡釋和演繹。在探究式教學方式下形成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了不同學科之間知識的密切關聯(lián)性,可以在教學中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和認知層面,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
二、探究式教學實踐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高中生來說,只要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化學學科的學習中去。探究式教學模式遠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直觀生動,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興趣?;瘜W同其他學科相比,其趣味性更強,更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瘜W教學中大量的實驗、小組討論、課堂游戲都會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奧秘的熱情,并使得他們的思維空間得到極大拓展,讓他們在探究活動中體會化學學習的樂趣。
(二)強化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探究性學習同化學實驗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為了得到真實的實驗效果,就會在生活中、實驗室里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各種實驗操作,并認真地研究實驗結果。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收集資料信息、親自動手操作、分組合作討論,本身就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4]。在主動探究過程中,學生會對遇到的問題自行答疑解惑,在探究的過程中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循環(huán)往復過程中,不僅深化理解了新的化學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實驗操作能力。
(三)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展開探究式教學,其本質上也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充分尊重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心中也會充分尊重學生,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提供大量探究性學習的機會,給他們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鼓勵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和探究。這個過程也有利于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并在師生之間建立融洽關系。
三、探究式實驗教學應堅持的原則
在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幫助學生主動探究其中的知識要點,拓展他們的思維,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所謂高中化學教學中要堅持的科學性原則,具體指的是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抱著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來開展教學活動,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展開探究式教學,確保得出來的教學效果符合客觀規(guī)律。要讓學生在化學探究中過程中養(yǎng)成嚴謹?shù)淖黠L,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的化學問題時堅持科學性的原則,避免出現(xiàn)投機取巧,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探究原則
所謂高中化學教學中要堅持的探究原則,具體指的是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選取合適的內容展開探究式教學?;瘜W知識中的概念或原理是通過探究學習得來和驗證的,但并不是所有化學學習內容都適用于探究式教學,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內容是否具有探究的價值,并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操作技能。
(三)創(chuàng)新性原則
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要堅持創(chuàng)新性的原則,在探究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于對原有的知識基礎進行延伸,確保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掌握自己認知范圍外的知識,把他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起來。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既要尊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又要在符合客觀實際的基礎上,通過探究法把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潛能激發(fā)出來,鼓勵學生在探究中大膽猜想,通過反復探究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和檢驗。
(四)可行性原則
要在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中秉持貫徹可行性原則,就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與學生的認知程度相契合的教學內容和主題。教學主題內容不能太偏離學生的認知范圍,也不能選擇發(fā)展空間有限的教學主題,既要尊重高中生可發(fā)展性的特點,又要保證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可以順利進行。
四、高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
(一)重教材輕學生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材都會在輔助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教材作為教學工具只起到了輔助性的作用,教師可以依托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但是如果課堂上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就會使得化學的教學課堂陷入沉悶氣氛之中,讓學生有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學生僅憑記憶掌握的知識,往往使得化學學習失去了可持續(xù)性,學生運用起來也比較困難[5]。如一些教師在講課時,在課堂上講解鐵和氯氣的反應只生成氯化鐵,無論兩者誰過量產(chǎn)物都只有這一種。如果教師只依照教材上的講解,學生肯定會有疑惑,不能弄清楚其中的化學原理,這就是因為教師完全從自身角度出發(fā)進行授課,造成課堂氣氛陷入壓抑和枯燥之中,不利于學生直觀地理解和感受化學知識。
(二)重結論輕過程
在傳統(tǒng)高中化學教學模式中,理論大于實踐是這種教學模式的重要特征,對實踐的重要性并未引起應有的重視。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看,理論大于實踐并不是很大的一個問題,但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這一個觀念的缺陷是十分明顯的,比如在講授乙醇與銅發(fā)生反應會被催化氧化成乙醛,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直接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讓學生死記硬背地理解和接受,很多學生對其中的化學原理并沒有深刻地理解,僅僅通過背誦只是一時記憶,并不能真正在理解中加深記憶。所以,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針對學生的特點,注重講解和探究的教學相結合,讓學生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到化學知識和原理的本質。
五、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挖掘和提取教學信息,結合實際引導學生探究
任何一門學科教學中都需要借助教材實施,化學知識來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教師要依托化學課本,從中挖掘和提取出來與探究式教學有關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引導并鼓勵學生展開探究式學習。另外,化學學科教學也應體現(xiàn)自己的學科精神,教師要通過教學內容把這一精神凝聚起來,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賦予學生化學學科的精神。而主動探究是化學學科所蘊含的重要學科精神,教師在化學課堂傳授化學知識的同時,也要給學生滲透主動探究的精神,使自己在整個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樹立“探究學科”形象。讓學生認識到探究學習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在學習中主動探究的意識,并通過主動探究解決自己遇到的化學問題[6]。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相關化學知識的形成歷史和發(fā)展歷程給學生做一個系統(tǒng)的闡述,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產(chǎn)生的背景,明白探究式學習對于他們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可以在化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為學生引入探究這些化學知識和原理的人物,總結前輩化學家的探究精神,以“榜樣”的力量為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基準,為他們的化學學習指明方向,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在講述化學史的過程中,以化學家經(jīng)歷為主線,以化學探究為副線,從每一個探究結果結合前輩化學家的探究精神,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并讓他們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目前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做到自由發(fā)揮,在探究過程中形成自身良好的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科學、有效、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形成探究的思維,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展開探究式學習。并且通過分組討論模式,探究和歸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效地提升化學學習的效果,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7]。例如,在《化學能與熱能》一課的探究式教學時,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為切入點,并與學生實際問題結合,通過這種分析,促使學生獲得積極有效的探究。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在化學學習中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制訂有關的教學方案時必須體現(xiàn)有效性,需要強化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把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激發(fā)出來,使得高中化學課堂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營造探究式情境,巧妙引入探究活動
在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識被激發(fā)出來以后,需要營造出一定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化學探究學習動力,點燃學生主動探究的激情,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出來。教師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多做換位思考,把學生主動探究化學知識的欲望激發(fā)出來,找到鼓勵學生主動探究的動力,并思考如何誘發(fā)這些動力。高中學生個人思維已經(jīng)趨于成熟。因此,教師通過設計營造合理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探究學習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進入探究式學習狀態(tài)。在營造相關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從以往的“強制性”教學向“引導性”教學轉變,營造出與相關的化學知識有關的各種情境;然后,教師在相應的情境中展開啟發(fā)式的教學,讓學生主動提出疑問,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和解決化學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進入探究的狀態(tài)。教師也可以針對相關的化學教學內容,在化學教學課堂上完美地包裝這些化學知識和內容,以一種華麗吸引人的方式把化學知識帶入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美妙的化學世界進行體驗,讓他們在化學知識海洋中遨游,更加深度、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8]。例如在Fe和Fe的氧化物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并播放鐵粉與水蒸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課課件,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生動形象的展示,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并積極主動地探究其中蘊含的化學原理,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究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現(xiàn)場實驗展開探究,這個時候學生的探究欲望已經(jīng)被激發(fā)了出來,教師只需指導學生探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生就可以自行操作實驗。當然,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給學生講解對應的探究方法,幫助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解決自己的問題和疑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實驗探究。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一個一個地解決問題,并體驗化學探究成就感,在合適的情境中,深度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熱情。
(四)提出啟發(fā)問題,拓展教學內容
新課改教學理念由以往重理論開始向重能力轉變,因此在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中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然后針對學生展開啟發(fā)式教學。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都是針對大篇幅知識照本宣科,以“灌輸”教學模式講解化學知識,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在教師進行傳授化學知識的過程中,造成學科教學成了一個“平鋪直敘”的過程,將書本知識灌輸給了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認為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就是背誦和記憶相關的知識點,失去了在學習中主動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啟發(fā)、誘導式教學,針對實際教學內容為切入點,提出相應的值得探究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對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拓展,鼓勵學生探究教材以外的問題。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思考,對化學現(xiàn)象中蘊含的原理和本質進行探究,學生在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產(chǎn)生獲得更多的化學知識的欲望,把他們主動探究的興趣和熱情激發(fā)出來。
(五)開展小組合作,引導自主探究
在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學模式也會對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學生總是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知識,這對學生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和探究熱情。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必須重視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主體作用,鍛煉他們的主動探究能力,把高效的化學課堂構建起來。例如在“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探究式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主動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探究式學習,教師首先對學生合理分組,小組內部的成員可以進行相應的分工合作,分別負責二氧化硫的制備和化學性質檢驗,小組長做好記錄工作。學生通過分組觀察裝有二氧化硫的集氣瓶,他們就會對二氧化硫的顏色、狀態(tài)和氣味有一個直接的體驗,然后組織學生分組展開自主探究實驗,對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就會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最后進入整理、歸納和總結環(huán)節(jié),通過組織學生分組探究實驗,可以使得復雜的化學知識內容變得鮮活和簡單起來。
(六)利用化學實驗,加深自主探究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多數(shù)化學原理和現(xiàn)象都是需要實驗來驗證的。在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中,實驗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fā)他們參與探究式學習的熱情,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探究式學習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還要學會深入發(fā)掘教材內容,通過組織化學實驗引導學生從中探究,對化學知識和原理從更深的層次進行理解,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出來。例如在“鹵代烴”一課的探究式教學中,牽涉到鹵素原子檢驗方面的內容的時候,如果教師通過講解檢驗的方法,并指出檢驗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樣的教學方式固然可以讓學生了解教材中的知識,但是教學的過程嚴重缺乏形象性和直觀性,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和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借助化學實驗展開探究教學,通過實驗活動讓學生了解鹵素原子檢驗不能直接滴加硝酸銀的原因,同時讓學生對水解之后加稀硝酸酸化的原因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樣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對相關的化學原理的本質就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通過探究式的實驗教學活動,不僅提高了高中生的化學操作技能,還可以鼓勵他們通過自主探究掌握化學知識和原理,把高效化學課堂構建出來。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展開探究式學習,教師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并在教學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教師需要盡可能鼓勵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主動探究,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化學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永康.高中化學“自主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5(6):27-30.
[2]胡曉熙.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5):18-20.
[3]黃秀英.“自主—探究—合作”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4]辛引芳.探究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例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10):44-46.
[5]冉昊.開啟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xiàn)代化新征程:基于分配改革的路徑研究[J].科學社會主義,2021(4):27-30.
[6]劉芬.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文摘版)教育:2017(4):51.
[7]李永康.高中化學“自主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5(6):27-30.
[8]許宏平.“自主—探究—合作”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4):149-150.
課題項目:嶺南師范學院創(chuàng)建國家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