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進行到1943年的時候,同盟國和軸心國陷入了一個相對僵持的局面。于是,同盟國的首腦決定召開一次會議,共同商討如何協(xié)同作戰(zhàn)。蘇聯(lián)的斯大林、美國的羅斯福和英國的丘吉爾這“三巨頭”決定將伊朗首都德黑蘭作為會談地點。
可是,“三巨頭”會晤這么大的事情不管怎么保密,消息總是會透露出去的……
“遠跳行動”
1943年10月26日的深夜,土耳其的德國公館的大門被敲響,神秘來客在簡單說明來意后就匆匆離去了,但是他帶來的消息卻把德國黨衛(wèi)軍情報頭子舒?zhèn)惐拇采辖辛似饋?。這位神秘來客打算用自己手上的情報換取德軍約2萬英鎊的高價合作,他是誰?他就是英國駐土耳其大使的貼身仆人——巴茲。舒?zhèn)惐Q定進行一次冒險。3天后,納粹黨衛(wèi)軍情報人員與巴茲完成了交易。據(jù)說他提供了英國外交部通報給大使的一系列軍事機密,其中也包括了“三巨頭”在德黑蘭會晤的具體日程。
希特勒親自指示讓納粹黨衛(wèi)軍負責特別行動的斯科爾茲內,策劃一次針對斯大林和羅斯福的刺殺行動,行動代號就叫做“遠跳”,當然刺殺中能再捎上丘吉爾則是更好的……
偃旗息鼓
但德黑蘭會晤還是在1943年11月28日如期舉行了,蘇美英三國議定了關于消滅德軍的各種計劃。希特勒聽到這些消息后大怒。斯科爾茲內負責的刺殺行動“遠跳”去哪兒了?
各方都對此語焉不詳,直到蘇聯(lián)解體之后,通過對俄羅斯政府零散解禁的信息進行梳理,情況才大致有了一個脈絡。
當時,蘇聯(lián)傳奇?zhèn)刹靻T庫茲涅佐夫打聽到納粹黨衛(wèi)軍正在選調一些精干力量,甚至尋找會波斯語的人準備派往伊朗尋找“科巴同志”。這條重要的情報迅速被送到了莫斯科內務人民委員部負責人貝利亞的桌上。貝利亞可是知道“科巴同志”(斯大林的代號)馬上就要去德黑蘭了。
于是,格別烏(蘇聯(lián)人民委員會國家政治保衛(wèi)總局)迅速開始行動。他們像篦子一般把德黑蘭的大街小巷來回篩查了幾次,一口氣搜捕了400名德國殘留在德黑蘭的相關間諜人員。
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藍帽子”在明面搜捕,特工瓦爾塔尼揚則是讓這場刺殺行動徹底熄火的一柄短劍。
行動流產
1943年秋,瓦爾塔尼揚被指派負責確保即將到來的德黑蘭會議的安全。很快他們就通過無線電監(jiān)聽找到了6名納粹電臺的操作員。
于是,大量格別烏擬制的電文被當作情報發(fā)往了柏林。很快,柏林根據(jù)這些“情報”派出了納粹黨衛(wèi)軍第一批“打前哨”的刺殺行動小組,6名德國特工在距離德黑蘭64公里的庫姆鎮(zhèn)跳傘著陸,并且找到了當?shù)貧埩舻募{粹間諜事先為他們準備好的駱駝和武器。這一場景格別烏毫不意外,這些活動其實都被瓦爾塔尼揚小組嚴密監(jiān)視著。他后來在回憶錄中說:“當我們觀察這群人時,我們確定他們著陸后已經通過無線電與柏林取得了聯(lián)系,并記錄了他們的通信。破譯這些無線電信息時,我們得知德國人正準備讓第二批特工登陸德黑蘭——進行暗殺或綁架‘三巨頭。”
本來格別烏是可以繼續(xù)放長線釣大魚的,但貝利亞出于謹慎考慮,斷然下令將打前哨的第一批德國特工全部逮捕,畢竟德黑蘭會晤在即,“三巨頭”的安全不容任何閃失。不但如此,為了阻止后續(xù)德國特工繼續(xù)進行暗殺的任何可能,格別烏在逮捕這6個人的時候還故意失誤,讓一名德國特工有機會發(fā)出“行動失敗,我們遭受圍捕”的信號。也正是這一招兒,讓柏林的希特勒最終決定放棄派遣第二批特工在德黑蘭跳傘的計劃。“遠跳行動”就此流產。
(摘自《世界博覽》 董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