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底的一天,法國作家大仲馬來到馬賽市圖書館,借走了一本書。圖書館規(guī)定,借走的書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歸還,否則讀者的信譽將受到影響。
那本書很快吸引住了大仲馬,他只用了三四天便看完了,打算第二天一大早便將書歸還圖書館,再借閱幾本別的。沒想到當天晚上,大仲馬突然來了創(chuàng)作靈感,為了使寫作不受到任何干擾,他當即將自己關在屋子里,與外界斷絕聯(lián)系,一心一意創(chuàng)作。而歸還圖書的事情,大仲馬早已忘記。
就這樣,大仲馬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創(chuàng)作完成了后來成為他代表作的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完成書稿的那天,大仲馬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長長地舒了口氣。這時,他猛然發(fā)現(xiàn),當初自己從圖書館借來的那本書,不知什么時候掉在了沙發(fā)底下了,書的上面早已滿是灰塵。大仲馬心里一驚,急忙將書撿了起來,仔細地擦去上面的灰塵。
想到自己一年多沒有歸還圖書,大仲馬非常不安,顧不得休息,立即拿著書向圖書館跑去。跑到半路,他覺得應該為這次的失信進行道歉說明。于是,他又折身返回家中,給圖書館負責人寫了一封感情真摯的道歉信,還取出自己之前出版的幾本書,打算作為補償一起送給對方。圖書館負責人被大仲馬的真誠所感動,不但原諒了大仲馬的小過失,而且將那本書當作禮物回贈給了大仲馬。后來,大仲馬談到那本書時,總是動情地說,這是他此生收到的最美好、最珍貴的禮物。
◆素材解讀
1.勇于認錯。大仲馬因為沒有按時歸還書而惴惴不安,特地向圖書館負責人寫信道歉。大仲馬這種恪守誠信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犯錯不要緊,關鍵是要勇于認錯、知錯就改。
2.潛心創(chuàng)作。當靈感閃現(xiàn)時,大仲馬立馬投入創(chuàng)作中,并將自己與外界隔絕,潛心創(chuàng)作,從而完成了代表作《三個火槍手》的創(chuàng)作,這種忘我的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