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主題導語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在這五千年中涌現(xiàn)出許多偉大的人物,他們或因偉大的抱負,或因高尚的情懷,或因非凡的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名垂千古。這些古人,活在了我們民族的記憶深處,活在了各種文化典籍里。本期,我們選擇了幾篇描寫心目中的古人形象的學子佳作,讓大家從中領(lǐng)略那些似乎已被時間沖淡的身影在當代青年心中的風采。
佳作展示一
一頁紙的距離
◎胡宇同
指尖,似已觸及你的肌膚。
這一刻,與你的距離又貼近幾許。奈何,你我之間總是隔著一頁紙。但這頁紙,讓我與你相距幾千年。
淺夏半涼,一輪明月悄然爬上天空。打開窗子,一天的煩悶隨風緩緩散去。靜靜的夏夜,我翻著一頁一頁書箋,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書中人焉知書外人的感懷!“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你留下了千古絕唱,留下了輝煌的基業(yè),也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你可知足?你可悵惘?你可孤獨?你可向往?我多想邀你月下小酌,與你傾心交談。
奈何你是書中人,我是書外人——這一頁紙的距離,我無法突破,也就無法親睹你的英姿颯爽、豪氣沖天。
你飽嘗過成功的喜悅,也啜飲過失敗的悲涼——從前一夜的對酒當歌躊躇滿志,到后一夜的敗走華容……但是,不管是統(tǒng)帥百萬大軍,還是只身一人離開,你始終沒有放棄。歷史給了你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頭銜,民間卻讓你背負“奸雄”的千古惡名。而我更欣賞一首流行歌曲中對你的評價:爾虞我詐是《三國》,分不清對與錯!
可是,我卻無法透過這不到0.1毫米厚的紙張,去告訴你這一切。
你也有欽佩的人,比如煮酒論英雄時談到的劉備,“生子當如孫仲謀”中提及的孫權(quán);更有欽佩你的人,比如千年之后的我——我佩服你的膽量、智慧、氣度,如果你來到這里,我定會討要你的詩作和簽名……
風輕輕地吹過,吹走片片云朵,露出點點繁星。頭頂上的這片星辰一直沒有改變過,改變的,只是人。時間如水,轉(zhuǎn)眼千年。我相信,你的內(nèi)心曾經(jīng)無比期待一統(tǒng)天下!每次翻開那本書,你的身影總會在我眼前浮現(xiàn)——尤其是當我讀到你的那首《短歌行》!
我與你的緣分,大概只能到此??珊尢煅腻氤撸氤咛煅?!就算我能走進書里去,也走不完這千年的時光。當我伸出微微顫抖的手,透過指縫凝視著這看似無情卻有情的文字時,似乎有一個聲音在我耳畔回響:言為心聲,心即是人。是的,一頁紙便是一世人。透過這紙上的只言片語,我似乎已經(jīng)觸摸到了一顆躍動的心,了解到了一個鮮活的人……
距離,在我的指尖漸漸消失。緩緩放下這本書,遠望頭頂上那輪明月,我的心似乎已經(jīng)躍過千年的時光,與你對酌,陪你解憂!
佳作展示二
走近杜甫
◎劉 凡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了這個名字——杜甫。我知道他是詩圣,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不過那時候杜甫這個名字對于我來說,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一個抽象的符號,一座遙不可及的山峰。當我漸漸長大,當我捧起他的那些被后人稱作“詩史”的巨篇,咀嚼著那些字字珠璣的語言,我仿佛找到了一條通向這座巔峰的小徑;每讀一遍,我仿佛向這位巨人又靠近了一步……
開元二十四年,24歲的杜甫開始了“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他一路顛簸,終于來到了東岳泰山腳下。乍見泰山,青年杜甫心中便油然而生驚嘆、仰慕之情,通過“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一問一答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接著,他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筆描繪了一幅“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的奇險畫面,將神奇秀麗、巍峨挺拔的泰山活現(xiàn)于讀者面前。
他,一襲白袍,立于泰山之巔,青絲亂舞,劍眉濃密,萬丈豪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比泰山更巍峨的是杜甫的心胸和氣魄。一個年輕、狂放不羈的詩人形象于此刻顯現(xiàn)于我的腦海中。
可誰又能料到,整整20年后,當初那位裘馬輕狂的書生竟淪落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地步。詩人的遭遇與國家的淪陷,在詩中為我們呈現(xiàn)——“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痹娙讼嚷N首望景,再低頭沉思。遙想遠方的凄慘之狀,凝望眼前的頹敗之景,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fā),幾不勝簪。這是一位沉郁頓挫、憂國憂民的中年詩人,我理解他的萬般辛酸!
他之所以縱飲懶朝,是因為抱負難展、理想落空;他把失望和憂憤寄托于花鳥清樽,只因欲行無路、報國無門。我不相信,一代詩圣會從此一蹶不振。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勝仗,正流寓漳州,過著漂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消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捷報來得太突然,“初聞涕淚滿衣裳”,春天已經(jīng)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作伴,正好還鄉(xiāng)……想到這里,又怎能不令他欣喜若狂!這是一位飽經(jīng)憂患的國民,一位極富人情味的丈夫和父親,他的形象在我心中變得更加寬厚、豐滿!
通過詩歌這座千年不朽的橋梁,我走近了杜甫,走進了唐朝,走進了歷史深處……
佳作展示三
虞美人
◎蔡子涵
暮春時節(jié),夜未央。披衣憑欄眺望。
深藍的天幕上掛著的一輪明月,雖不如秋日圓月那般嫵媚動人,但月下被籠上一層銀色薄紗的百花,卻為這寂靜冷清的春夜平添了幾分柔美。
若是在往昔,此時定然是攜幾位好友在這花前月下飲酒賦詩,談古論今。
可如今,唉……一聲喟嘆。男子攏了攏身上披著的單衣,依舊倚欄而立。長長的發(fā)絲被東風徐徐吹散,又纏繞在一起,瀑布一般遮擋在他的眼前,一如他煩憂的心。被囚禁在這鳥籠一樣的地方,除了憤懣和怨懟,更多的是無奈與懊悔。放眼遠望,錦繡江南曾經(jīng)是自己的國土,可如今山河易主?;ㄩ_正艷,月出皎潔,它們不知主人已成亡國之君,它們是如此的冷酷無情,虧得自己曾如癡如醉地為它們吟詩作賦加以贊美……男子輕扯嘴角,勾出一縷苦笑,原本飽滿圓潤的臉龐此時充斥著濃濃的悲哀與迷惘,一雙無神的眼睛里滿是飽經(jīng)滄桑后的黯淡,像是一湖秋水中摻雜了砂粒,變得混濁而凄迷。
放眼望去,沒有他的侍從宮女,沒有他的臣屬子民,更沒有他的如畫江山……在剛剛過去的一場中原逐鹿中,他輸了。而付出的代價,就是變得一無所有——甚至連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被掌控在他人的股掌之中。
不用欠身,只需抬起那張寫滿疲憊的臉,就能看見窗外兩棵紛披的梧桐。他極愛梧桐,愛它的高大秀美,愛它的棲鳳落凰……可如今棲息在枝頭之上的卻是一只小小的不知名的鳥雀。他的心中頓時涌起一股莫名的沖動……可是,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又縛住了他剛剛萌發(fā)的情感,他感到煩躁、無奈、憤恨、懊悔、憂愁……于是起身研墨,揮毫寫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擱下手中的毛筆,男子知道自己已是時日無多。他抬頭仰望著天邊的明月,黯然地蹣跚著走出房門。
他孤寂的身影漸漸地隱沒在蒼茫的夜色中,像是一滴水回歸大海之中,只留下百花在晨曦里瑟瑟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