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輝 陳石清
文題實錄
如果覺得彈琴很美好,那么你會專心學習演奏技巧,并且很愿意為此投入精力和時間,也不會害怕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如果覺得滑雪這件事很美好,那么你會努力提高運動水平,并愿意不斷挑戰(zhàn)新的難度,而不會在意一時的得失。
將追求美好作為人生目標,能讓我們擁有美好的人生。
請你根據(jù)對上面材料中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敘述生活經(jīng)歷中的某一美好瞬間,或從這些人、事、物中提煉感悟并論述其中的道理,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少于600字。
技法點撥
生活中的美好,可以是某一處美景,某一個令你心動的瞬間,某一個給予你快樂幸福的人,等等。這里所指的讓生活美好的事物,一定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給我們帶來快樂、滿足、幸福的體驗。比如,誠信、善良、關(guān)愛他人,這些美德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出發(fā),能夠讓我們體會到生活的美好;高鐵、航空航天科技、智能手機,從科技發(fā)展的角度來說,能夠讓我們體會到生活的美好;老師的關(guān)愛、同學的友愛、家人的關(guān)心,從真情的角度,能夠讓我們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擁有一項愛好,如閱讀、彈奏樂器、體育鍛煉,是對自身素質(zhì)能力的加強,也能夠讓我們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這樣進行發(fā)散性的思維,我們的思路就打開了,并且會發(fā)現(xiàn)可寫的東西有很多。那么,如果想寫好這篇習作,我們還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第一,選材新穎,做到以小見大。選材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熟悉的、其他人沒有關(guān)注到或很少關(guān)注的事物,這樣的選材會有新意。另外,選材的切入點要小,越小越容易抓住要點,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例如:我們計劃寫《科技讓生活更美好》,這樣的題目就很大,也很容易寫得空泛、籠統(tǒng),寫不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而如果從“高鐵”“智能手機”等具體事物入手,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體驗來講述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捷與美好,讀者就會感同身受。
第二,融情于事,抒發(fā)真情實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具體的事件中,如將情感融于動作、神態(tài)、心理、環(huán)境等方面的描寫,把自己的看法和美好的體驗用不同的方法表達出來;也可以直接運用議論和抒情的方法,或者間接地運用描寫情境和借物抒情的方法。
第三,感悟生活,寫作思想深刻。見證生活中的美好,不能僅僅記錄下這些美好,還應(yīng)探究其內(nèi)涵。我們在觀察和體驗生活的過程中,一定要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感悟的好習慣,對人、對事多問一個“為什么”,將自己的感悟?qū)戇M作文里,文章才不會顯得膚淺。比如由小到大,揭示事件的深層意義;由點到面,揭示事件的普遍意義;由物及人,揭示事物的象征意義等。
佳作工坊
莫辜負生活中的美好
陳和俊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只有抬起頭來,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人間盛景。
步入初三,課業(yè)繁重起來,每個夜晚,看不到光影交織的霞光,只有星辰伴著我入眠;每到清晨,等不及第一縷陽光躍出地平線,就頂著黎明前的黑暗去上學。課堂上,目光被牢牢鎖定在黑板上,偶爾看向窗外,視線也局限于窗口四四方方的一片天空。我們埋首于書山題海,錯過了第一場春雨,忘記傾聽燕子在梁間的呢喃,再一抬頭,柳樹的新芽已經(jīng)悄然爬滿了枝頭。
當然,這些風景我都無暇顧及,都是媽媽講給我聽的,她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那日傍晚,我依然昏昏沉沉地伏案刷題。媽媽突然有些激動地喊:“快,看窗外。”我不耐煩地看了她一眼,揉揉酸痛的眼睛,再抬頭看向窗外。
一瞬間,我瞪大了眼睛:天邊仿佛有一層濕潤的紅霧,一點點彌漫開來,太陽泛著赤色的光芒,燃燒著,跳動著,染紅了一片片云彩。那光芒交錯變幻著,忽而赤紅,忽而絳紫,轉(zhuǎn)瞬又定格成金黃。陽光如一把銳利的矛,穿透層層云霧,直射天地,也射進我的內(nèi)心,激起層層漣漪……我的頭腦瞬間清醒,心情忽然變得開朗起來。
待到余暉漸退,我想到依舊奮戰(zhàn)于題海中的同學,心中不禁替他們感到惋惜。我們忙于奔跑,錯過了桃花送雪、春風喚蛙的春;錯過了浪花裂開心花、荷蓋展開青霞的夏;錯過了稻禾沾滿金露、風吹桂花飄香的秋;錯過了山坡覆白雪、水面凝銀冰的冬……
若是我們只知苦讀卻“兩耳不聞窗外事”,對美好的事物失去了興趣,人生可能就會過于枯燥,同時也背離了學習的初衷。所以,我們不妨在明媚的陽光下,讓點點記憶燦爛盛放。
抬起頭,觀人間盛景,如此,才能不辜負身邊的美好。(本文有刪改)
名師點評
這篇作文亮點如下:
第一,選材得當,主題鮮明?!拔摇泵τ趯W業(yè),忽視了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在媽媽的提醒下,目睹了窗外絢麗的晚霞,心頭涌起愉悅之情,體驗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文章敘事簡約,中心突出,選材得當。
第二,以景感人,細節(jié)生動。文章最突出的特點是長于寫景,描寫生動,給我們營造了“晚霞絢麗”的迷人景致,同時作者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于景物描寫之中,細節(jié)描寫非常到位,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佳作工坊
追求美好,玉汝于成
袁語笑
春有暖陽,秋有果實;夏有涼風,冬有雪景。每個人心中都有為之沉醉的美好之物,而唯有將其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不懈追求中提升實力、磨煉品格,方能擁有美好人生。
樊錦詩來到敦煌,走進一個又一個洞窟,那些色彩斑斕的壁畫和彩塑深深吸引了她。樊錦詩感嘆于莫高窟絕世的美,她認為將敦煌文化保存下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于是她決心繼承前輩修復文物的手藝,挖掘并傳承莫高窟中蘊含的人文價值。她不畏艱難,一心投身于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事業(yè)之中。她撐著柔弱身軀,靠雙腳走遍735個洞窟,用軟尺一米米測量數(shù)據(jù),并詳細記載破損部位。她一步步還原文化遺產(chǎn),克服艱苦條件,在昏暗的燈光下研讀不同時期的經(jīng)書,結(jié)合描述分期斷代,挖掘其中蘊含的濃厚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她一寸寸修復石窟,全然不顧洞內(nèi)陰冷導致的關(guān)節(jié)酸疼,搬箱爬梯,手持工具,將古時手藝與異域風格融入到修復工作中去,竭力重塑洞窟原貌,重現(xiàn)莫高窟往日輝煌。樊錦詩的人生,因守護敦煌文化而充盈美好。
正是因為樊錦詩將保護、修復敦煌文化遺產(chǎn)視為美好的事,她才從中磨煉了堅韌的品格,書寫了美好的人生。
故宮的鐘表修復師王津,酷愛鐘表修復的手藝,認為這個美好的過程如同醫(yī)生的“妙手回春”,能讓停滯的古鐘表“活”過來。他下定決心,要將中國傳統(tǒng)鐘表修復技藝發(fā)揚光大。于是,他懷著對文物的敬意、對文化的熱愛,將這份美好的事業(yè)真正做到了極致。他每天將自己關(guān)進修理工作室,將手泡在清洗劑、煤油之中,不斷重復拆卸、清洗、打磨等工序,并將手法練習得爐火純青。源于對美好的追求,每完成一項工作,他都要重新查看鐘表的內(nèi)部構(gòu)造,仔細檢查是否有所遺漏,判斷一項任務(wù)是否順利完成。他沉浸于鐘表的世界,精益求精地完成了故宮上百件文物的修復工作,使塵封已久的古鐘表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在繼承并弘揚中國傳統(tǒng)鐘表修復技藝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正是因為王津?qū)⑿迯凸喷姳硪曌髯约鹤非蟮拿篮茫μ嵘龑I(yè)能力,讓沉睡的故宮鐘表律動起時代的脈搏,才成就了他“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人生。
由此可見,唯有將追求美好作為人生的目標,不懈探求,提升實力,淬煉品格,才能釀造并品得人生的甘露。(本文有刪改)
名師點評
這篇作文有以下亮點:
第一,主題昂揚,具有感染力。謳歌追求美好、不懈探求、淬煉品格的人,來激勵大家迎接挑戰(zhàn)、開創(chuàng)未來,是本文鮮明的主旨。作者以雋永凝練的語言、優(yōu)美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樊錦詩和王津追求美好、奉獻人生的動人事跡,表達了對樊錦詩和王津的贊美,頗具感染力。
第二,言之有物,說服力強。寫議論文最忌空泛說教,作者結(jié)合生活實際展開論述,采用的事例描寫詳盡,且很有說服力。文章內(nèi)容充實,精神內(nèi)涵十分豐富。
小編貼士
素材卡片
-珠璣-
最美好的事情可能是在學校上完一天的課后,回到自己家里,躺在床上的舒適;可能是冬天踩在雪地中,聽“嘎吱嘎吱”的聲音;亦可能是車子擺動的雨刷和聽著的歌是同一個節(jié)拍……我們所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好,不全是別人給予的,更多的是自己發(fā)現(xiàn)的。
我平時喜歡閱讀、舞蹈、旅游。我們常常因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倦怠,舞蹈卻可以喚醒我對生活的熱情。因為對舞蹈的熱愛,在小學時我曾擔任學校舞蹈隊的隊長,多次代表學校參加表演,并獲得了很多獎項。
不斷重復地練習,直到合上音樂的節(jié)拍,跟上音樂的律動,每一個動作都刻在腦海中。每一次跳完舞,汗水酣暢淋漓地流淌,仿佛每個毛孔都在顫動,這種美妙而放松的狀態(tài)成為我生活中的美好。(節(jié)選自楊悅晨《懂得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