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澤文
一、主題課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情緒
情緒是個體對外界刺激的主觀的有意識的體驗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應的特征。情緒在生理反應上的體驗,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我會通過一節(jié)“認識情緒”的繪畫課堂來引導學生如何正確認識情緒。首先,我通過短視頻引導學生找到視頻中呈現(xiàn)的各種情緒,學生能很快找到手舞足蹈代表的是喜、咬牙切齒的是怒、茶飯不思是憂等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會告知學生,這七種基本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不管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能讓我們很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其次,我會通過一個有趣的圖片(人類的面部表情)識別游戲,讓學生能正確判斷他人情緒。學生四人一組,每個小組都隨機分配到5—8張情緒卡,由其中一名同學抽取,其余三位同學輪流回答情緒是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的表情,然后給出建議。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告訴學生,情緒不可能被完全消滅,但可以進行有效疏導、有效管理、適度控制。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繪畫火柴人,描繪出你認識的各種情緒表達。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會告訴學生情緒無好壞之分,一般只劃分為積極情緒、消極情緒。由情緒引發(fā)的行為則有好壞之分、行為的后果有好壞之分,所以說,情緒管理并非消滅情緒,也沒有必要消滅,而是疏導情緒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與行為。我們要學會如何恰當?shù)乇磉_情緒。
二、刻意練習,指導學生做好情緒管理
我在“情緒管理繪畫練習課”上,先發(fā)給學生一張A4紙,用直線分為相同的兩部分,左邊寫著:我喜歡看到的臉;右邊寫著:我不喜歡看到的臉。學生自由繪畫后,讓學生走馬觀花地參觀其他同學的繪畫,選出1—2張具有代表性的畫作讓作者來闡述創(chuàng)作的思考過程。學生們很喜歡這個環(huán)節(jié),他們可以自己得出結論:我們都愿意看到歡快的、輕松的、溫和的、慈祥的、友善的、微笑的臉龐,都不愿意看到憤怒的、生氣的、恐懼的、驚嚇的、木訥的、無生氣的臉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告訴學生,我們可以合理表達情緒,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更不傷害環(huán)境。這句話,讓我的學生受益無窮,他們記住了,即使生氣,也是要有底線的。
三、疏導情緒,陪伴學生化解心理危機
美術是兒童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也能夠在兒童心情波動較大時起到宣泄情緒的作用。合理地利用美術活動,讓學生找到舒緩情緒的出口,有利于化解學生心理危機,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tài)。佳佳是一位五年級的女生,平時比較乖巧開朗,近期表現(xiàn)反常,有一天和同伴吵起來沖出課室,一邊哭一邊跑向學校大門口想離開學校。值日老師找到她,耐心詢問,她一言不發(fā),無奈之下,把她帶到了我辦公室。我沒有逼問她,而是給她遞上一張A4白紙和一筒畫筆。邀請她把心里想的用畫筆畫出來。一開始她沒有動筆,在我的鼓勵下,她拿起畫筆,逐漸停止了哭泣,全情投入到繪畫當中。畫好了,佳佳也就平靜下來了,我和她一起欣賞她的畫作。她主動和我說著她的委屈,并和老師抱歉說自己一時沖動。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恰當宣泄負面情緒,讓學生獲得健康的心靈成長。繪畫在化解心理危機事件當中,起到了緩沖和輔助的有效功能。
小學美術不僅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審美能力、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也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正確地認識情緒、表達情緒和做好情緒管理,指導學生通過對美術世界的理解感受生命之美,體會生活之美,也能讓學生在某些創(chuàng)傷或痛苦的經(jīng)驗轉化為深刻且有意義的美術學習和對藝術的追求。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