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是
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
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
愛祖國,愛人民,
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
當熟悉的隊歌在耳邊響起,當胸前的紅領巾映著一張張?zhí)O果般的小臉,當隊員們立正、敬禮,進行隊的儀式,學習隊的知識,了解隊的歷史時,你可曾知道?六十多年前,這首《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正在一群少年英雄中醞釀。
福建省廈門市何厝,與海峽對岸的軍事重地金門島隔海相望。彼時,炮聲隆隆,何厝正處于炮火的射程范圍之中。一個夏夜,為了安全,居民們都被轉移了,何厝小學的一群少先隊員卻選擇留下來,組成了一支“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其中13名骨干隊員,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2歲。
這支稚嫩的支前隊伍,不顧炮火逼近,冒著生命危險支援前線。他們洗衣送飯、站崗放哨。有一次,炮彈正好落進了他們所在的防炮洞里,幸運的是,炮彈并沒有爆炸。僥幸脫險的他們沒有膽怯,而是繼續(xù)支援前線,以自己的力量守護嶄新的中國。
“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的故事,激發(fā)了藝術家的靈感,《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應運而生。少年英雄們的故事還被搬上了銀幕,這首歌便是電影主題曲,自此傳唱在祖國的大江南北。1978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第十屆一中全會將《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六十多年后,“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成員、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何明全老人回到母校。曾經(jīng),他和同伴們在防炮洞中以石頭為桌椅,以地面為黑板,在此起彼伏的隆隆炮聲中學習;今天,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天空下,隊員們坐在整齊的課桌邊,專心致志地求知求索。此情此景,讓何明全老人濕了眼眶。
那首《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從一代代隊員的口中唱出,又深深地留在他們心底,最終化為他們胸前一抹同樣耀眼、同樣鮮艷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