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貓咪,你喜歡薯片;
我喜歡隱身,你喜歡談天;
我喜歡跑步,你喜歡跳遠;
我是陽光,你就是我的光線……
——陽光姐姐
周三放學時,老師告訴我們,周五全班將一起出游,整個教室頓時沸騰了??粗蠹遗d奮的樣子,班主任趙老師清了清嗓子,又補了幾句話,“為了鍛煉大家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也為了迎接秋季即將寫進課程表的勞動課,這次出游,大家需要自己做午飯。我們事先準備一些食材,會做飯的同學到時可以大顯身手了。”
聽了這話,有的同學哀嚎起來,“???要自己做飯,我只會煮泡面哎?!碑斎唬灿腥讼渤鐾?,開始了自夸模式,“太棒了!我會做很多菜,到時你們就等著看我變身中華小當家吧!”
伴隨著放學鈴聲響起,教室里嘰嘰喳喳鬧成一團,同桌劉子倩一邊收拾書包,一邊對我說:“思睿,你這么能干,肯定會做很多菜吧?不像我,我只會做番茄炒蛋和炒苦瓜?!?/p>
劉子倩,你好歹會做兩個菜,我連煮飯要放多少水都不知道呢。不過鑒于在學校里,我一直都是聰明能干的班干部形象,所以我也只能支支吾吾的,“呃……唔……我還好啦,其實我做飯也不怎么樣……”
劉子倩卻不相信,她搖搖頭,“好了好了,你肯定是想憋個大招,到時給我們一個大震撼!之前考試你說自己考得不好,結果考了個班上第一。你們這些好學生啊,就是謙虛得過分?!?/p>
唉,我也很想自己真的只是謙虛,可是,我確實是個廚房手殘黨啊。確切一點說,我是個家務白癡。
說來說去,我有一個太能干的媽媽。
在家里我什么都不用做。即便我偶爾心血來潮,想幫忙做些家務時,媽媽也總是勸我放一旁,趕緊去學習。當我吃完飯想去試著洗碗時,媽媽就會跳出來,“放在那里就好,別把碗給打了,有時間就去學習。”當我想去拖地時,媽媽又會一把搶過拖把,“得了吧,別把屋子弄得到處都是水,我待會兒還要花更多力氣收拾?!彼龝r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閑著無聊你就去看看書,作為一個學生,學習才是你最應該花力氣的,家務活有媽媽呢!”
總之,每次我要做家務時,媽媽總能扼殺掉這個苗頭,連爸爸對此也表示贊同,“我們家的思睿可是要做小公主的,就別學著做家務啦,這些事兒讓你媽做就好了?!?/p>
在爸媽的雙重“保護”下,盡管我十二歲了,在家卻連擦桌子的活兒都沒干過。久而久之,我也懶得再去搶著做家務了,反正媽媽也不讓,這讓我懶惰得更加心安理得。
可誰能想到,這次老師說要大家一起動手做午飯,到時老師和同學們就會發(fā)現我是個四體不勤的“懶家伙”。不行,我得抓緊時間找媽媽培訓一下。雖說只有一天多的時間,還是不能放棄。
趁著晚上做完作業(yè),我難得地一頭扎進了廚房。只是臨時抱佛腳此時卻不大靈了,即便有媽媽這個高手親自指導,但折騰到晚上十點多,我也只學會了做炒飯,味道還不咋地,讓試吃的爸爸吞下去覺得難受,吐出來又生怕打擊我的積極性。
算了,也只好這樣了。
到了周五,趙老師帶著我們一路游玩,大家玩得可開心了。十二點左右,我們來到野炊的地方,開始準備做飯了。我頓時頭疼起來,猶豫再三,我對趙老師說,“老師,要不我就不做菜了吧,我怕把大家的肚子都給吃壞了……”趙老師笑了起來,估計沒想到我居然在家務方面這么廢柴。好在,他最終還是答應了我,“那你就負責煮飯吧,這個最簡單了,有信心嗎?”
“嗯,好?!蔽抑荒芙訂?。我回憶著媽媽之前煮飯時的舉動,認真把米淘洗了幾遍,又加了水,蓋上鍋蓋,耐心地等待。這期間,我也不忘去看別的同學做了哪些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大家都太能干了。
班長做的是蒜薹炒肉。她把肉和配菜切好,起鍋燒油,先放豬肉,再放大蒜末,然后是辣椒和蒜薹,熟練地翻炒幾下,香味四溢,我聞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體育委員更厲害,居然會做燒烤,一串串被切成小塊的羊肉和牛肉在他手上不停翻轉,配上鮮香麻辣的佐料,聞著味道不輸路邊的燒烤攤;
就連之前沒什么信心的劉子倩,也把番茄炒蛋做得極為出色,鮮紅色的番茄配上金黃的雞蛋,再撒上一把蔥花畫龍點睛,光看樣子就覺得秀色可餐。
哎,看來我們班臥虎藏龍啊,唯獨我是個例外。巡游一圈完畢,回到自己的位置,我等待著那鍋飯熟。有同學已經在嚷著肚子餓了,趙老師也特地走過來問我飯怎么樣了。我有些心虛,看著還在咕嘟咕嘟冒熱氣的鍋,說:“快了快了,應該快好了。”
結果,當體育委員掀開鍋蓋,大家目瞪口呆,“馬思睿,你怎么煮出來一鍋稀飯?。俊碧靺?,鍋里面的飯和我平時吃的根本不一樣。平時媽媽煮的飯是干的,可我煮出來的飯是稀的,看著就是一鍋濃稠的粥。我頓時滿臉窘迫,還好趙老師給我解了圍,“沒事兒,稀飯更好消化。你們快拿碗來盛吧,不是餓壞了嗎?”接著,趙老師又悄聲鼓勵我,“還不錯,至少沒有糊鍋。不過,下次煮飯可別放這么多水嘍。”
看著大家端來自己香氣四溢的杰作,又看了看自己煮的這一鍋算不上飯的飯,盡管大家沒有嘲笑我,只是開玩笑地說,沒想到厲害的馬思睿居然也有不厲害的事情,我心里卻很不是滋味。我在心里立了一個 flag:一定要好好學做家務,不能當一個除了學習、啥都不會的笨公主。
(記錄、整理/林以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