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
身邊關系不錯的朋友,經(jīng)常在一起聊天吃飯。有一次,飯桌上坐了六個人,大家挨個兒痛訴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一個人說二十分鐘的樣子,最后輪到一個姐姐時,她嘆了口氣,只說了一句:“我現(xiàn)在是不敢生孩子的!”
我也是不敢生孩子的那一個。原生家庭從來沒給我足夠的安全感,他們把更多的愛給了另一個孩子,而且,我從他們那得到的信息是“我很糟糕,我不漂亮,我成績不好,我不聽話,我不能擁有幸?!?。雖然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足夠獨立,但是我仍然擺脫不了原生家庭帶給我的自卑等弱點,可能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解決這個問題吧!
如果從父母那里受到的傷害太深,有必要原諒嗎?
我想起張愛玲的事,她從來沒有體會過父母之愛。父親頹廢,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母親十分新潮,跑去國外生活,回國后,立馬跟父親離婚,當時張愛玲已經(jīng)不認得她了。
有一次,張愛玲在母親那過夜,繼母怨她沒有事先告知,打了張愛玲,還說是張愛玲先動的手。父親聽后,二話不說打了張愛玲。張愛玲生了一場大病,后來逃了出來,跑到母親那里。在母親那,她也是寄人籬下,她必須成為母親喜歡的樣子,才能討得母親喜歡。她在香港讀書的時候,由于成績好,獲得了一筆八百港幣的獎學金。她非常高興地把這筆錢給了母親,沒想到這筆錢卻被母親在牌局上輸?shù)袅恕?/p>
這個不合格的母親讓她備感痛苦,她決定把欠母親的錢全都還給她。還錢時,母親落淚:“就算我不過是個待你好過的人,你也不必對我這樣,‘虎毒不食子’哎?!焙髞?,母親再次出國,張愛玲也去了美國,兩人再沒見過面。
1957年,母親臨死前,寫信給張愛玲希望再見她一面。當時張愛玲沒有足夠的錢去找母親,只好寫了一封信,附帶100美元。不久,母親病逝,她收到了遺物——一箱子古董。后來,張愛玲靠變賣這些古董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
即使母親再怎么不合格,心中也是有張愛玲的,要不然臨死前也不會想著見她。即使張愛玲對母親多么失望,心中也是有母親的,要不然也不會期望母親給她留一條門縫,她好去賠罪。誰能想到,暮年時期的張愛玲,唯一想說話的人,就是母親。
血緣關系,哪能說斷就斷。
斷了的,過得真的好嗎?我老家村里有一位大叔,因為跟父親處不來,于是斷絕關系,后來因為跟親兄弟發(fā)生很大的沖突,再加上工作不順,不知道如何面對慘淡的人生,最終上吊自盡。我問過母親,這位大叔到底跟家人有多大的仇。母親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我總覺得原生家庭才是我們修行的起點,無論它是好的,還是糟糕的。它的價值和意義,等待個人去領悟?,F(xiàn)在你很開心或者痛苦,放到四十年后,到時自己六七十歲了,回頭看原生家庭的種種,心中會是怎樣一種感受。
現(xiàn)在痛苦的人,就好像一輪明亮的月亮被烏云擋住一樣,它在哭泣。不過,只要有一個不受打擾的角落,保有自己的悲憫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