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濤
插敘是記敘文寫作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即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于表達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而插入與之有關(guān)的事情的一種敘述方式。恰當運用插敘可以使主題更深刻,情節(jié)展開得更充分,內(nèi)容表達得更充實,人物形象刻畫得更豐滿,在結(jié)構(gòu)上還可以避免平鋪直敘,使行文有波瀾、多變化,使作文情節(jié)更豐富。那么,插敘都有哪些妙用呢?
清朝著名文學家袁枚說:“文似看山不喜平?!笨梢?,文章有起伏、興波瀾,才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起伏跌宕的敘述能讓情節(jié)具有扣人心弦的藝術(shù)魅力,讓人讀來愛不釋手,而巧用插敘,這些添絲補錦的文字能讓文章?lián)u曳生姿,神采飛揚。
如張之路在《羚羊木雕》的開篇寫道“‘那只羚羊木雕哪兒去了?媽媽突然問我”,給讀者一種很突兀的感覺,為文章設(shè)置了懸念。文章按照媽媽尋找木雕,插敘“我”送木雕給萬芳的原因:因為她仗義幫助了“我”,“我”和她交朋友,所以才送木雕給萬芳。緊接著敘述父母讓“我”要回木雕,萬芳還“我”木雕,故事結(jié)尾引人深思。文章的插敘恰當?shù)匮a充了故事情節(jié),交代了“我”送木雕的原因,也解答了木雕的去向。如果不使用插敘,文章按照“我”送木雕,媽媽追問、尋找,“我”要回木雕的順序來寫,不但故事情節(jié)缺少波瀾,也少了很多趣味性。
巧妙運用插敘,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片段不按順序交代,后文再補充這一情節(jié),可以使行文有波瀾,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體會到一種豁然開朗、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寫人記事的文章中,作者運用各種方法刻畫人物形象,是為了使人物的形象更鮮明,主題更突出。而妙用插敘,不但能使文章情節(jié)有波瀾,還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題更鮮明。
如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作者在開篇直接敘述“我”回到故鄉(xiāng)的見聞和感受。當母親說“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面。我已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時,自然地插敘了“我”兒時與少年閏土相會的一段回憶:少年閏土夜晚在瓜地里看瓜,在海邊撿貝殼、冬季捕鳥等故事。插敘結(jié)束后,用“現(xiàn)在我的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然全部閃電似的蘇醒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xiāng)”,以及“我”應(yīng)聲說:“好極了!他——怎樣?”這一句把話題又拉了回來,再沿著原來的線索寫下去。
文章中加入這些插敘,少年閏土的可愛健談、機智勇敢與中年閏土的麻木遲鈍、滄桑迂訥形成鮮明對比,不但使文章波瀾起伏,還突出了閏土這一人物形象。同樣,當中年楊二嫂以刻薄勢利的“圓規(guī)”形象出場時,作者自然憶起昔日端莊本分的“豆腐西施”。通過插敘的方式讓人物在回憶與現(xiàn)實中形成對比、映襯,讓人物形象顯得更加立體豐滿。
巧妙運用插敘,能使文章更有趣,更有內(nèi)涵。
賈平凹在《一棵小桃樹》的開篇描寫了小桃樹在風雨中顫抖的情景,然后插敘小桃樹與“我”的成長過程,文章的最后又回到現(xiàn)實。在逆境中生長的小桃樹,歷經(jīng)風雨仍保留一個待放的花苞,讓“我”心里有了安慰。小桃樹同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讓人心生敬意。在插敘中,小桃樹因奶奶的保護才幸免于難。奶奶呵護小桃樹,其實是在那個艱難的年代小心呵護著“我”的夢,這是一種何其難能可貴的情感。文章不僅贊美了小桃樹,也表達了“我”對奶奶的追思,抒發(fā)了自己往昔艱難追夢的感慨。
正是這些插敘,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使其意蘊更深刻。
既然插敘有這么多妙用,在作文中應(yīng)該如何運用插敘,為文章增添光彩呢?
1.直敘式插敘。即作者直接中斷敘述,進行補充、介紹、說明,不依賴作品中任何人的口述或聯(lián)想,在文中直接插入一件事。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當作者在衣襟上戴著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參加畢業(yè)典禮時,媽媽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爸爸病倒了,在醫(yī)院里不能來??這是作者直接插敘爸爸生病住院的情況。這種插敘方式很靈活,或一段,或幾段,或幾句話,甚至僅一句話,多用“原來”“過去”等時間名詞引入內(nèi)容。
2.轉(zhuǎn)述式插敘。借助作品中人物的敘述達到插敘的目的。常用“據(jù)說”“聽人說”“有人說”等引入。如《孔乙己》一文中,作者用“聽人家背地里談?wù)?,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通過插敘交代了孔乙己的身世和品行。再如《藤野先生》中“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戴領(lǐng)結(jié)”,借留級學生之口讓讀者加深對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起到了先抑后揚、尺水興波的效果。
3.聯(lián)想式插敘。通過人物的回憶、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動進行插敘。如《故鄉(xiāng)》一文中,當母親說起閏土時,“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母親的提示讓我產(chǎn)生了美好的回憶與聯(lián)想。再如《紫藤蘿瀑布》一文中“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這是通過作者自己的回憶,插敘了十多年前家門外紫藤蘿的苦難遭遇。
總之,記敘文的構(gòu)思,離不開恰當?shù)匕才艑懽黜樞虻挠洈⒎绞?,只有記敘的方式安排得當,文章的?nèi)容才會更生動,更吸引讀者。而巧用、妙用、趣用插敘,會讓文章的情節(jié)曲折有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