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志
摘要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玉米種植在推動我國農業(yè)、經濟、民生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玉米的功效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此背景下,社會對玉米產量和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诖?,加強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就玉米高產栽培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 玉米;問題;高產栽培;對策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2)03–0170–03
在我國糧食產業(yè)發(fā)展進程中,玉米種植是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玉米的產量與質量不僅關系著民生,還與國家的繁榮富強密切相關。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玉米種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現玉米高產栽培是目前玉米種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農業(yè)科技發(fā)展尤為迅猛,在玉米種植中,越來越多豐產栽培技術得到了科學有效的應用。雖然玉米種植整體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高產栽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系統(tǒng)性、技術性,所以在玉米豐產栽培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玉米種植的發(fā)展,進而對我國社會經濟造成影響?;诖?,探究玉米高產栽培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玉米高產栽培的意義
我國作為世界的人口大國,由于人口基數龐大,所以對糧食的需求也不容小覷。玉米是除水稻、小麥之外,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在滿足民生需求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為了更好地推動民生、經濟、社會發(fā)展,加快推進玉米種植業(yè)發(fā)展顯得十分必要。雖然我國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但受我國國情、環(huán)境、地勢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能夠用來進行耕種農作物的土地并不多,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社會對玉米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玉米的豐產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我國雖然在玉米種植方面已有悠久的歷史,但要實現玉米的豐產目標,為民生、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可靠的保障,還需要加強對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
玉米高產栽培,即通過應用相應的豐產、優(yōu)產、高產等種植和栽培技術,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玉米單產和總產量的提高會對我國糧食的總產量產生積極影響,能夠解決更多人的溫飽問題,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的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玉米高產栽培的實際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玉米高產栽培有利于提高玉米總產量。這是因為高產栽培技術與傳統(tǒng)栽培技術不同,高產栽培技術強調從選種、育苗、培育、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強化,從而為玉米的生長與出產提供保障。利用傳統(tǒng)栽培技術,玉米產量在700~900 kg/667 m2,而通過應用高產栽培技術,玉米產量可達1 000~1 200 kg/667 m2 [2]。如果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與應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我國玉米總產量,從而解決更多地區(qū)人民的溫飽問題,保證糧食的質量與安全。
其次,玉米高產栽培發(fā)展有利于促進農業(yè)發(fā)展,提高農業(yè)經濟效益。玉米種植是我國農村地區(qū)提高農民收益的重要項目。但就實際情況來看,由于農民的種植技術與選擇的品種各有差異,所以玉米的產量也不同,若長期產量無法得到保障,就會影響農民收益的穩(wěn)定性。而推廣與應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可以使得玉米產量保持在較高水平,這對促進農業(yè)、農民、農村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最后,玉米高產栽培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這是因為玉米種植產業(yè)的持續(xù)、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與民生、經濟、農業(yè)發(fā)展緊密相關。
2 玉米高產栽培中存在的問題
2.1 玉米品種多、亂、雜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品種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前提環(huán)節(jié)。若玉米品種欠佳,即使采用再高的種植技術和精細化的培育管理,都難以實現玉米的高產、穩(wěn)產。而目前在玉米高產栽培過程中,存在玉米品種多、亂、雜的問題[3]。玉米品種之所以多亂雜,與我國種子經營市場開放有直接的關系,再加上大部分農民群眾在選種方面缺乏技術支持,所以常常會出現種子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現象,這會直接影響玉米種植的產量,甚至會對玉米種植的發(fā)展造成影響。
2.2 玉米種植依賴傳統(tǒng)經驗
玉米產量與質量的高低與玉米種植技術的應用有直接關系,要實現玉米高產、豐產,必須加強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我國農村玉米種植產業(yè)中,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率非常低,大部分農民群眾主要依賴于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種植技術進行玉米種植。傳統(tǒng)種植技術往往缺乏科學性,且較為粗放,再加上大部分農民群眾種植知識水平較低,所以玉米種植的整體水平也難以提高,更不談上玉米的豐產、優(yōu)產、高產。
2.3 施肥缺乏科學性
在玉米高產栽培中,施肥是尤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茖W、合理的施肥有利于促進玉米快速生長,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若施肥不當,容易影響玉米的生長發(fā)育,增加玉米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最終影響玉米產量、質量、效益。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農民群眾在玉米種植工程中,施肥工作不算十分理想,施肥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都比較差。農民群眾玉米栽培施肥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過于依賴于化肥。隨著化肥的廣泛應用,化肥的速效越來越受到了農民群眾的認可[4]?;孰m然具有促進植物快速增長、防治病害的效果,但過度使用化肥容易破壞土壤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終使玉米種植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其次,有機肥施用水平較低。有機肥不僅含有多種農作物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微量元素,同時,有機肥相比化肥還可以實現對環(huán)境的保護,所以在當前綠色農業(yè)發(fā)展背景下,有機肥越來越受到了重視。但大部分農民群眾都認為有機肥施用費時、費力,所以施用水平較低。
2.4 栽培管理方式粗放
在玉米種植中,要實現高產栽培,必須保證栽培管理的科學性、精細化。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還存在栽培管理方式過于粗放,缺乏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問題,這不僅無法實現玉米的高產、優(yōu)質,甚至會直接影響玉米種植的整體水平,最終降低種植收益。玉米栽培管理方式粗放主要體現在整地施肥過于隨意、耕除草缺乏重視、地膜回收不及時等方面。而導致栽培管理方式過于粗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與農民群眾科學管理意識不高、科學管理能力不足有關。
3 實現玉米高產栽培的有效對策
3.1 加強種子市場管理,提高玉米種子品質
優(yōu)良品種的應用是實現玉米高產栽培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基于當前玉米種植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種子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此,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加強對種子市場的管理來提高玉米種子品質,為玉米高產栽培提供保障。
政府部門需要發(fā)揮其指導和監(jiān)管作用,進一步加強對種子市場的監(jiān)督與管理。例如,針對假冒偽劣產品,應及時追蹤其生產廠家、生產企業(yè),進而對相關廠家和企業(yè)采取嚴厲的打擊措施,以此有效杜絕損害農業(yè)種植事件的發(fā)生。針對種子經營戶,相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比如明確種子經營戶的經營責任、法律法規(guī),保證種子經營戶能夠合理合法經營[5]。還可以定期組織種子經營戶進行教育培訓,通過專業(yè)知識教育、思想素質教育,增強種子經營戶為農服務、優(yōu)質經營的意識與能力,進而為農民群眾提供良種推選和相配套的種植技術。這對促進良種良法的推廣與應用,進而實現玉米高產、豐產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部門也需要定期組織農民群眾開展有關良種選擇方面的技術指導和知識培訓,詳細向農民群眾介紹各種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良種,引導農民群眾科學結合地區(qū)環(huán)境、氣候、地勢等條件,選擇適合的良種。
3.2 改革傳統(tǒng)玉米種植技術,加強高產栽培技術推廣與應用
傳統(tǒng)玉米種植技術雖是代代相傳下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種植方法,但在新時代背景下,依然無法滿足玉米高產豐產的需求和要求,且傳統(tǒng)玉米種植技術還缺乏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局限性,因此,改革傳統(tǒng)玉米種植技術至關重要。要實現玉米種植的高產、豐產,就必須加強對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國家和各地方農業(yè)部門要加大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科研、推廣、宣傳投入,不斷研發(fā)新品種、新技術,并將新品種、新技術推向廣大農民群眾。我國玉米種植具有分布廣、種植點分散的特點,因此,在高產栽培技術推廣與應用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對此,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科學合理的農業(yè)技術推廣體系。例如,政府部門在工作中實踐中可以依托農業(yè)合作社開展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宣傳、指導、推廣工作,同時,政府部門還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農民群眾投入到高產栽培技術學習和指導活動中,以將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落到實處[6]。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將做好高產栽培技術的普及與指導工作。例如,相關部門除了組織玉米種植戶進行集體學習和指導外,還可以加強對互聯(lián)網的利用,組織玉米種植戶進行靈活培訓。具體可以利用在線平臺為種植戶提供隨時隨地學習和培訓的機會,進行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宣傳和指導工作。
3.3 促進玉米科學施肥,實現玉米種植綠色發(fā)展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科學施肥是實現玉米高產、豐產的重要途徑。在當前綠色農業(yè)發(fā)展背景下,對玉米種植施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促進玉米高產、豐產的基礎上,如何實現綠色施肥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綠色施肥主要是指通過科學、合理的水肥管理提升玉米的產量,一般情況下,需要對玉米的種植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科學施肥,保證其充足的養(yǎng)分供應,進而提高玉米產量。綠色施肥技術主要是結合玉米的生長情況和對肥料的需求,避免過量施肥,根據玉米不同的生長情況,合理地分配肥料,保證充足的基肥,合理追肥,滿足養(yǎng)分需求。如此,在減少肥料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提升玉米產量,進而增加玉米種植收益。為實現玉米的科學施肥,促進玉米種植綠色發(fā)展,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施肥指導和教育,旨在更好地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水平。
在實踐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幫助農民群眾認識到不同化肥元素的特性和作用,了解有機施肥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促進農民群眾掌握玉米的需肥規(guī)律,實現按照玉米生長需求和要求實現科學施肥。通過提高化肥和有機肥的使用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在玉米施肥中,如何防治病蟲害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7]。對此,相關部門也可以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指導和教育,比如幫助農民群眾掌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的知識,促使農民群眾學會利用各種綠色防治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這也是實現玉米種植綠色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3.4 推廣玉米精細化管理,提高玉米種植水平
玉米種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要實現玉米的高產、豐產,必須在玉米種植的全生命周期加強對玉米的精細化管理,這對提高玉米種植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就玉米選地、選種、整地而言,應選擇排灌方便和土壤疏松肥沃的土地;選擇抗性好、產量高的優(yōu)良品種,比如迪卡007、正大999等;做好地塊的開行、除草、平整等工作[8]。
其次,在培育過程中,需要根據玉米生長的需求和要求,結合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地勢特點等,科學施肥,并加強田間管理。施肥方面,應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拔節(jié)肥;在田間管理方面,要注意查苗補苗、間苗定苗,針對病蟲害,需要注重預防,強調防大于治的原則。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需要根據國家的肥料技術政策,在玉米施足氮磷鉀肥料的基礎上,定期、科學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這是21世紀我國的一項基本農業(yè)方針。根據玉米的生理特性,4葉期前玉米發(fā)生白化病的概率較高,在此之后則可能發(fā)生粗縮病、吸漿蟲、鉆心蟲等并病蟲害,8~10葉期后還可能發(fā)生褐斑病、莖腐病、銹病等病蟲害。12葉期后玉米蜈開始產卵,成幼蟲后危害玉米穗,使玉米減產。對此,在對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可以從4葉期開始,用全營養(yǎng)微量元素清液肥料100 g配高效殺菌劑15 g,再配聯(lián)苯菊酯類農藥20 mL兌1桶水,每隔7 d噴施1次玉米大田,一般5次噴施后就可以取得有效的防治效果[9]。玉米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較大,所以,需要澆水的地塊要及時澆水防旱,一般以早上澆水為宜。只有保證玉米健壯生長,高產、豐產才有希望。
最后,在采收過程中,玉米要等到60%以上的玉米苞都起泡發(fā)松時開始采收,采收后的玉米穗要及時脫苞晾曬,剝光的玉米穗需太陽曬干開始脫粒,玉米籽粒曬干方能入庫保存。
此外,現代玉米種植規(guī)模較大,要實現精細化管理,僅僅靠人力是不夠的,所以相關部門還需要積極推廣農業(yè)機械和科學生產技術,保證技術和機械的高效、統(tǒng)一、配套。同時,需要積極借鑒國外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經驗和先進技術,促進玉米種植實現精細化播種、精細化耕作、精細化管理。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還可以將耕地按照相應標準進行細分,積極采用模塊化種植模式,這對提高玉米產量、促進玉米種植更快、更好地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4 結束語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對提高玉米產量及質量,促進玉米種植更快更好地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谟衩赘弋a栽培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就必須加強對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對于目前存在的玉米高產栽培問題,必須找到其原因,結合問題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玉米高產栽培水平,進而為玉米種植發(fā)展提供可靠保障。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栽培技術水平、提高玉米生產效率、做好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等,都是實現玉米高產栽培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柏新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應用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21(4):232-233.
[2] 蘇瑞山.玉米種植新技術推廣應用對策分析[J].南方農業(yè),2021,15(8):79-80.
[3] 崔麗青.淺析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20(20):48-49.
[4] 唐昌榮.淺析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2): 22,27.
[5] 辜義敏.淺析四川盆地青貯玉米機械化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四川農業(yè)科技,2019(1):76-77.
[6] 王秀芬.山東濱州玉米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9,39 (11):87-88.
[7] 劉海霞.玉米種植技術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 (11):38,41.
[8] 宋漢濤.淺析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9(16):66.
[9] 法慶元.優(yōu)質蛋白玉米育種與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yè)科技, 2018(5):47-48,51.
責任編輯:黃艷飛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Maize
ZHOU Lizhi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Shahe Town, Bobai County, Guangxi, Bobai, Guangxi 537626)
Abstract Corn is the main food crop in my China, and corn plant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people’s health awareness and health awareness, the function of corn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society’s requirements for corn yield and quality are also increasing. Based on thi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high-yield cor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high-yield corn cultivation.
Key words Corn; Problems; High-yield cultivation;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