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李濟是中國“考古學之父”,生活中的他性情耿直,心直口快,曾因一時的“任性”而做過一件令自己懊悔的事情。
1918年,22歲的李濟獲得官費去美留學的機會,當時他進入麻省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和社會學。兩年后,在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后,李濟轉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人類學專業(yè),兩年后順利地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從哈佛大學畢業(yè)后,李濟返回祖國,應聘至南開大學。當時南開大學校長為著名的教育家張伯苓,他大李濟整整20歲。工作中的張伯苓比較傳統(tǒng)保守,他一貫重視傳統(tǒng)和實用,對那些新興的學科有點認識不足。
有一天,張伯苓在校園里碰到李濟,在詢問了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事情后,他最后一本正經(jīng)地問李濟:“你能告訴我,人類學的好處是什么?”
其實,這本是張伯苓一句好奇的問話,卻讓李濟甚感不爽。自從美國回來后,他一直受到他人的贊美,李濟覺得張校長顯然沒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他毫不客氣地回答道:“人類學什么好處也沒有!”說完,揚長而去。
三年后,李濟離開南開大學,前往清華大學國學研究所,擔任人類學講師。到了1929年初,李濟應聘出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領導并參加了安陽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發(fā)掘,一夜之間名聲大震。
不久,李濟意外地收到了張伯苓校長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張伯苓誠懇地表示,自己看到李濟在考古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非常高興,同時也認識到人類學的重要性,他衷心地祝愿李濟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就。
想起之前自己對張校長那種無禮頂撞,想到張校長當時那驚訝的表情,李濟頓時懊悔不安起來。張校長不但不計前嫌,還發(fā)自內心地祝福自己,更讓李濟羞愧難當。時間不長,李濟專程回了一次南開大學,當面向張伯苓表達內心的歉意,張伯苓則大度地表示,自己早已忘了此事。
(摘自《現(xiàn)代家庭報》)B7318F16-E9F4-45A8-95E2-32FF93C058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