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玲 郭彩云 郭婧
摘要為提高毛烏素沙地樟子松效益,豐富當?shù)貥浞N,以樟子松為貼木,開展了紅松嫁接試驗。試驗效果良好,為毛烏素沙地防護林提質增效、發(fā)展生態(tài)經濟兼用林提供了技術支撐,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樟子松;嫁接;紅松
中圖分類號:S723.2文獻標識碼: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2.03.026
樟子松引入毛烏素沙地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已成為當?shù)胤里L固沙和園林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產生了顯著的生態(tài)和社會效益[1],然而,經濟效益低下制約著樟子松可持續(xù)發(fā)展。紅松是一種果林兼用樹種,經濟價值極高,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利用價值。樟子松與紅松親和力較強,優(yōu)良特性互補[2]。為此,我們在毛烏素沙地開展樟子松嫁接紅松技術研究,并取得成功。研究成果豐富了毛烏素沙地樹種資源,提供了適合當?shù)氐募t松種苗培育技術[3],為毛烏素沙地防護林提質增效[4]、發(fā)展生態(tài)經濟兼用林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保障。
1砧木培育
依據(jù)生產實踐的需求,砧木(樟子松)培育分為兩部分,即苗圃地砧木的培育和造林地砧木的培育。
1.1砧木選擇
苗圃地砧木:選擇已培育2~3年、生長健壯、主干生長優(yōu)勢明顯、無病蟲害、根系完整的樟子松營養(yǎng)袋苗,于4月上旬至6月中旬從苗床起出,剪掉營養(yǎng)袋后放入21 cm×26 cm的營養(yǎng)缽內(營養(yǎng)缽大小可根據(jù)需求而定),務必保持苗木土球完整。計劃臨時定植的苗木,移栽后按照60 cm×60 cm或150 cm×150 cm株行距定植在之前備好的苗圃地。
造林地砧木: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立地條件[5]較好且林相整齊,株高在80~120 cm的樟子松。
1.2砧木培育
苗圃地砧木在定植完成后,為了培育嫁接所需要的良種壯苗需要精準培養(yǎng)砧木[6]。造林地用作砧木的苗木按照成林密度3 m×4 m或4 m×5 m或5 m×5 m,“品”字形栽植,定植時去掉營養(yǎng)缽,苗木母土周圍用營養(yǎng)土充分填實。
1.2.1灌水
圃地定植苗每年灌水控制在6~8次,其中3月初灌解凍水一次,11月中下旬灌封凍水一次[7],其余時間根據(jù)氣候和土壤墑情而定。造林地砧木需圍直徑80~100 cm土堰,3—11月澆水4~6次,保證砧木在水分正常供給狀態(tài)下生長。
1.2.2施肥
苗圃地定植苗當年可以不施肥,翌年開始全年施肥2次,4月上旬每株施復合肥200 g,7月上旬每株施農家肥和有機菌肥混合500 g,整個生長期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0.3%~0.5%)。造林地砧木4月初每株砧木樹盤施200~300 g復合肥和2 500 g農家肥一次;每年7月可追施復合肥,施肥后隨即灌水,整個生長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0.3%~0.5%)。
1.2.3除草全年除草4~6次,依據(jù)生產需要適當增減除草次數(shù)。
1.2.4整形修枝
造林地砧木在嫁接前1~2年需要進行疏枝整形修剪,修剪時間以春季樹液流動前為宜。剪除砧木上的徒長枝、霸王枝、枯死枝及病蟲枝,保證每輪有4~5個側枝生長即可。
準備嫁接的樟子松經過3~4年的培育[8],主枝頂端直徑達到0.6~1 cm時可進行嫁接。
2接穗制備
2.1接穗采集
2.1.1接穗母樹選擇
選擇樹齡在30年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處于結實盛期的種子園、子代林及母樹林的優(yōu)良單株。
2.1.2采集時間
春季樹液流動前采集,一般在上一年的12月至當年的3月中旬進行采集。
2.1.3接穗采集部位
在母樹的樹冠中上部,采集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二次生長、頂芽飽滿的側枝頂梢。
2.1.4接穗采集規(guī)格
接穗粗度要與砧木嫁接部位相匹配,一般選擇頂芽下端直徑0.6~0.8 cm的接穗,接穗長度30~40 cm。
2.2接穗包裝及運輸
2.2.1包裝
采集的接穗頂芽向同一方向擺放,100枝為一捆打包,裝入備好的通風透氣的麻袋中待運。
2.2.2運輸
包裝好的接穗按照一層接穗一層冰塊分層擺放,調節(jié)冷藏車溫度,使車內溫度保持在-10~-5 ℃。
2.3接穗儲藏
2.3.1露地臨時儲藏(沙藏)
在圃地選擇背風背陽平坦地作為儲藏地點,用濕河沙覆蓋保存,河沙以握之成團松之即散為宜,一層河沙一層接穗均勻擺放,上覆草簾。隔10 d左右查看濕沙干濕度,濕度低于40%時用噴壺噴水,保證河沙濕潤。
2.3.2冰柜儲藏
接穗量較小時可用冰柜控溫儲藏。冰柜溫度保持在-5~-10 ℃。
2.3.3冷庫儲藏
接穗量較大時,可放入冷庫儲存,冷庫溫度保持在-5~-10 ℃。
2.4接穗嫁接前處理
2.4.1沙藏接穗處理
嫁接當日從濕沙中取出,用清水沖洗沙土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15 min后撈出控干待用。
2.4.2冰藏接穗處理
依據(jù)嫁接量提前10~12 h從冰柜或冷庫中取出接穗放至常溫下待用。
3嫁接技術
依據(jù)實踐經驗和試驗對比分析[9]總結出適合榆林地區(qū)樟子松嫁接紅松的嫁接方法[10]主要有髓心形成層對接法和芽端楔接法(頂芽劈接法)。
3.1嫁接時間
根據(jù)當?shù)貧夂蚣皻庀笈_預測預報,避開低溫霜害、大風揚沙天氣進行嫁接,一般嫁接的適宜時間為4月上旬至5月中旬。
3.2嫁接物品的準備及要求
嫁接備品有綁帶(用聚氯乙烯流滴膜裁成1 cm寬、45~50 cm的長條)或專用降解嫁接帶、刀片、75%醫(yī)用酒精、脫脂棉、修枝剪、塑料桶、毛巾等。
3.3接穗處理
將接穗取出,修剪至長8~10 cm待接,將針葉沿生長方向去掉后放入桶內,用濕毛巾遮蓋。
3.4嫁接方法
3.4.1髓心形成層對接法
(1)接穗處理方法。選擇與砧木等粗或約等于砧木2/3粗度的接穗,將接穗大部分針葉按生長方向去掉,僅保留頂芽周圍少量(3~5束)針葉,用嫁接刀在頂芽下方0.5 cm處斜切(刀片與接穗成30°角)至髓心后,順髓心切出,切面長度5~6 cm,一刀完成,保證切面平滑。接穗下端背面再切一條長1 cm,與接穗成45°角的斜切面待用。
(2)砧木處理方法。依據(jù)接穗粗度選擇相匹配的砧木,順松針生長方向摘除預嫁接部位四周針葉,在砧木西北方位、頂芽下0.5 cm處用嫁接刀由60°漸變至30°方向,斜縱切至形成層,切口長度為6~7 cm處,再從被切砧木正面沿45°方向內斜切一刀,切掉被削砧木。
(3)綁扎方法。將接穗下端插進砧木切好的“V”字形切口內,把砧穗左右靠緊對齊,穗砧粗度不等時至少一邊對齊,用綁帶從下切口1 cm處自下而上螺旋式纏繞至高于接口0.5 cm處綁緊,系實。
3.4.2芽端楔接法
(1)接穗處理方法。選擇粗度等于或略小于砧木主枝頂端的接穗,將針葉順生長方向拔掉,用嫁接刀從芽正面基部0.5 cm處沿30°~60°方向向下斜切,切長3~4 cm楔形切面,用同法在接穗正背面切一條3~4 cm楔形切面。
(2)砧木處理方法。把砧木頂芽水平剪掉,松針沿生長方向拔掉,然后用嫁接刀沿東西方向將砧木垂直劈開4~5 cm的嫁接切口。
(3)綁扎方法。將削好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上端露出2 mm的切面(露白),保證穗砧至少一面對齊,然后綁緊系實。
參考文獻:
[1] 張澤寧,李芳.林木種子園的生態(tài)學意義及提高增益的關鍵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8(3):137-140,162
[2] 張樹根,袁小琴.榆林毛烏素沙地樟子松無性系生長性狀變異研究[J].西南林學院學報,2010,30(1):21-24,33
[3] 張林媚,劉姝玲.毛烏素沙地紅松嫁接苗培育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6(5):83-84
[4] 陳立新,哈雪梅,段文標,等.紅松人工林優(yōu)勢木競爭指數(shù)影響因子的分析[J/OL].生態(tài)學報,2022(5):1-11[2022-01-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031.Q.20211116.1804.060.html
[5] 張林媚,劉姝玲,郭彩云.立地條件對榆林沙區(qū)樟子松嫁接紅松生長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通訊,2021(11):32-37
[6] 張治來,曹正,張治發(fā),等.榆林毛烏素沙地樟子松種子園提高結實量措施[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0,35(1):87-91
[7] 白昀,劉小軍.灌水對樟子松種子園母樹生長及結實的影響[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9(4):31-34
[8] 李靜,李正華,李春明,等.紅松果林豐產技術探討[J].防護林科技,2021(6):68-70,74
[9] 屈淑芬.森林培育措施對紅松人工林徑向生長性質的影響[J].農村實用技術,2021(12):123-124
[10] 劉姝玲,劉春紅,張耀,等.榆林造林地紅松高枝嫁接對比試驗[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6(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