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夕
那年夏天,我去西安參加筆會。趕上暴雨,停機坪積滿了水,飛機無法起降,所有的航班都延遲了。我坐在候機大廳里,周圍擠滿了乘客,他們有的打電話聯(lián)絡親友,有的詢問工作人員飛機何時能起飛,更多的是發(fā)牢騷,埋怨機場服務不周,不及時通報消息,不供應飲料和晚餐。
我百無聊賴,去附近的超市買了一本《讀者》,然后去茶座點了一杯飲料,坐在那兒漫不經(jīng)心地讀著,消磨時光。我不時抬頭看看表,已經(jīng)晚上8點了,如果不是趕上暴雨,此刻我已經(jīng)到西安了。
我打電話給朋友,告訴他不用來接了,還不知道航班何時可以起飛??伤麍?zhí)意要接,讓我一有消息就給他打電話。我去咨詢處查問航班,可前面圍滿了人,根本過不去。我問旁邊一名乘客,他說積水剛清理完,飛機可以起降了,機場正在安排調度。
好不容易又熬過一小時,機場大廳開始廣播航班消息:××航班已經(jīng)準備好,請乘客們準備登機?!痢梁桨嘌舆t到明天,請乘客去大廳門前集合,機場安排住宿。唯獨沒有我乘坐的這趟航班的消息。我下午4點到機場,已經(jīng)等了5個多小時,朋友還在那邊等著接我,而我現(xiàn)在連航班幾點能起飛都不知道。我感到十分郁悶,心情壞到極點。
我強壓心中的怒氣,戴上耳機,一邊聽音樂,一邊看《讀者》。我翻開一頁,是一篇譯文——《微笑》,只讀了幾行就被吸引住了。
故事是用第一人稱寫的,發(fā)生在“二戰(zhàn)”時期。作者是一名飛行員,在一次戰(zhàn)斗中不幸被俘,被關進單人牢房。第二天,他就要被處決,想到自己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絕望和恐懼占據(jù)了他的心靈。他想抽支煙,穩(wěn)定一下情緒。他翻遍衣服的口袋,總算找到一支皺巴巴的煙,但是沒有火柴。
鐵窗外面有一個士兵,是看管他的獄卒。他壯著膽子向獄卒借火。獄卒冷冷地看著他,也許是出于對瀕死者的憐憫,獄卒掏出火柴,劃著火遞上前來。
在黑暗的牢房內外,在微弱的火柴光下,兩個人的目光撞到了一起。他們離得太近了,隔著那樣近的距離對望,他不可能毫無表情,他不由自主地微笑了。獄卒驚訝地看著他,嘴角不大自然地往上翹了翹,也露出了微笑。
就是這個簡單的微笑,讓他們不再是穿著不同制服、分屬兩個營壘的敵人,而是同樣有著血肉之軀、有著思想和情感的人!他們聊了起來,聊自己的家人、孩子。他從皮夾里拿出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給獄卒看,獄卒也拿出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給他看。獄卒告訴他,再過幾個月自己就能回家看孩子了。他再也忍不住了,悲慟欲絕地說:“你命真好,不像我,我再也不能回家見我的親人,親吻我的孩子了……”
就在這時,奇跡發(fā)生了,獄卒伸出食指,示意他別出聲。獄卒巡視了一圈,悄悄返回,掏出鑰匙,打開牢門,把他送出了監(jiān)獄。
這是法國作家哈諾·麥卡錫的作品,是他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成的。我深深地沉浸在故事里,絲毫感覺不到周圍的喧鬧,仿佛一切都靜止了。
一個生命就這樣被挽救了,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一個微笑!
微笑,是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溝通,它傳遞著人類樸素的情感,閃爍著人性特有的光輝。
雨還在下,我的心中卻充滿陽光。
航班依然沒有消息,但我不再郁悶煩惱。我知道,不管飛機延誤多久,我都會帶著微笑上路。
(秋水長天摘自天地出版社《我贏了自己》一書,黃焯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