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廣西隆林縣德峨地區(qū)金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2022-06-08 12:42:54韋劍瑋陳忠斌毛承安
      科海故事博覽 2022年15期
      關鍵詞:菜田褐鐵礦寒武

      韋劍瑋 陳忠斌 毛承安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第四地質隊,廣西 南寧 530033)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德峨地區(qū)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區(qū)域,是南盤江-右江成礦區(qū)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礦產(chǎn)資源豐富,分布不均。已發(fā)現(xiàn)的礦產(chǎn)有金、銻、銅、磁鐵礦、磷礦等5 種,各礦種主要有熱液、沉積、風化三種成礦類型,以金礦最具工業(yè)價值和遠景。

      2 礦區(qū)地質特征

      2.1 地層

      礦區(qū)出露的地層主要有寒武系博菜田組、泥盆系郁江組一段~二段、東崗嶺組一段、融縣組、石炭系都安組、黃龍組、石炭-二疊系馬平組、二疊系礁灰?guī)r等。

      寒武系博菜田組(∈4bc)分布于礦區(qū)中部,占礦區(qū)面積約60%,為淺灰色、灰色薄-中層細白云巖、砂質白云巖夾深灰色薄-中層泥質白云巖。

      泥盆系郁江組一段~二段分布于北部及北東部,一段(D1y1)為淺灰色、灰黃色薄-中層狀粉砂質泥巖夾青灰色中-厚層狀細砂巖,偶見灰黑色薄層狀泥巖,二段(D1y2)為深灰色薄-中層狀生物屑鈣質泥巖夾黑色薄層狀炭質泥巖、鈣質泥巖,與下伏地層寒武系博菜田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泥盆系東崗嶺組一段(D2d1)分布于北東部,為灰色塊狀生物屑微晶灰?guī)r夾淺灰色塊狀白云質灰?guī)r、白云巖。

      泥盆系融縣組(D3r)分布于中南部,為淺灰色中-厚層狀生物屑灰?guī)r。

      石炭系都安組(C1-2d)分布于中偏西南部,為灰色薄-中層生物屑微晶灰?guī)r夾淺灰色薄層白云質灰?guī)r、灰色塊狀生物礁灰?guī)r。

      石炭系黃龍組(C2h)分布于西南部,為灰色厚層塊狀生物屑微晶灰?guī)r夾淺灰色薄層白云巖,與下伏都安組為整合接觸。

      石炭系-二疊系馬平組(C2P1m)分布于西南部,為灰色中-厚層生物屑微晶灰?guī)r,與下伏黃龍組呈整合接觸。

      二疊系礁灰?guī)r(Pbls)分布于西南部,為淺灰、灰白色中-厚層亮晶含生物屑礫屑灰?guī)r。

      2.2 構造

      礦區(qū)位于德峨背斜中段,該背斜呈近東西向展布,其核部地層為寒武系博菜田組,兩翼地層分別為泥盆系郁江組、東崗嶺組、融縣組,石炭系都安組、黃龍組、馬平組等,背斜西部揚起端有二疊系輝綠巖侵入。背斜核部平緩開闊,傾角多在10°以內(nèi),局部巖層為水平狀,因背斜核部西南處被斷層切割,兩翼地層呈不對稱分布,兩翼地層傾角為10~40°。

      礦區(qū)斷裂較發(fā)育,以近東西向為主,次為北西向、北東向及近南北向。其中北西西向及近東西向斷裂線與德峨背斜褶皺軸線近平行,形成時期為同一期。北西向斷裂是礦區(qū)內(nèi)重要容礦構造。

      2.3 巖漿巖

      礦區(qū)內(nèi)無巖漿巖出露。

      2.4 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位于德峨-八科一帶,圈定有1:5 萬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Hs-7,異常元素組合為Au、As、Sb、W、Bi、Mo。主異常元素Au 面積9.46km2,平均值28.11×10-9,峰值98.99×10-9,平均襯度2.01,最高襯值26.63,呈不規(guī)則囊狀北西向展布。異常連續(xù)性好,面積較大、異常強度大、濃度分帶全、具4 處濃集中心。As 元素異常面積4.22km2,平均值119.03×10-6,峰值214.40×10-6,平均襯度0.95,最高襯值12.63,呈沿北北西向斷裂扁豆狀展布;Sb 元素異常面積2.01km2,平均值53.50×10-6,峰值134.78×10-6,平均襯度3.49,最高襯值11.53,呈囊狀沿北西、北北西向斷裂展布;W 元素異常0.32km2,平均值9.4×10-6,峰值26.61×10-6,平均襯度0.89,最高襯值11.79,由多個低緩、弱小、零散異常組成;Bi 元素異常0.51km2,平均值1.32×10-6,峰值1.67×10-6,平均襯度0.81,最高襯值1.36,由3 個低緩、弱小、零散異常組成;Mo 元素異常0.87km2,平均值2.95×10-6,峰值4.22×10-6,平均襯度0.67,最高襯值2.56,由多個低緩、弱小、零散異常組成;Mo 元素異常0.87km2,平均值2.95×10-6,峰值4.22×10-6,平均襯度0.81,最高襯值1.36,由3 個低緩、弱小、零散異常組成;區(qū)內(nèi)航磁異常等值線為正異常梯度帶上,布格重力低,遙感解譯北西向線性構造發(fā)育。由元素組合特征屬中低溫熱液成因,成礦條件良好,找礦潛力大,初步劃分為乙2 類異常。

      德峨地區(qū)巖石普遍具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毒砂化等蝕變。經(jīng)開展異常查證,地表剝土揭露到多個金(銅)礦(化)體,與Hs-7 綜合異常吻合性較好,認為該異常為礦致異常。

      2.5 遙感異常特征

      本次工作通過ETM+多光譜影像的波段比值法和統(tǒng)計學法系統(tǒng)獲取了測區(qū)遙感羥基、鐵染等信息的分布情況和異常情況,在礦區(qū)內(nèi)圈定有遙感綜合異常YG-25,主要表現(xiàn)為鐵染異常,異常強度為強,是礦區(qū)硫化礦物經(jīng)地表風化原地堆積聚集于地表所致。

      3 礦體特征

      本次工作現(xiàn)兩條金礦化蝕變帶,明顯受構造和地層巖性的雙重控制。其中大平礦化帶位于大平新寨-永安壩一帶,近東西向,寬約500m,巖性為寒武系博菜田組的薄層白云巖,具黃鐵礦化和毒砂化,金礦體呈層狀產(chǎn)出。中寨礦化帶位于中寨-那地沿線一帶,近東西向,往西轉北西向,主要受寒武系與泥盆系接觸面-八科大斷裂的控制,金礦化多見于北側寒武系白云巖中。往東寒武系與泥盆系不整合面之上的郁江組碎屑巖中亦見金礦化,石英脈與方解石脈十分發(fā)育,局部可見黃鐵礦,黃鐵礦分布不均勻,有浸染狀、團包狀、脈狀三種形式,金礦化體為順層產(chǎn)出,厚層不穩(wěn)定。

      礦區(qū)地表槽探(剝土)工程揭露到5 個金礦體、2個金礦化體,各礦(化)體特征詳見表1。

      表1 礦體特征一覽表

      Ⅰ號金礦體順層產(chǎn)于寒武泥盆區(qū)域大斷層下盤的寒武系博菜田組(∈4bc)白云巖中。礦體真厚度為0.85m,品位為0.88g/t,產(chǎn)狀192 ∠27。礦石基本保持了沉積巖的原貌,唯一明顯的特征就是發(fā)育有浸染狀的黃鐵礦,局部風化呈褐鐵礦,偶見有石英脈分布。

      Ⅱ號金礦體順層產(chǎn)于斷層破碎帶旁的寒武系博菜田組(∈4bc)含泥質白云巖中。礦體真厚度為0.90m,品位為0.59g/t,產(chǎn)狀175 ∠15。礦石基本保持了沉積巖的原貌,唯一明顯的特征就是發(fā)育有浸染狀的黃鐵礦與毒砂,黃鐵礦有五角十二面體、八面體、和立方體等晶形,毒砂呈鋼灰色,最為常見形態(tài)為針狀。

      Ⅲ號金礦化體產(chǎn)于泥盆系融縣組(D3r)內(nèi)發(fā)育的斷層破碎帶中,賦存巖性為構造角礫巖。礦體真厚度0.90m,品位為0.32g/t,產(chǎn)狀14∠77。礦石為角礫狀構造,角礫的原巖為生物屑微晶灰?guī)r,具明顯的硅化與褐鐵礦化。礦體與圍巖無明顯的邊界。

      Ⅳ號金礦體順層產(chǎn)于泥盆系郁江組(D1y)褐鐵礦化泥巖中。礦體真厚度>2.23m,品位0.23~0.61g/t,平均品位0.40g/t,產(chǎn)狀44 ∠4。礦石為薄層狀結構,結構較為破碎,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褐鐵礦化較強,局部見有黃鐵礦顆粒呈浸染狀分布。礦體的頂板為一厚層狀的細砂巖,底板未能控制。靠近礦體還發(fā)育有一條產(chǎn)狀與巖層基本一致但呈透鏡狀的石英脈,脈寬0.5~1.2m。

      Ⅴ號金礦體產(chǎn)于泥盆系郁江組(D1y)與寒武系博菜田組(∈4bc)接觸帶旁郁江組一側的節(jié)理帶中,賦存巖性為壓碎褐鐵礦化泥巖。礦體真厚度>0.50m,產(chǎn)狀183 ∠72,品位為0.63g/t。礦石為壓碎結構,巖石破碎,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褐鐵礦化較強,原生層理已被節(jié)理置換。礦體與圍巖無明顯的邊界。

      Ⅵ號金礦體順層產(chǎn)于寒武泥盆區(qū)域大斷層下盤的寒武系博菜田組(∈4bc)白云巖中。礦體真厚度為0.70m,品位為0.97g/t,產(chǎn)狀182 ∠68。礦石基本保持了沉積巖的原貌,具有明顯的強硅化、強褐鐵礦化,多發(fā)育有石英脈。

      Ⅶ號金礦體順層產(chǎn)于寒武系博菜田組(∈4bc)含泥質白云巖中。礦體真厚度>1.50m,平均品位為0.50g/t,產(chǎn)狀227 ∠14。礦石特征與Ⅱ號金礦體類似,不同點在于Ⅶ號金礦體旁側未有明顯的斷層存在,且礦石的泥質含量更高,局部呈褐紅色。

      4 礦石特征

      礦石由基本保持原貌的沉積巖(白云巖、泥巖等)、構造破碎巖和成礦期中加入的熱液物質組成,不同區(qū)域礦石成分不同,大致可分為白云巖、泥巖和硅化構造巖三大類型。礦石組構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多具草莓結構、細粒碎屑、層理構造結構;另一種發(fā)育壓碎結構、條帶狀構造、環(huán)狀結構、交代結構和網(wǎng)脈狀、角礫狀、細脈狀、浸染狀。載金礦物主要為褐鐵礦、黃鐵礦、毒砂和一些粘土礦物。其中黃鐵礦和粘土類礦物是沉積間斷面型金礦的主要含金礦物。黃鐵礦有沉積成巖期黃鐵礦和熱液期黃鐵礦兩種類型。沉積成巖期黃鐵礦常呈粒狀、草莓狀、星點狀和結核狀沿層理分布,晶形主要為立方體,顏色為淡黃色,粒度0.1~1mm ;熱液期黃鐵礦主要呈浸染狀分布,少量為細脈狀,粒度多小于0.3 mm,有立方體、八面體和五角十二面體等晶形。隨著黃鐵礦中Au 含量的增高,黃鐵礦的顏色加深,從淺黃色變?yōu)榛尹S至淺綠黃色,一般粒度越小含金量越高。同一階段同一粒級的黃鐵礦,五角十二面體黃鐵礦含金量高于立方體黃鐵礦。毒砂呈鋼灰色,以針狀最為常見,是熱液充填(交代)型金礦的主要載金礦物[1]。

      5 礦床成因

      根據(jù)礦物組成關系及礦石外觀特征,認為金主要呈微細粒以吸附或混入狀態(tài)賦存于黃鐵礦、毒砂及粘土礦物中,黃鐵礦顆粒細小且密集的礦石金品位較富,因此礦區(qū)金礦石屬微細粒浸染型礦石。結合對比桂西北地區(qū)類似金礦床的成因研究結果[2],初步認為德峨地區(qū)金礦屬中低溫同生沉積巖層含礦鹵水混合熱液改造微細粒浸染型,是尋找微細粒浸染型金礦床的有利位置。

      6 找礦標志

      根據(jù)礦區(qū)內(nèi)金礦體的地質特征和礦體特征,金礦體的產(chǎn)出與地層不整合接觸面、斷裂與褶皺構造的耦合作用密切相關??傆嫐w納出五點找礦標志:

      6.1 地層標志

      (1)寒武泥盆不整合接觸面上,或靠近接觸面泥盆系的下部;(2)寒武系不純的白云巖中。

      6.2 構造標志

      (1)德峨背斜的兩翼、次一級小褶皺軸部或傾伏端;(2)地層不整合接觸面及其旁側發(fā)育的斷裂構造;(3)受區(qū)域北西向或近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或賦存于旁側次級小斷裂中;(4)斷裂交匯部位;(5)次級褶皺虛脫部位及層間破碎帶。

      6.3 蝕變礦化標志

      礦區(qū)與金礦化關系密切的圍巖蝕變主要有褐鐵礦化、黃鐵礦化、硅化、毒砂化等蝕變;礦化蝕變在地表表現(xiàn)比較明顯,易于追索和識別,因此為礦區(qū)找礦的間接標志。

      6.4 化探次生暈標志

      發(fā)育的條帶狀或等軸狀的Au、As、Sb 組合異常。

      6.5 直接標志

      區(qū)內(nèi)民采金礦已有一定時段,故有民采坑道或民采礦坑分布區(qū)域與礦體露頭分布地段是找礦的直接標志。

      猜你喜歡
      菜田褐鐵礦寒武
      安鋼燒結機配加澳褐鐵礦粉的生產(chǎn)實踐
      河南冶金(2020年4期)2020-10-21 01:30:56
      褐鐵礦粉的燒結基礎特性的實驗研究
      山西冶金(2018年6期)2018-03-04 12:53:02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巖段對比與沉積相初探
      云南馬關—麻栗坡地區(qū)早寒武世地層的識別及意義
      云南地質(2015年3期)2015-12-08 06:59:56
      國內(nèi)褐鐵礦燒結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鞍鋼技術(2015年4期)2015-09-24 01:50:13
      福建菜田氮、磷積累狀況及其淋失潛力研究
      渝東南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頁巖氣聚集條件及有利區(qū)預測
      湖南某褐鐵礦磁化焙燒—磁選試驗
      金屬礦山(2013年1期)2013-03-11 16:52:20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巖儲層特征及成巖作用
      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對設施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響
      禄丰县| 马边| 新绛县| 南昌县| 泾阳县| 法库县| 武宁县| 正定县| 屏南县| 天等县| 盐池县| 清徐县| 宜兰县| 文安县| 陈巴尔虎旗| 苍梧县| 工布江达县| 天气| 东乡| 铜陵市| 康马县| 陕西省| 罗田县| 盈江县| 邵东县| 宝丰县| 安国市| 湛江市| 临漳县| 尤溪县| 大连市| 祁东县| 呼图壁县| 巧家县| 沈丘县| 包头市| 邯郸县| 浙江省| 志丹县| 南和县|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