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來
玩物養(yǎng)志,既是一種生活方式,又是一種信手拈來的生活情趣。案頭清供,溪魚池蛙,下棋、種花、養(yǎng)魚、喝茶等都可玩賞,用以收獲有益身心的愉悅。
作家木心說:“玩物喪志者,其志小,志大者玩物養(yǎng)志?!敝鞠驈V大堅定的人,玩物可以養(yǎng)趣、養(yǎng)性,自然也能助長其志;器量狹小的人,則會被外物干擾,從而對自身造成不好的影響,這自然就是喪志了。正所謂“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明朝張岱有句名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闭f的是一個人若是沒有愛好,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對生活不再熱愛,活得如一潭死水,這樣的人不值得交往。其實,是否值得交往并不重要,但是,一個人活著的興趣是一定要有的。
其實,從古至今,文人墨客、風流雅士都在“玩物”,而且“養(yǎng)志”。蘇軾有云“得二百七十枚,大者如棗栗,小者如芡實,又得一古銅盆,盛之,注水粲然”,說的是他玩石頭的養(yǎng)志之趣。作家蔡瀾的那本《玩物養(yǎng)志》,也告訴人們,人類活到老死,不玩對不起自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只有玩才能得到心理平衡。
想玩并且會玩,這樣的人生才更加有聲、有色、有香,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的快樂和生活情趣的人。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