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飛
4月7日,美國參議院以53∶47票的表決結果批準坦吉·布朗·杰克遜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在232年和115位大法官任命之后,一位黑人女性終于被選中在美國最高法院任職,但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我們所有人?!边@位新任大法官感謝支持者,“我實現(xiàn)了奴隸的期望和夢想!”
豈不知,早在51年前,面對大法官雨果·布萊克辭職后留下的空缺,60歲的保琳·默莉致信尼克松總統(tǒng),毛遂自薦,希望總統(tǒng)提名自己成為美國最高法院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卻沒有獲得任何回應。
2021年9月,紀錄片《叫我保琳·默莉》在美國上映,主人公默莉,一生多姿多彩,集黑人、共產(chǎn)黨員、耶魯法學博士、律師、作家等多元身份于一身,領先時代潮流半個世紀,引發(fā)外界極大關注。
她,90年前曾探索自己的性別;70年前,反抗種族隔離;是羅斯福夫人的閨密;是耶魯?shù)谝晃缓谌朔▽W博士;比民權活動人士羅莎·帕克斯早15年抗爭甚至入獄;其作品《種族和膚色法》被譽為“民權律師的圣經(jīng)”,法律思路激發(fā)大法官馬歇爾和金斯伯格的靈感;發(fā)起創(chuàng)立全美婦女組織。一部電影將她的開創(chuàng)性成就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紐約時報》發(fā)文:“默莉應該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新電影揭示原因?!?她應該作為一個美國英雄而被慶祝,應該被用作郵票、雕像和街道的名字,更不用說書寫傳記了,那么為什么她的名字并不為人所知呢?
《衛(wèi)報》刊出了《為什么默莉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美國最激進活動家的傳奇生涯》。作者感慨:“像默莉這樣的人能夠從美國歷史的裂縫中溜走,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她改變了歷史進程,在爭取種族和性別平等的斗爭中處于最前沿,但往往走得太遠,以至于她的貢獻得不到承認?!?/p>
《華盛頓郵報》遺憾地指出:“她是如此的超前,以至于當歷史最終被書寫時,它往往沒有提到她。仔細觀察她的一生,美國歷史的全景畫就會浮現(xiàn)出來?!?/p>
制作《RBG》導演的韋斯特與朱莉推出新作,“我們只是好奇,為什么沒有人告訴我們默莉的故事?”
1910年,默莉出生在巴爾的摩。其祖先包括黑人奴隸、白人奴隸主、美洲原住民、愛爾蘭人和自由黑人。大家族膚色各異,堪稱“微型聯(lián)合國”。3年后母親撒手人寰,北卡羅來納州的外婆將其一手帶大。在默莉12歲時,被送進精神病院的父親遭白人保安殺害。
敏感的默莉很快意識到種族隔離無處不在,吉姆·克勞時代的美國南方尤其惡劣。美國最高法院宣揚的“隔離但平等”口惠而實不至,黑人學校教育質(zhì)量遠低于白人學校。為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申請哥倫比亞大學,遭到無情拒絕。16歲時,默莉來到免學費的紐約亨特學院,身為唯一非裔女孩,她做過校報主編、文學社主席、辯論隊成員、籃球隊前鋒。她關心民眾疾苦,如饑似渴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
美國哥倫比亞舉行紀念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 路德·金的活動。(來源:CFP)
1938年,她申請入讀北卡大學社會學博士,但當時這所供白人就讀的大學不接受黑人,無情地拒絕了她。新聞媒體對此大肆報道,剛好這時羅斯福發(fā)表演講贊揚自由主義價值觀,默莉?qū)懶胖肛熆偨y(tǒng)在民權問題上保持沉默。總統(tǒng)未回信,第一夫人來信解釋:“我完全理解,但巨大的變化來得很慢?!眱扇硕嗄晖ㄐ庞?016年出版,名為《煽動者與第一夫人》??偨y(tǒng)夫人評價默莉為“一把燃燒的火炬”和“我最優(yōu)秀的年輕朋友之一”。
1940年,她和朋友坐在弗吉尼亞州公交車白人專用區(qū),因拒絕讓座,違反了州種族隔離法被捕。3年后,她成功發(fā)起抵制當?shù)夭宛^種族隔離的運動,比1960年餐館靜坐時間早了17年。隨后,她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工人辯護聯(lián)盟,加入美國共產(chǎn)黨。
后來,默莉就讀黑人大學霍華德大學法學院,上課第一天,教授威廉搖著頭說:“我不知道女人為什么上法學院?”這種對女性的偏見和歧視根深蒂固,默莉?qū)⑵浞Q為“簡·克羅”,暗指美國南部強制實行種族隔離的吉姆·克羅法律對女性的雙重歧視。1942年她發(fā)表《黑人青年的困境》,對美國軍中種族隔離提出挑戰(zhàn)。
默莉拼命學習,這位班上唯一的女性3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按照慣例,哈佛法學院為這位黑人法學院狀元提供了羅森瓦爾德獎學金深造。羅斯??偨y(tǒng)為她寫了推薦信,但哈佛大學當時的政策不招收女生,她被拒之門外。不甘失敗,她致信對方:“你們改變錄取決定總要比我改變性別容易得多!”哈佛大學依然無動于衷。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學法學院1950年才招收女性,當然是白人女性。
經(jīng)過努力,她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獲得法學碩士學位,畢業(yè)論文標題是“就業(yè)機會平等權”,文章主張“工作權利是不可剝奪的權利”,并發(fā)表在《加利福尼亞法律評論》上。
1945年,默莉通過加州律師考試,同年成為加州首位黑人副檢察長。次年全國黑人婦女委員會將她命名為“年度女性”,1947年《小姐雜志》將她評為“年度女性”。
1930—1950年,她在各種左翼組織從事低薪的短期工作,經(jīng)常為生活收入發(fā)愁,她在申請紐約律師執(zhí)業(yè)資格時,遭到律師協(xié)會的懷疑——36歲的她換過22份工作,搬過37次家,成績優(yōu)異卻為生計所苦。
1950年默莉出版了746頁的著作《各州種族和膚色法》,對美國各州種族隔離法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審視,嚴詞批判。書中,她援引心理學和社會學證據(jù),論證思路讓人耳目一新。
全國有色人種進步協(xié)會首席顧問馬歇爾盛贊她的這本書為民權運動的“圣經(jīng)”。她的方法對布朗案影響極大。借鑒她的思路,馬歇爾律師和羅賓遜教授從心理學研究中得出結論,評估學校隔離對黑白膚色學生產(chǎn)生不同影響。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公立學校種族隔離違憲!12D80067-69BC-43CE-AB00-D1301D2067A1
1965年,她成為耶魯法學博士黑人第一人,論文名為《種族危機的根源:政策的序曲》。1966年她發(fā)起成立全國婦女組織NOW。
1964年,她在華盛頓特區(qū)發(fā)表演講《吉姆·克勞和簡·克勞》:“黑人女性不僅在戰(zhàn)斗的每一個階段都與黑人男子站在一起,而且在黑人男子被戰(zhàn)爭摧毀時,她們也繼續(xù)站在一起。爭取她們的自由。她們不怕為自己的信仰挺身而出,拒絕從漫長而乏味的戰(zhàn)斗中退卻。如果沒有婦女不屈不撓的決心,黑人斗爭會走到今天嗎?”
同年身為總統(tǒng)婦女地位委員會成員,她撰寫備忘錄,直指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禁止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支持將“性別”作為一個受保護的類別加入1964年《民權法案》。次年,她發(fā)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章《簡·克勞與法律:性別歧視和第七篇》,送給每位國會議員和第一夫人,提請約翰遜總統(tǒng)注意。她致信平等就業(yè)機會委員會主席,督促其履行男女平等的使命。1966年她參與推進的案件,贏得第五巡回上訴法院裁定,女性在陪審團中享有平等權利。
默莉?qū)Ψ稍谏鐣到y(tǒng)中的運作有著異乎尋常的敏銳觀察,并能用最有力的詞匯將其表述出來。她將焦點放在所有限制女性從事某項活動的法律上,這些限制女性的法律往往以保護之名,行限制之實。比如女性不得擔任陪審員,是為了保護女性免于從家庭勞務中分神。她的論點,則是“那些通常被認為是獻給女性的高臺往往最后成為束縛女性的牢籠”。
金斯伯格在1971年的里德案中,將默莉列為上訴書摘要共同作者,以表彰她在性別歧視方面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
“當我們寫這份摘要時,我們知道我們站在她的肩膀上?!苯鹚共窀袊@道,“默莉第一個提出——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可以用來贏得男女平等。她率先提出,應該同時保護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權利,并讓他們自由地成為你和我,也就是要盡可能地順著自己的才華來發(fā)展。她走在時代的前面,而我是在正確的時間點出現(xiàn)的。我們要感謝她的勇氣,感謝她在整個社會還沒有準備好傾聽的情況下,發(fā)出自己的聲音?!?h3>毛遂自薦大法官
1971年9月28日,哈佛大學校報《哈佛深紅》作出報道,“女法學教授申請法院席位”。該報道的內(nèi)容是:布蘭代斯大學法學教授默莉?qū)懶沤o尼克松總統(tǒng),要求在美國最高法院空缺職位中給予考慮。“她昨天表示,寄出這封信是因為她覺得公民應該能夠直接聯(lián)系總統(tǒng),就大法官任命問題提出建議?!?/p>
“我不希望成為最高法院的象征女性。就像大法官瑟古德·馬歇爾對種族問題有著特殊的見解一樣,一名女性大法官也會對女性問題有著與生俱來的見解?!蹦蛘f,她沒有理由認為,最高法院不應該有幾名女性大法官。“當然,任命不合格的女性或?qū)ξ覀兩鐣械呐詥栴}漠不關心的保守女性,對總統(tǒng)沒有任何好處?!?/p>
她心知肚明,保守派總統(tǒng)絕對不會提名一位女性激進派黑人?!霸谶@封信到達白宮之前,我懷疑你已經(jīng)宣布了人選,以填補大法官雨果·布萊克辭職后留下的空缺。我不指望你會看到這封信,讓你的行政秘書高興一下,這封信在被扔進廢紙簍的路上,不會有什么害處?!?/p>
信中語氣半開玩笑,但這封信的目的卻是嚴肅的?!拔掖淼氖敲绹畲蟮纳贁?shù)族裔群體——女性,這應該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如果任命一名女性,最高法院將更好地反映美國的構成和利益?!蹦蚩偨Y道,“我的申請是為了避免普遍存在的誤解,即沒有合格的女性申請或可供選擇。”
1981年,也就是默莉的信發(fā)表10年后,里根總統(tǒng)兌現(xiàn)承諾,提名白人女性奧康納成為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自那以后,美國最高法院先后有5名女性擔任大法官,其中拉美裔的索托馬約爾在2009年成為第一位就任大法官的有色人種女性。
默莉(右二)正在接受一項獎項。(來源:作者供圖)
51年后,拜登最終兌現(xiàn)了大選承諾,提名一名黑人女性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早該如此了!”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拜登表示。
默莉的信顯示了這個自詡為人人平等的國家花了多長時間才到達那里!
默莉歷史與社會正義中心執(zhí)行主任芭芭拉·劉認為:默莉“如果看到”黑人女性被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那一天“會非常興奮”。她將為普遍自由和尊嚴而戰(zhàn)視為“接力賽”。“重要的是了解我們將從誰手中接過接力棒,以及我們將把接力棒交給誰?!?h3>承認她的時代終于到來
默莉一生都在與邊界作斗爭,這絕非偶然;她越過了無數(shù)障礙。默里的一生是一連串的第一和唯一。大力倡導民權和女權,但從不愛出風頭。她不以自我為中心,一直想保持低調(diào)。
絢爛終歸平淡,1973年,默莉放棄布蘭代斯大學教授職位,離開學術界,成為圣公會女牧師,出版自傳《疲憊的喉嚨里的歌》。1985年,她走完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5歲。沒有任何訃告或紀念能囊括她所有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
默莉早就意識到世界還沒有跟上。1977年,她告訴《華盛頓郵報》:“我總是走在時代的前面?!边@可能是她被世界一度遺忘的原因之一。正如《華盛頓郵報》感嘆:“她是如此的超前,以至于當歷史最終被書寫出來時,往往沒有提到默莉?!?/p>
承認她的時代終于到來!北卡童年之家于2016年被宣布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現(xiàn)在是默莉歷史與社會正義中心所在地。耶魯大學以她的名字命名了本科學生宿舍樓。
“她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歷史感,覺得她做的一切都是歷史的一部分。她把自己看作實現(xiàn)目標的工具。默莉的使命,如果沒有別的,就是舉起接力棒!”《華盛頓郵報》指出。
2020年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在默莉的工作基礎上再次打贏一場反歧視官司?!八魬?zhàn)種族主義、性別歧視、膚色歧視和精英主義,”律師希爾指出,“我花了20年的時間發(fā)現(xiàn)她對法律和社會正義做出的巨大貢獻?!?2D80067-69BC-43CE-AB00-D1301D2067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