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羅云
同學(xué)們請注意:下面蹦蹦跳跳來到我們面前的是一只蚱蜢,它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蚱蜢,而是屬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被譽為“江南一絕”的長沙棕編蚱蜢,現(xiàn)在就一起來動手試試,看看最常用的雙葉單編的編織方法是如何編織出一只靈巧的蚱蜢吧!
棕編是以棕櫚樹葉為原料編制而成的工藝品,古來有之,其中以四川新繁棕編和湖南長沙棕編最負(fù)盛名。
棕櫚樹在我國分布較廣,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野外、路邊、庭院、公園都可找到。生活在北方的小朋友可用彩帶代替,編織出的作品另有一番韻味。
素材:
新鮮棕葉若干、小剪刀、針、錐子、珠針
步驟:
第一步,取一片新鮮棕葉,用針沿葉筋處劃開,葉尾處留3厘米左右;
第二步,將劃開的葉片分開,將葉筋彎圈后夾在兩葉中,用手指捏住;
第三步,用手將葉片繞個圈,套在葉筋上,拉緊,可分解成如下三個動作(注意:這三個動作最為關(guān)鍵?。?
第四步,左邊葉片也用同樣方法編織,共編7至8個套;
第五步,用針將葉片劃出2毫米寬的小葉片,將小葉片從葉筋圈中穿入作為蚱蜢的觸須,拉緊葉筋;
第六步,剪去多余的葉片,剪短觸須;
第七步,用珠針“點晴”,一只蚱蜢就基本完成啦!
第八步,用錐子在蚱蜢身上扎個洞,將葉筋從洞中穿入,方便提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