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緩釋劑對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效研究

      2022-06-14 00:50:21劉麗娜朱雄梅郭敏朱小雪金晨鐘譚顯勝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22年9期
      關(guān)鍵詞:稻縱卷葉螟二化螟

      劉麗娜 朱雄梅 郭敏 朱小雪 金晨鐘 譚顯勝

      摘 要:為有效防治衡陽縣稻田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對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并以50%吡蚜酮WG和20%氯蟲苯甲酰胺SC進行了對比分析。結(jié)果表明,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有效成分量在630、720g(ai)/hm2時,僅需施1次藥對水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均有著較好的防治作用;與需要施2次藥的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無顯著性差異,而50%吡蚜酮WG對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無防效。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具有防效時間長、防治成本低的特點,大田防治時,建議選擇有效成分量為630g(ai)/hm2的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防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

      關(guān)鍵詞: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緩釋劑

      中圖分類號 S4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9-0109-03

      Control Effect of 6% Pymetrozine Chlorantraniliprole Sustained Release on Chilo Suppressalis and Rice Leaf Roller

      LIU Lina1? ?ZHU Xiongmei1? ?GUO Min1? ?ZHU Xiaoxue1? ?JIN Chenzhong1,2? ?TAN Xiansheng1

      (1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Farmland Wee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Loudi 417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trol striped rice borer and rice leaf roller in Hengyang County, 6% pymetrozine/Chlorantraniliprole sustained release agent was tested and compared with 50% pyraphid WG and 20% chlorfenoxamide S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6% pymetrozine/chlorantraniliprole sustained release agent at 630 and 720g (ai)/hm2 had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rice stem borer and rice leaf roller,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agent 20% chlorfenoxamide SC, but 50% pyraphid WG had no control effect on rice stem borer and rice leaf roller. Therefore, 6% pymetrozine/chlorantraniliprole sustained release ag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control time and low control cost. In field control, 6% pymetrozine/chlorantraniliprole sustained release agent with a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630g (ai)/hm2 is recommended to control chilo suppressalis and rice leaf roller.

      Key words: Striped rice borer; Rice leaf roller; Pymetrozine/Chlorantraniliprole; Sustained release agent

      據(jù)相關(guān)資料顯示[1],衡陽縣水稻病蟲以“三蟲一病”為主,蟲害重于病害。其中,二化螟大發(fā)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發(fā)生偏重,稻曲病發(fā)生偏輕,其發(fā)生面積占總病蟲害發(fā)生面積的92.2%,而且這5種病蟲害所造成的實際損失占總損失的93.7%。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又稱為“兩遷”害蟲,是衡陽影響范圍最廣的2種害蟲,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在當?shù)卦蕉?,一般?0月中、下旬開始遷飛到溫度較高的南方越冬,翌年5月上旬左右再回遷為害水稻。春季氣溫偏高,使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遷入時間提前。而高溫集中月份溫度下降,有利于其繁殖,對水稻的危害也進一步加劇[2]。稻縱卷葉螟在衡陽共發(fā)生5代,其中第2代的發(fā)生面積最大,年平均發(fā)生面積為11.9萬hm2。侵害面積最少的是稻縱卷葉螟第1代,每年發(fā)生面積為3.038萬hm2,每年因稻縱卷葉螟導致的水稻產(chǎn)量損失為1.457萬t。稻飛虱在衡陽每年也繁殖5代,蟲量最大的是稻飛虱2代為0.038t/hm2,年發(fā)生面積最多的是第5代,平均每年發(fā)生9.971萬hm2,因稻飛虱導致的年水稻產(chǎn)量損失為1.78萬t[3]。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是衡陽縣水稻上的常發(fā)性害蟲之一,特別是從2015年開始以單、雙季混栽區(qū)為中心點向周邊稻油區(qū)、純一季稻區(qū)、山區(qū)逐漸擴散[3],近幾年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在衡陽縣蟲口基數(shù)呈增長態(tài)勢,而且當?shù)囟偷究v卷葉螟的發(fā)生時間早,危害時間段也較長,抗性較重,成為當?shù)厮景踩a(chǎn)的難題。針對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治,當?shù)刂髁魉巹┦前⒕S菌素和氯蟲苯甲酰胺,而阿維菌素和氯蟲苯甲酰胺的抗性處于快速發(fā)展中, 減少使用量、使用次數(shù)以及延長有效防治時間都可以避免其抗性的快速發(fā)展,延緩氯蟲苯甲酰胺的使用壽命[4]。氯蟲苯甲酰胺屬于酰胺類農(nóng)藥中的一種,主要劑型是懸浮劑、水分散粒劑,而本試驗中所使用的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緩釋劑這種新劑型,具有超長持效期,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勞動力。為此,本研究開展了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緩釋劑對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效試驗,以期對衡陽縣本地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防治的藥劑篩選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概況 試驗安排在湖南省衡陽縣水稻田進行,該試驗田為機插秧田,試驗田周圍主栽作物為水稻,所有試驗小區(qū)的栽培條件(土壤類型、水肥管理、移栽期、種植密度、生育期、水層管理)均勻一致,稻田土壤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為多年連作雙季水稻田。

      1.2 供試材料 試驗時間:2019年4—7月。試驗地點:衡陽縣渣江鎮(zhèn)洋溪村(坐標點:112.400574°,27.185803°)。試驗對象: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試驗作物:水稻(中優(yōu)早39,早稻)。本研究所用供試藥劑為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河北博嘉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提供),本藥劑為混配劑型,因此以本劑型的組成成分作為對照藥劑,其劑型分別為50%吡蚜酮WG(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和20%氯蟲苯甲酰胺SC(美國杜邦公司提供)。試驗設備為HD-400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一次性乳膠手套及塑料盆。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 按照不同藥劑及不同藥劑用量分為6個處理,詳見表1。

      1.3.2 施藥方法 所有小區(qū)均噴施30%苯甲·丙環(huán)唑EC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藥劑:撒施法,按照每畝40盤秧的用量,每處理共處理12機插盤秧,撒藥后盤噴灑少量水,使藥劑粘附在育秧盤基質(zhì)土上。對照藥劑:莖葉噴霧法。

      1.3.3 施藥時間和次數(shù) 試驗藥劑:施藥時間為4月13日;施藥次數(shù)為1次。對照藥劑:防治二化螟的施藥時間為5月17日、6月2日,施藥次數(shù)為2次;防治稻縱卷葉螟的施藥時間為5月25日(孕穗期)、6月20日(破口前期),施藥次數(shù)為2次。

      1.3.4 使用容量 試驗藥劑用水量:85mL/機插秧盤;對照藥劑:450L/hm2。

      1.4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4月13日,秧床撒施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緩釋劑,當天為晴,氣溫12~22℃。二化螟的防治:5月17日采用對照藥劑進行第1次莖葉噴霧,當天為晴天,氣溫16~30℃;6月2日進行第2次莖葉噴霧,當天為多云到晴,氣溫22~30℃。稻田的ph值為6.7,有機質(zhì)含量為31.4~42.4g/kg,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分別為10.7~24.3和57~85mg/kg。稻縱卷葉螟的防治:5月25日對照藥劑莖葉噴霧當天為晴間多云,氣溫15~26℃;6月20日對照藥劑莖葉噴霧當天為多云,氣溫25~30℃。稻田土壤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為多年連作雙季水稻,稻田pH值為5.7,有機質(zhì)含量為2.1%。施藥當日天氣情況見表2。

      1.5 調(diào)查分析 調(diào)查方法:每個小區(qū)全區(qū)普查二化螟為害造成的枯心株,具體方法為記錄每個小區(qū)的總株數(shù)、枯心株數(shù),計算枯心株率。每個小區(qū)采用對角線5點法取樣,每點5叢稻,共25叢稻,記錄受稻縱卷葉螟為害的總?cè)~數(shù)、卷葉數(shù),計算卷葉率。調(diào)查時間:防治二化螟的第1次調(diào)查時間為6月2日,在試驗藥后49d進行(對照藥劑在第1次藥后16d進行第1次調(diào)查);第2次調(diào)查為6月20日,在試驗藥后67d進行(對照藥劑在第2次藥后18d進行調(diào)查)。防治稻縱卷葉螟的調(diào)查次數(shù)為2次。

      相關(guān)計算公式如下:

      枯心率(%)=調(diào)查枯心數(shù)/調(diào)查總株數(shù)×100 (1)

      卷葉率(%)=調(diào)查總卷葉數(shù)/調(diào)查總?cè)~數(shù)×100 (2)

      防治效果(%)=(CK-PT)/CK×100 (3)

      式中:PT——藥劑處理區(qū)枯心率或卷葉率;

      CK——空白對照區(qū)枯心率或卷葉率。

      1.6 數(shù)據(jù)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表示。采用SPSS軟件中的鄧肯法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各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對二化螟的防效 通過對每個小區(qū)全區(qū)普查二化螟為害造成的枯心株進行統(tǒng)計,其結(jié)果見表3。由表3可知,試驗藥劑藥后49d進行調(diào)查(對照藥劑施藥后第1次調(diào)查為16d),試驗藥劑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 540、630和720g(ai)/hm2處理對水稻二化螟防效在95.5%~98.8%,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 30g(ai)/hm2和50%吡蚜酮WG 75g(ai)/hm2對二化螟防效分別為97.4%、15.5%,試驗藥劑各處理防效與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無顯著性差異,但極顯著地優(yōu)于對照藥劑50%吡蚜酮WG。不同藥劑處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間藥效試驗結(jié)果見表4。

      試驗藥劑藥后67d(第2次對照藥劑施藥后18d),試驗藥劑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 540、630和720g(ai)/hm2處理對水稻二化螟防效在78.1%~89.8%,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 30g(ai)/hm2和50%吡蚜酮WG 75g(ai)/hm2對二化螟防效分別為95.8%、無效。試驗藥劑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 630和720g(ai)/hm2處理防效與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無顯著性差異,但低劑量540g(ai)/hm2防效極顯著地低于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

      2.2 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 通過對每個小區(qū)采用對角線5點法取樣,統(tǒng)計水稻稻縱卷葉螟為害造成的卷葉率進行分析,其結(jié)果見表4。由表4可知,試驗藥劑藥后57d(對照藥劑第1次施藥后15d),試驗藥劑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 540、630和720g(ai)/hm2處理對水稻稻縱卷葉螟防效在85.1%~94.5%,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 30g(ai)/hm2和50%吡蚜酮WG 75g(ai)/hm2對稻縱卷葉螟防效分別為95.3%、12.4%。試驗藥劑各處理防效與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無顯著性差異,但極顯著地優(yōu)于對照藥劑50%吡蚜酮WG。

      試驗藥劑藥后83d(對照藥劑第2次施藥后15d),試驗藥劑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 540、630和720g(ai)/hm2處理對水稻稻縱卷葉螟防效在77.2%~87.1%,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 30g(ai)/hm2和50%吡蚜酮WG 75g(ai)/hm2對稻縱卷葉螟防效分別為95.9%、12.4%,試驗藥劑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 630和720g(ai)/hm2處理防效均與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無顯著性差異,但低劑量540g(ai)/hm2防效顯著低于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

      2.3 安全性分析 試驗藥劑對水稻無藥害作用,試驗期間沒有發(fā)現(xiàn)在供試濃度下試驗藥劑對水稻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對水稻的產(chǎn)量無影響,對其他病蟲害無影響,對其他非靶標生物無影響。

      3 結(jié)論

      本試驗使用的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在試驗期間既未發(fā)現(xiàn)對水稻有不良影響,也未發(fā)現(xiàn)該藥劑對其他生物有傷害性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試驗藥劑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有效成分量在630、720g(ai)/hm2時,對水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均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與對照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無顯著性差異,但是在使用試驗藥劑時僅需要施藥1次,且防效與需要二次施藥的20%氯蟲苯甲酰胺SC相當,因而可大大減少防治的成本。而50%吡蚜酮WG 75g(ai)/hm2對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均防效甚微,該藥劑不可用于這2種蟲害的防治。大田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時,建議選擇有效成分量為630g(ai)/hm2的6%吡蚜酮·氯蟲苯甲酰胺GR。

      參考文獻

      [1]賀京,陳濤,方麗,等.衡陽水稻病蟲害特點及其與氣象相關(guān)性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25):13812-13813.

      [2]王輝.水稻二化螟的發(fā)生及防治[J].北方水稻,2011,41(02):55.

      [3]唐倩,黃明剛,雷苗琳.衡陽縣水稻二化螟綠色防控關(guān)鍵技術(shù)集成探討[J].南方農(nóng)業(yè),2019,13(11):28-30.

      [4]唐倩.衡陽縣水稻二化螟綠色防控關(guān)鍵技術(shù)集成探討[J].南方農(nóng)業(yè),2019,13(11):28-30,32.

      [5]葉波.湖南不同二化螟種群對幾種殺蟲劑的抗性監(jiān)測[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7(09):59-62.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稻縱卷葉螟二化螟
      不同形態(tài)指標用于二化螟幼蟲齡期劃分的研究
      應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評價
      稻田耕漚對早稻一代二化螟防控效果
      稻蝦共作模式對稻田二化螟的影響
      湖北植保(2020年5期)2020-10-20 06:37:32
      平湖市二化螟重發(fā)原因及防控對策
      省農(nóng)委召開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術(shù)現(xiàn)場培訓會
      40%氰蟲·啶蟲脒SC防治稻縱卷葉螟田間藥效試驗
      20%甲氧蟲酰肼·氰氟蟲腙懸浮劑對稻縱卷葉螟的田間防治
      幾種農(nóng)藥對稻縱卷葉螟的田間藥效試驗
      氰氟蟲腙與醚菊酯混配對水稻縱卷葉螟的增效作用與防治效果束兆林
      兰州市| 鄄城县| 普定县| 禹州市| 宜兰市| 格尔木市| 宝应县| 陈巴尔虎旗| 明光市| 永修县| 广汉市| 读书| 叙永县| 通辽市| 合作市| 林州市| 耿马| 临夏县| 和田市| 呼图壁县| 巴东县| 类乌齐县| 湖南省| 长垣县| 鹤山市| 辽宁省| 宁国市| 潮州市| 海口市| 松江区| 河北省| 乌兰浩特市| 正蓝旗| 山丹县| 唐山市| 南丰县| 容城县| 密山市| 久治县| 佛山市|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