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

      2022-06-17 16:41:55魯衍旭孫睿江
      中學化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教、學、評化合價高中化學

      魯衍旭 孫睿江

      一、問題的提出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了5個要素的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倡導在不同學習階段評價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情況。“教、學、評”一體化的課程評價理念強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師生之間的“評價”三者應共享教學目標,在課程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研究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對“教、學、評”一體化的理論研究比較深入,但在模型建構方面較為薄弱,在實踐研究上有所不足,許多教師缺乏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踐范式。針對這一研究現(xiàn)狀,筆者從典型課例著手,初步探索了“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

      “氧化還原反應”是中學化學核心概念,是初中階段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知識的延續(xù),也是高中階段元素化合物、電化學等核心知識的基礎,在高中化學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中探索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型,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設計思路

      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以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課堂教學的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诮虒W目標和學科素養(yǎng)的統(tǒng)領作用,我們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思路:(1)課前通過分析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課前環(huán)節(jié)是“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的基礎和依據(jù)。(2)課中根據(jù)教學目標,設定合理的教學情境,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評價活動,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其中,及時收集評價依據(jù)。課中環(huán)節(jié)是“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的落實和關鍵。(3)課后檢測評價教學目標的達成。課后環(huán)節(jié)是“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的反饋和評價,也是下一次教學目標分析的起點。通過教學單元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可以更精準地制定教學目標,改進教學設計,完善教學評價,形成一次“教、學、評”到下一次“教、學、評”的反復多輪教學閉環(huán),實現(xiàn)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基于上述“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設計思路,提出以下課堂教學設計模型(如圖1)。三、“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設計案例1.課前制定教學目標(1)課程標準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學習階段,不過初中和高中階段的課程標準不同,具體可見《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比兩階段課程標準可以看出,初中階段只要求學生從得失氧的角度去初步認識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學習僅停留在與生活的淺顯聯(lián)系上。高中階段則要深入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從宏觀(化合價)、微觀(電子轉移)等方面進行概念的建構,并注重概念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方面的應用,實現(xiàn)從知識學習到問題解決的思維升華。

      (2)教材內容分析

      從章節(jié)編排方面看,“氧化還原反應”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中第一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教材編排把本節(jié)內容放在首章。從知識層面講,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對氧化還原反應有了初步了解,在高中階段伊始進行科學系統(tǒng)地學習氧化還原反應后,還可以為后面相關內容的學習提供知識基礎。從學生心理層面講,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這一較難的知識點后,學生會感到后面知識點的學習相對輕松,在學習中充滿信心,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順序性規(guī)律。

      從教學內容方面看,“氧化還原反應”教學單元中包含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氧化還原反應。從化合價(宏觀角度)和電子轉移(微觀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理解其核心概念。第二課時:氧化劑和還原劑。在知道概念的基礎上,利用單、雙線橋(符號)分析氧化和還原過程,將電子轉移直觀表示,從而加深對氧化劑和還原劑概念的理解。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還會安排第三課時: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及應用.以達到深入理解概念、熟練應用概念的目的。

      (3)學生學情分析

      “氧化還原反應”教學單元面對的是剛從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學生已具有的相關知識背景包括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化學方程式、化合價、從得失氧角度認識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核外電子得失等原子結構的簡單概念,為從宏觀和微觀角度進一步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提供了知識基礎,具備了概念學習和分析問題的基本能力。高中階段仍需進一步加深概念理解、提升思維水平。

      (4)教學目標制定

      基于課標、教材、學情三方面的分析,以“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為例,制定如下教學目標。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氧化還原現(xiàn)象。目標2:通過化合價變化(宏觀角度)判斷化學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目標3:通過電子轉移(微觀角度)分析化合價變化的原因,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體會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變化與平衡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初步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模型。目標4:結合初中所學的四種基本類型的反應,分析其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從新的角度對反應類型進行分類。在后面第二課時的學習中,還將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例如汽車尾氣的處理),感受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價值,初步形成“綠色化學”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2.課中實施教學目標,及時評價

      本文針對“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的四個教學目標設計了三個教學情境,現(xiàn)以此為例進行“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實踐探討。

      情境一(對應教學目標1):探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氧化還原現(xiàn)象。

      【教師活動】展示實物,引發(fā)思考:桃子切開后,一會兒果肉會發(fā)黃,為什么?

      【學生活動】觀察生活現(xiàn)象,猜想桃子果肉與氧氣接觸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生活的經(jīng)驗)

      【評價活動】診斷學生對物質氧化性的認識,并評價學生學習動機水平。

      【教師活動】繼續(xù)追問,如何能防止果肉發(fā)黃?并提示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檸檬中富含維生素C.食用油中氧含量很低。620514EC-5787-467A-B35C-34715EDBA998

      【學生活動】設計對照實驗進行驗證,形成實驗方案。

      【評價活動】教師對實驗方案進行評價,并診斷學生的實驗探究水平和問題分析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出對氧化還原的思考,并通過設計實驗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科學探究的學科素養(yǎng)。

      情境二(對應教學目標2、4):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回顧初中知識,分析

      △化學反應CuO +H2=Cu+ H2O。

      從得失氧角度,分析得氧物質和失氧物質,以及發(fā)生的反應(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

      【學生活動】思考并交流,從得失氧角度作出回答。

      【教師活動】幫助學生回顧初中階段關于氧化還原的定義。

      【評價活動】診斷學生在宏觀物質水平層面的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建構情況。

      【教師活動】繼續(xù)提問:上述反應還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提示:標出反應中各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比較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有無變化。

      【學生活動】思考并交流,從化合價角度作出回答,說出元素化合價及其變化特點。

      【評價活動】診斷學生在元素水平層面的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建構情況。

      【教師活動】進一步追問,對于一些其他反應,比如Fe+ CuSO4==FeSO4+Cu,沒有物質得氧、失氧,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呢?

      【學生活動】分析化合價變化,從化合價角度判斷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

      【評價活動】先由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分析化合價的變化規(guī)律;再由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點評,診斷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和知識遷移能力。

      【教師活動】通過前面的舉例,引導學生從化合價角度對氧化還原反應作出定義。幫助學生認識和體會化合價的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特征,將初中階段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概念進行拓展延伸。

      【評價活動】通過課堂練習及時評價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判斷下列反應哪些是氧化還原反應?

      【學生活動】利用化合價是否變化進行判斷分析。

      【評價活動】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及時診斷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定義和判斷的掌握程度。

      【教師活動】就課堂練習提出新的問題:在上述反應中,有哪些反應屬于初中學過的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它們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如何?

      【學生活動】分析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畫圖表示(如圖2)。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層層遞進,從初中舊知的“得失氧”角度上升到高中階段的“化合價變化”角度,逐步加深了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讓學生知道以“得失氧”作為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依據(jù)是片面的,引導學生利用“化合價變化”更加準確全面地定義和判斷氧化還原反應,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滲透“氧化”和“還原”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發(fā)展學生的證據(jù)推理能力。最后從課堂練習的評價活動中進一步生成新的問題,使學生看到化學反應類型有著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而建構起不同類型反應之間的關系框架。

      情境三(對應教學目標3):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教師活動】提問: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特征是元素化合價變化,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呢?

      【演示實驗】教師演示2Na+ Cl2=點燃=2Nacl與H2+CI2=點燃=2 HCI這兩個氧化還原反應的實驗。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的宏觀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從Na、Cl、H原子結構的微觀角度,分析NaCI和HCI的形成過程。

      【學生活動】畫出Na、CI、H原子結構示意圖,描述NaCI和HCI的形成過程,從中體會化合價變化與電子轉移的關系。

      【評價活動】觀看NaCI和HCl形成過程的多媒體動畫,讓學生對自己之前的初步分析進行糾正和完善。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變化的原因是電子轉移,包括電子得失(例如NaCl的形成)和共用電子對偏移(例如HCI的形成)。這即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借助雙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幫助學生更準確地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并且引導學生認識到電子轉移總數(shù)相等,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體會變化與平衡對立統(tǒng)一的學科素養(yǎng)。

      【學生活動】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和本質及其關系進行概念梳理,并互相展示評價(如圖3)。

      【評價活動】通過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診斷學生微觀(電子)水平上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建構情況,包括電子轉移的方向、數(shù)目、動態(tài)反應過程等,診斷學生在物質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上對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認識進階,發(fā)展學生知識關聯(lián)結構化的水平和認識思路結構化的水平。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的演示、動畫的直觀展示和問題的循序漸進,實現(xiàn)從實驗現(xiàn)象、化合價變化向電子轉移進行推進,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到“元素”再到“電子”,體現(xiàn)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進階,初步建立氧化還原反應的認識模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辯證看待變化與平衡,基于證據(jù)推理,完成模型建構,使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學習過程中時時滲透,在潛移默化間使學生的化學思維得以提升。

      3.課后水平評價

      課后編制“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的測試卷,檢測學生對氧化還原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分析。并通過學生訪談對教學情境的設計、課堂中教師的提問、點評、追問、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的實踐過程進行評價,以促進“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型的進一步完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四、總結與反思

      1.教學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的依據(jù)

      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學情等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具體詳細,用教學目標指向教與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其次要依據(jù)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評價目標,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評價活動及評價方式。

      2.學生活動是“教、學、評”一體化的主線

      清晰的教學目標使“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充分聚焦于為目標達成的服務,并指引“教、學、評”的行為皆朝著預期的結果發(fā)展。這時需要思考的是,要評價目標的達成,需要設置什么樣的學生活動,在課堂上充分讓學生活動或完成某項學習任務,了解學生學到了什么、能做什么、做得如何,評價目標的達成度,以及根據(jù)達成度進行補償性教學。

      3.改進教學是“教、學、評”一體化的目的

      課堂教學中把評價與教、學相整合,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進教師的教學,實現(xiàn)教學相長。把評價作為考查教學的工具,不僅是評學生,也是評教師。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評價結果,反思教學的全過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綜上所述,筆者初步探索了以教學目標為引領的“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型,提供了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成效性的實踐范式,能夠有效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在化學課堂中落地生根。

      (收稿日期:2022 -03 - 15)620514EC-5787-467A-B35C-34715EDBA998

      猜你喜歡
      教、學、評化合價高中化學
      解讀化學式與化合價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化學式與化合價知識點撥
      教你學好化學式與化合價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高中化學“教、學、評 ”一致性研究
      高中數(shù)學“教、學、評”一致性研究的總體路徑與思考
      點析化學式與化合價
      探尋構建“教、學、評”和諧有效的語文課堂
      彰化县| 长阳| 平泉县| 拉孜县| 新平| 邵阳县| 阿尔山市| 隆回县| 南开区| 安宁市| 定安县| 濮阳市| 兰西县| 金坛市| 衡阳县| 广德县| 内江市| 哈密市| 富宁县| 三原县| 克什克腾旗| 黄龙县| 台南市| 河东区| 陇南市| 荥阳市| 长子县| 宣汉县| 渝中区| 芒康县| 仪征市| 武平县| 塔城市| 阿拉善右旗| 景宁| 元江| 永吉县| 梅州市| 沂源县| 洪湖市|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