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賜先生屬性情中人,興趣廣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均能侃侃而談?!拔倚形宜氐膫€性特質”讓他常?!罢Z不驚人死不休”,同時開闊的視野又使得他成為一個在中國畫藝術理論上探索創(chuàng)新的典型。在謝天賜的作品中,那些馳縱超逸的揮灑,也照見了畫家內心豪放不羈的自由精神,暗合了道家逍遙的人生觀。
畫面是視覺游戲,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但通過這個游戲的基本因素,點、線、面構成圖像表述你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而已,并沒有更懸乎的東西。
藝術看得見,摸得到。但也看不見,摸不透。藝術需要個性,而社會卻消滅個性。
中國畫可以“不擇手段”,吹云法、彈雪法、膠礬法、宿墨法,甚至用手指畫。我們還可以拓展一下:皺紙法、扎染法、油染法、紙筋法、拼貼法、水拓法等。還可利用各類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能相互催化:撒鹽排遣法、吸收沉淀法、水沖法、各種加劑法。畫面還可利用空間分割、局部剪裁、立體構成、解構構成、打散構成、點構成、面構成、線構成?;驈娏业暮?、白、灰對比組合。或改變視覺,放棄解剖學、透視學。概念重組,打破平衡,強化視覺沖擊力。
中國畫“畫氣不畫形”“舍形悅影”“大象無形”。意象是自然神質與畫家神質的相融性,“遷想妙得”。大寫意,形神高度統(tǒng)一,高度概括、刪繁就簡、精煉晶凝。并不是逸筆草草、粗略率率。有意識地將各種因素推向至極,既亂不亂、既雕既琢、返璞歸真。“無法有法,有法守法,守法破法,破法無法,無法之法為至法?!倍业睦L畫創(chuàng)作“三筆畫法”,“無意、有意、圓意”,常常胸無成竹而率性而為。
大寫意創(chuàng)作,我提出自己的理論“在混沌中求序”?;煦?,就是在亂畫,畫到一定的狀態(tài),就有秩序了。要符合人的欣賞的某種感覺,也就是“審美”。我在畫事物的抽象,抽象是實相的本質,也就是說我直接畫它的本質。
用宇宙觀認識這個世界,決定了你的高度,繪畫藝術也是這樣的,這是一個認識的問題。
說得清楚的是科學,說不清楚的是哲學,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的就是宗教。我這三句話可以討論研究任何事物。我以為藝術是以科學為基礎,上升到哲學,而皈依宗教。
普通人去理解我的畫,也是一個課題。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我這60年化為一筆而已。他有可能會有感受,有可能他沒有感受,每個人都不一樣。我的畫,喜歡的人把他捧到天上,不喜歡的人把它踩到底下。藝術本來就沒有標準的,但在特定的空間,特定的時間,它是有標準的。
中國畫的過程,就是一個無法-有法-守法-破法-無法的過程。學院是有法、但沒辦法破法,只是在守法,所以,絕大部分學生出來以后就守法守了一生。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風云變幻,改朝換代,社會發(fā)展,觀念演變。如今,中國畫也受到觀念和趨利的輻射,在悄悄地萎縮和撕裂,失去了生態(tài)平衡。從傳統(tǒng)到當代中國畫的傳承、演變、發(fā)展,現(xiàn)在眾說紛紜,不少畫家繼承傳統(tǒng)回頭走,成了當代“古人”。亦有把古人某個元素切割、組裝或放大,選取某個符號作為自己的藝術語言。也有人直接把中西方的兩個畫種嫁接組裝,或者把“當代水墨”換上中國畫的衣服稱之為中國畫的當代藝術新形式,更有甚者不要技法只需觀念等等。這一切都為了快速出效果,而且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豈不知任何一種藝術種類都需要工匠式的藝術技法、技巧和高度審美內涵的建立。筆墨的抽象美是中國畫獨有于其他畫種不能比擬的藝術語言,是不可能隨意滴幾滴墨汁到宣紙上就可以成為中國畫藝術的。
禪宗的核心是“覺”,你睡了就沒有這個世界,醒了才有這個世界,你才存在?!坝X”就是這個意思,大家都在睡,你醒了,在這個世界你就是一個厲害的人。
很多人不成功,就是他的觀念不成功,他的思想不成功,他的品格不成功,不是那個事情讓他困難,是他自己讓他自己困難。
我提出了中國畫“三結構論”的觀點,從心理結構、視覺結構和筆墨結構三個層面上來研究中國畫。所謂心理結構,就是指畫家的思想觀念,即眼睛能看到多遠、多寬、多深,看到了什么,怎么認識世界,有什么看法,形成了什么理念。對于傳統(tǒng)思想的學習研究,對道家、儒家、佛家的理解和領悟,在思想領域是否擁有自己的見解等。所謂視覺結構,就是指如何在畫面上布局和構成,還有顏色的配置和理念。點、線、面的組合,形象符號的設計等。中國畫的構圖往往容易重復,已經(jīng)走到了“模式化”的絕路,像樣板房一樣,而藝術追求的是個性和不重復,因此,我獨創(chuàng)了一套“狀物構圖法”。第三點筆墨結構,中國畫的技法核心是筆墨結構,心中有象,下筆沒有象,只有筆墨的律動,只有感覺的爆發(fā)和情感的傾瀉。下筆時心理上要把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拋棄,甚至沒有時空,一切只有筆墨?!爱嫐獠划嬓巍?。2DEFB934-2478-4C13-A0A5-4531D6C0A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