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門,男,浙江寧海人,資深編輯。國家二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寧海縣作協(xié)主席、政協(xié)委員、名家名匠、緱城工匠。曾獲《人民文學(xué)》年度詩歌獎,詩作散見《人民文學(xué)》《中國作家》《詩刊》等。著有詩集7部。
安靜
大年初一,雪落在對面的山上
雪找到正確的位置
越高的地方越潔白
它沒有恐高癥
江南少雪。它來拜年
若即又若離,我很擔(dān)心
它被融化,像擔(dān)心自己
從有到無
大年初一,山上的雪暗示我
世界原本是安靜的
雪崩,不是雪山的錯
耳鳴,不是耳朵的錯
假裝
“給我的耳鳴一副擔(dān)架吧
這些年它跟著我屢屢受傷”
上了年紀(jì),耳鳴找上門
像遺傳找到后代。戴上助聽器
這世界太吵了。從麻將
到麻雀,從鐵軌到鐵鏈
我是有耐性的。我答應(yīng)自己
把耳鳴養(yǎng)成音樂
“這世界那么多人”
我置身其中,假裝在諦聽
假裝找到靜止的開關(guān)
喪失了與人言說的欲望
安息
人有五官。至今分不清
誰是老大
好像少了誰都可以活
比如耳,失聰后懸置多年
仍彼此照應(yīng)
偶爾,因一只枕頭的軟與硬
發(fā)生摩擦
偶爾,眼睛里泛著光
耳朵里貌似有分貝
找到了家
更多是平靜。在聲音的轉(zhuǎn)彎處碰頭
耳對耳說:我們安息吧
分貝
戴上助聽器,我有過
80分貝的爭吵和50分貝的
笑話。在70分貝的街頭
我邂逅過40分貝的鄉(xiāng)音
更低的分貝,比如夜幕下
窗外30分貝的濤聲和20分貝
自得其樂的魚語,我要動用
視力和想象力才能分享
很遺憾,對聾子而言
分貝不是寶貝。無聲世界外
它像一個出賣聲音的失敗者
不被收留
幻聽
聲音是看不見的。但我能
我有能耐在無聲的世界里
看見它的腳、臉色,以及愛好
——漫游與還鄉(xiāng)
天生的敏感,可以將那些有福
進(jìn)入眼中的事物,通過幻聽
加深呼吸。甚至靈魂出竅的路上
也無須點亮內(nèi)心的燈盞
一種虛幻的聽覺,一扇門來認(rèn)領(lǐng)
縫隙中透出的光,前世修得
今世與幻想交換秘密——
一種詩意的暗渡陳倉
據(jù)說
失眠的夜晚
從枕頭下掏出耳朵
用棉簽仔細(xì)往里掏
據(jù)說有薄紙嘩嘩的響聲
別人的耳朵像收藏家
最富有。嚎叫或呻吟
感嘆或驚呼
來者不拒
我漏斗似的耳朵
是玩具。從小玩到大
具備了神經(jīng)質(zhì)……據(jù)說
寫詩的人都有神經(jīng)質(zhì)
好聽
有理不在聲高
琴聲就比炮聲
好聽
漢字躲在字典里
我好聽的聲音
躲在詩歌里
一行行,不再躡手躡腳
一首首,不用征求意見
被朗誦,是我的榮幸
聲音,長出了翅膀
愈合了失聰?shù)膫?/p>
溫和。微癢
耳屎
掏耳屎,有時候
掏出血
一個人,要掏多少次
才能掏干凈
一耳的屎
炮灰和病毒,惡
和痛,傲慢和偏見……
人類分泌的
屎
掏得完嗎
知道
很想知道
爆炸聲墜地的時候
會不會喊痛
剎那的火光
是不是它
憤怒的口型
很想知道
水舍身跳崖的樣子
會不會受傷
水往低處流
是不是它
該死的口號
討厭
討厭去醫(yī)院??谡稚w住了嘴巴
讓無法讀唇語的我
秒變啞巴
討厭耳鳴。一只蟬呆在里頭
兩只耳一進(jìn)一出,一生
答非所問
討厭年紀(jì)越大,耳背越重
曾經(jīng)驕傲的骨頭
一寸寸妥協(xié)
討厭人死不能復(fù)生。雙耳
一對老夫老妻,磕磕絆絆
目睹細(xì)小的衰敗
幸好
幸好,還有殘余的聽力
可以請眼神配合,讀唇語
讀信口開河的流水,以及
報紙中間的訃告,穿街,過巷
不驚不恐
幸好,人與草木之間
我喜歡后者,倔強地開花、結(jié)果
像我寫的詩歌,花瓣落在石頭上
裝飾著石頭的夢……揉揉眼
聽覺還在,圓滿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幸好,我出生在寧海,小地方
有寧靜,不用躲進(jìn)防空洞
不用一人分飾兩角,從漢字到漢詩
我分行又修行,做自己的神
有名有姓
樣子
一大早,你發(fā)來紅包說
吉祥安康。我們好了二十余年
至今沒有牽過手。至今友情的雙肺
沒有變白,不用隔離
一大早,窗前的水仙花開了
清香四溢,如久違的粉絲
往年,我們聚餐后去K歌
但今天,請按下暫停鍵,隔空問安
一大早,一雙新鞋
從鞋柜上掉下來,好像憋壞了
新衣服也很委屈。整個春天
新衣和新鞋,不能縣外漫步
一大早,我所在的小城
兩天一核酸。隊伍中的我
低頭看手機 ,全是綠碼,好看的樣子
抬頭看天。天很陰,六親不認(rèn)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