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智玲 高一軍
摘要:目的:分析丙肝患者HCV-RNA陽性與自免肝抗體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20.06-2021.06的200例丙肝患者,進行HCV-RNA與自免肝抗體相關性檢測。結果:這200例丙肝患者中,有110例HCV-RNA陽性,占比(55.00%),90例丙肝患者HCV-RNA陰性,占比(45.00%)。將患者分為兩組,第一組:丙肝抗體IgG(+),HCV-RNA均為陽性,檢測得出AMA-M2陽性8例(7.27%),SLA/LP陽性14例(12.73%),LKM-1陽性24例(21.82%),LC-1陽性7例(6.36%)。第二組:丙肝抗體IgG(+),HCV-RNA陰性,檢測得出AMA-M2陽性2例(2.22%),SLA/LP陽性4例(4.44%),LKM-1陽性12例(133.33%),LC-1陽性2例(2.22%)。結論:丙肝患者自免肝抗體檢測陽性率與丙肝患者HCV-RNA陽性呈正相關。
關鍵詞:丙肝;HCV-RNA陽性;自免肝抗體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322.4+7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丙型肝炎是人體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使的一種病毒性肝炎,該疾病病情復雜,且治療難度大,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有非常嚴重的影響[1]。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身體內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現象,外周血中可以檢測到自身的抗體[2]。而自身抗體的產生,可能致使丙肝患者多個器官功能損害,進而加強患者的病情[3]?;诖?,本院研究了丙肝患者HCV-RNA陽性與自免肝抗體的相關性,下面進行報告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此次研究過程中選取的是2020.06-2021.06的200例丙肝患者,作為此次的觀察目標。
其中男性患者115例,女性患者95例;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為56歲,年齡均值為(42.52±13.26)歲。本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并且參與其中的患者與家屬,均在完全知情的條件下,簽署相關同意書。
1.2方法
1.2.1丙型肝炎抗體檢測:運用酶聯免疫ELISA方法,試劑購買于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體操作步驟根據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
1.2.2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檢測:利用實時熒光PCR技術,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編碼區(qū)的高度保守區(qū)為靶區(qū)域,設計特異性引物及熒光探針,進行一步法RT-PCR擴增,儀器是杭州安杰思生產的4800實時定量PCR分析儀,試劑購買于中山大學自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檢測試劑盒。
1.2.3抗肝抗原自身抗體譜檢測:儀器及試劑均購買于歐蒙醫(yī)學實驗診斷股份有限公司,抗肝抗原譜抗體檢測試劑盒(歐蒙印跡法),其中包括抗線粒體抗體M2(AMA-M2),抗可溶性肝原-肝胰抗原(SLA/LP)抗體,抗肝腎微粒體(LKM-1)抗體和抗細胞漿肝抗原1型(LC-1)抗體。具體操作步驟根據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SPSS20.0軟件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連續(xù)性數據資料用(x±s)表示,以t檢驗;非連續(xù)性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有意義。
2.結果
經過檢測200例丙肝患者中,有110例HCV-RNA陽性,占比(55.00%),90例患者HCV-RNA陰性,占比(45.00%)。將患者分為兩組,第一組:丙肝抗體IgG(+),HCV-RNA均為陽性,檢測得出AMA-M2陽性8例(7.27%),SLA陽性14例(12.73%),LKM-1陽性24例(21.82%),LC-1陽性7例(6.36%)。第二組:丙肝抗體IgG(+),HCV-RNA陰性,檢測得出AMA-M2陽性2例(2.22%),SLA/LP陽性4例(4.44%),LKM-1陽性12例(133.33%),LC-1陽性2例(2.22%)。
3. 討論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核糖核酸病毒,在感染后極易引起肝臟的慢性病變,從而導致患者體內出現免疫功能紊亂[4],引起肝細胞免疫損傷,最終致使肝纖維化甚至肝細胞癌的發(fā)生[5]。在本次研究中,經過檢測的200例丙肝患者中,有110例HCV-RNA陽性,占比(55.00%),90例患者HCV-RNA陰性,占比(45.00%)。結果顯示,陽性組自身抗體檢出率較陰性組更高,自身抗體的出現與HCV復制活躍程度有密切的關系。將患者分為兩組,第一組:丙肝抗體IgG(+),HCV-RNA均為陽性,檢測得出AMA-M2陽性8例(7.27%),SLA/LP陽性14例(12.73%),LKM-1陽性24例(21.82%),LC-1陽性7例(6.36%)。第二組:丙肝抗體IgG(+),HCV-RNA陰性,檢測得出AMA-M2陽性2例(2.22%),SLA/LP陽性4例(4.44%),LKM-1陽性12例(133.33%),LC-1陽性2例(2.22%)。
綜上所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機體免疫系統(tǒng)后,可致使免疫應答功能紊亂,產生自身細胞或者組織細胞免疫、以及抗體誘發(fā)自身免疫反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臟病理損傷會加重,尤其是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個體,臨床醫(yī)生必須要對其進行高度重度。
參考文獻:
[1]朱珉之,劉麗花,徐昕.CHC患者HCV-RNA與自身抗體檢測[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1,12(5):31-33.
[2]甘志超,劉瑩,趙冰紅,等.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體檢出率、丙肝病毒載量及肝功能間的相關性[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1(3):108-110,113.
[3]陳晶晶.探究丙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血清RNA與抗HCV定量檢測及其生化指標的相關性[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7(4):82-83.
[4]向加林,任勇,李彥.丙型肝炎患者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分析[J].家庭醫(yī)藥.就醫(yī)選藥,2020(9):394-395.
[5]張海業(yè).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及抗-HCV與ALT、AST濃度的相關性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9,40(13):160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