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力民 劉新榮
2022年5月20日,筆者走進江西省于都縣新長征中學,在學校操場的跑道上,長100米、寬1.2米的巨幅版畫《雄關(guān)漫道長征路》氣勢恢宏,格外引人注目。這幅由100多名學生繪制的百米版畫由24幅圖畫組成,藝術(shù)地再現(xiàn)、展示和歌頌了中國共產(chǎn)黨率領(lǐng)、指揮紅軍長征的光輝歷史。
這所建成僅有兩年的新學校,正在為弘揚革命傳統(tǒng)和紅色文化而不懈努力。
于都縣,隸屬江西省贛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處當年中央蘇區(qū)的腹地,同時是千年古縣,素有“六縣之母”之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1934年10月17日,中央紅軍主力從于都出發(fā),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zhàn)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歷時兩年,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
新長征中學學生臨摹的雷坦繪油畫《飛奪瀘定橋》。臨摹畫作翻拍/丁金文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于都視察。他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敬獻了花籃,參觀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并親切接見了紅軍烈士遺孀和紅軍后代。在長征渡口,習總書記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fā)出號召:“現(xiàn)在是新的長征,我們要重新再出發(fā)!”
2020年9月,于都縣新長征中學建成并開學。這個校名寄寓著于都教育的新起點,承載著于都人民對教育強縣的新夢想。新長征中學黨支部書記曾憲耀說:“為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于都的講話精神,我們學校以‘賡續(xù)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抓手,引導師生樹立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
新長征中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學習長征文化、弘揚長征精神。校園內(nèi),紅色印記隨處可見:學校所有建筑的主色調(diào)為紅色,樓宇被命名為意誠樓、至誠樓、精誠樓、誠新樓、日新樓、融新樓。誠與新,彰顯了長征文化和新長征的號召。
長征路線圖、長征八大渡口、于都籍將軍等介紹內(nèi)容,鐫刻在教學樓外墻上。教學樓的樓梯臺階上,每隔兩至三個,側(cè)面就有一條紅色標語;食堂內(nèi),每個餐位上都有一個紅色故事,而且每月有兩天供應(yīng)“紅軍餐”……
學校還自主開發(fā)了《永遠的長征——故事里的于都》等校本教材,開設(shè)長征文化思政課;舉辦紅色故事講解,長征主題征文,紅色歌曲比賽,長征畫作、長征書法作品、長征手抄報等一系列長征題材藝術(shù)作品展覽;邀請于都縣長征源宣講團的同志為師生宣講長征文化、長征故事,引導師生弘揚長征精神。
2021年5月20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于都兩周年之際,為實現(xiàn)“傳承偉大長征精神,爭做誠新雩陽少年”的育人目標,新長征中學舉辦了以“新長征??再出發(fā)”為主題的首屆長征文化節(jié)。
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代表參加了文化節(jié)展演,各具特色的節(jié)目,給師生、家長帶來了心靈的震撼和情操的陶冶,營造了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大家感受到了自強不息、勇于奮斗的長征精神,也讓大家看到了陽光自信的雩陽少年,看到了青春無限的新長征人。
“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紅軍夜渡于都河,跨過五嶺搶湘江……”2022年5月20日,新長征中學第二屆長征文化節(jié)上,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演唱《長征組歌》第二曲《突破封鎖線》,雄壯有力的歌聲仿佛將師生帶回了烽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年代。
本屆長征文化節(jié)分為文藝表演、動態(tài)活動課程展演和靜態(tài)作品展覽三部分。其中,文藝表演有紅色歌曲合唱、長征故事舞臺劇和誦讀長征詩詞等演出;動態(tài)活動課程展演有紅色故事講解比賽、學科知識展示等活動;靜態(tài)作品展覽有長征畫作、長征路線圖、長征主題手抄報、長征主題征文、長征書法比賽等系列展覽。
長征詩歌朗誦、小組唱、舞蹈……一個個精彩的節(jié)目,講述了長征故事,唱響了長征旋律,舞動了紅色青春。新長征中學的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在一雙雙草鞋前,她深情地撫摸著,她想起了當年送給金長哥哥的那雙鞋。她摸著草鞋墻上的紅五星失聲痛哭,‘我等了你90年,你怎么還不回來?……”在文化節(jié)現(xiàn)場,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管理辦公室主任鐘敏深情講述了贛南地區(qū)唯一健在、104歲的紅軍烈士遺孀段桂秀奶奶的故事,令在場師生無不為之動容。2022年春節(jié)前夕,學校組織學生慰問了段桂秀奶奶,段奶奶目前身體健康,全家還入住了新建的小康樓,過上了幸福生活。
新長征中學與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開展合作,通過邀請講解員來校講解、安排學生到紀念館參觀、學習等方式,推進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自2020年開辦以來,學校還先后兩次邀請于都縣長征源合唱團來校演出,并輔導師生演唱《長征組歌》。如今,在新長征中學,校園廣播里、音樂課上、課前歌聲中,都能聽到紅軍的歌、長征的歌。
在新長征中學第二屆長征文化節(jié)上,學校操場跑道上的巨幅版畫《雄關(guān)漫道長征路》格外引人注目,這是由100多名學生歷時一個半月,用筆墨“描繪”的長征。
為完成這百米版畫的24幅畫作,美術(shù)指導老師毛武和王昊鵬將學生分成24組,每組5人。作畫時,5個人同時作畫,每人手上有一本小臨本,有一幅完整的畫,每個人負責不同的區(qū)域,兩位美術(shù)老師全程指導,有時還參與其中、親手作畫。
2022年5月20日,于都縣新長征中學第二屆長征文化節(jié)現(xiàn)場,學生展示畫作。攝影/丁金文
提起繪畫過程,毛武說:“在起形階段,我們就已感受到了它的難度,每一幅畫長3米、寬1.2米。遠看好像沒什么,但當你近距離作畫的時候,好像被“包圍”在了其中。當你參與去畫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往往需要花3個小時才能勉強完成底稿。”
師生們總共用了兩周多才把24幅底稿全部完成,緊接著就是為期一周的涂色階段。他們用的是毛筆和墨汁,大多數(shù)同學之前從未接觸過這些。墨汁一旦畫上去就無法擦掉重來,所以開始畫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謹慎。整整一周時間,學生們都是或趴或蹲在地上作畫。“這些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版畫題材作品,每個同學都很辛苦,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泵湔f。
終于,這幅百米版畫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按時完成。整幅畫卷以毛筆和墨汁繪制,不添加其他顏色,紅軍長征的悲壯氣勢撲面而來。
參與版畫繪制的學生黃樹婧說:“我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巨幅作品,雖然很辛苦,但想到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難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我們有幸用筆墨描述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革命激情,展現(xiàn)他們救國救民的犧牲奉獻精神,感到非常榮幸,甚至說是榮耀。”
牢記囑托新長征,感恩奮進再出發(fā)。新長征中學校長陳小濱告訴筆者:“我們將繼續(xù)弘揚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厚植紅色文化情懷,把長征文化融入到師生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讓偉大的長征精神流淌在師生的血液中,努力培養(yǎng)聽黨話、跟黨走、堪當民族復(fù)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肖力民單位:江西省于都縣人武部;劉新榮單位:江西省于都縣新長征中學)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位于長征源頭的于都縣新長征中學師生,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學習長征文化,舉辦長征文化節(jié),并用手中的畫筆,再現(xiàn)了長征征途上的瞬間。銘記堅毅,傳遞感動,是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生動體現(xiàn)。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說:“長征勝利啟示我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蔽覀円e極響應(yīng)總書記的號召,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堅持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有力傳播者、忠實踐行者,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江西省于都縣人武部部長?李章榮
編輯/李穎(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