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民法典》的實施,有關民間借貸的規(guī)定也有了新的規(guī)約。這其中,如果借貸雙方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就可能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同時,隨著大家法律意識的提高,民間借貸的雙方都注重立字據、簽合同,明確借款金額、期限等,甚至要求提供擔保,以確保實現(xiàn)債權,但在借款利息上往往很隨意。親戚朋友間的借貸,礙于面子,不好意思提利息,導致借條上沒約定利息,而有些借貸則因為借貸方急用,出現(xiàn)利息約定過高、預扣利息以及利息何時結算等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法律問題,了解一下《民法典》下的民間借貸。
民間借貸的這些“雷區(qū)”別踩
雷區(qū)一:采用非法手段
案例:幾年前,魏某和郭某在做瓜菜生意期間,雙方互有經濟往來,后因關系惡化斷絕交往,但郭某尚欠魏某部分貨款未還。去年春節(jié)前,魏某將郭某非法拘禁,并逼迫其寫下欠款8萬元的借條。事后,郭某就非法拘禁一事向公安機關報案(該案刑事部分另案處理)。一年后,魏某持借條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郭某歸還全部欠款本息。法院經審理,判定魏某采用脅迫手段讓被告寫下的借據無效,只認定郭某償還其自認的3.4萬元欠款。
點評:《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規(guī)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彼^脅迫,是指以給自然人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做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由此可見,脅迫是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施加危害,使其發(fā)生恐懼,另一方基于此恐懼而作出一定意思表示的行為。本案中,郭某在魏某脅迫之下出具借條的行為,并非其真實意思表示,故法院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
雷區(qū)二:顯失公平訛詐
案例:周某的兒子突遇意外需住院治療,情急之下他向鄰居張某提出借款5萬元,承諾半年內歸還。張某同意出借,但提出要按本金年息36%計付利息。為讓兒子得到及時診療,周某無奈只能違心出具了借據。還款期滿后,雙方為利息事宜引發(fā)爭執(zhí)形成訴訟。法院審理認為,原告雖持有被告的借據,但此行為系乘人之危高利放貸,屬顯失公平的無效民事行為,不受法律保護。最后判決周某償還張某本金,利息按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計付。
點評:《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條規(guī)定:“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tài)、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北緱l規(guī)定將原《合同法》中關于欺詐、脅迫、乘人之危情形下簽訂合同的行為歸并在顯失公平的范圍之內,統(tǒng)一稱為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對方處于困境,或者缺乏判斷能力等情況下,與對方當事人實施的對自己明顯有重大利益而使對方明顯不利的民事法律行為。
本案中,張某完全應當意識到周某所處的危困情況,其主觀上具有乘機訛詐的故意,周某雖然出具借據,但這是處于情勢所迫的狀態(tài),并非其真實意思表示。同時,張某所取得的利益明顯超出法律允許的范圍。因此,張某的行為完全符合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故法院作出上述判決。關于借款利率,《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明確規(guī)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下稱《最高法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p>
雷區(qū)三:款項用途違法
案例:許某從事肉鴨養(yǎng)殖期間虧損較大,為了實現(xiàn)“翻盤”夢想,他動起了販賣香煙的歪腦筋。籌措資金時,許某向同村鄰居吳某說明借款原因并借款10萬元。利用這筆錢,許某通過非法渠道購進多批香煙,在向其下線盧某等人(另案處理)銷售時案發(fā)。吳某得知情況后,便手持借條把許某訴至法院。法院審理后作出判決:駁回吳某訴訟請求,并收繳用于非法販賣香煙的借款10萬元。
點評:正當合法的借貸行為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債務人不能將借款用于違法行為?!睹穹ǖ洹返谝话傥迨龡l規(guī)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這里的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行政法規(guī)是指國務院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強制性規(guī)范是與任意性規(guī)范相對而言的,就是規(guī)定行為人應當如何、不得如何的規(guī)范。例如,毒品買賣是被法律嚴令禁止的,違背這類不得如何的禁止性規(guī)定,買賣行為自然無效。
同時,《最高法規(guī)定》第十三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煙草專賣法》第三條規(guī)定,國家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銷售、進出口依法實行專賣管理,并實行煙草專賣許可證制度。根據上述規(guī)定,如果明知對方將錢款用于非法活動而仍然出借,屆時可能無法通過法律途徑收回本息。假如明知對方將錢款用于賭博、走私、販毒等犯罪行為,則可能因為提供財務上的幫助而構成共同犯罪。本案中,吳某明知對方借款用于非法販賣香煙卻仍然出借,這種借貸關系顯屬違法,故法律予以懲戒。
雷區(qū)四:簽署流質契約
案例:叢某與董某簽訂的借款協(xié)議中約定:“叢某借給董某人民幣10萬元用于擴大農資門店經營規(guī)模;董某用其所有的一棟價值約40萬元的二層樓房作抵押;借款期限為一年,如果借款方到期不能歸還本息,則該抵押房屋直接歸出借方所有?!闭l料,因一場火災損失,導致董某在還款期屆滿后無法履行合同約定。眼看還款無望,叢某要求董某將抵押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被拒絕,遂持借款合同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借款人騰房。法院經審理,判決駁回了叢某的訴請。
點評:的確,本案中叢某不能“如約”獲得抵押房屋的所有權。這里涉及到一個流質契約的問題。流質契約,是指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在訂立抵押合同時約定,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時,抵押物的所有權歸抵押權人所有。對于流質契約,《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八條對此作出了基本禁止、有限承認的規(guī)定:“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出質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質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質押財產優(yōu)先受償?!弊鞒鲞@樣規(guī)定的目的在于:一是從保護債務人權益角度,防止債務人因一時急需而不惜以價值較高的財產擔保小額債權。二是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對標的物的價值作出錯誤估計,或因市場行情的重大變化而使標的物的價值暴跌,或由于對債務人的信譽過分信賴,都會產生債權不能完全實現(xiàn)的風險。三是抵押物折價或變價清償債務時,須依法經過清算程序,對抵押物價值進行評估,以抵押物折價或變價款對債務進行清償。對于超出債務數額的部分變價款,仍歸抵押人所有,對不足清償的部分由債務人繼續(xù)履行。也就是說,如果不經評估、折價或變價等法定程序,即由債權人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勢必造成價值轉移失衡,損害債務人的利益。(張兆利)
民間借貸利息該如何算
約定利息過高,超出部分可拒付
案例:2021年5月22日,賈某因家人生病急需用錢,找到呂某想借2萬元,呂某提出借款月利率3%。賈某雖然覺得利息太高,但此時家人病情不等人,再三糾結之下,最終還是接受了呂某的條件。賈某想知道,自己能否以呂某放高利貸為由拒絕支付利息?
點評:《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边@是國家從法律層面上對高利貸作出禁止性規(guī)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借貸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4倍的除外。”就是說,借款利率超過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4倍的,超過部分不受司法保護。本案中,賈某找呂某要的月利率為3%,這樣年利率就高達36%。經查閱,2021年5月20日發(fā)布的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3.85%,以4倍計算,受司法保護的上限為15.4%。因此,賈某想以利息過高為由拒絕支付全部利息,顯然不行,而是可以按年利率15.4%向呂某支付利息,對超過的部分可以拒付。
未約定利息,只可主張逾期利息
案例:曹某向陸某借款15萬元,借條上約定借款期限1年(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但未約定利息,也未約定逾期利息。借款逾期后,曹某一直沒還款。陸某很生氣,就想到法院起訴曹某,請求法院判決曹某歸還本金,并支付自借款之日起的利息以作為其資金被長時間占用的補償。那么,法院會支持陸某的訴請嗎?
點評:《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第二、三款規(guī)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的,視為沒有利息。據此,陸某無權要求曹某支付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期間的利息。
不過,陸某有權要求曹某支付逾期還款的利息?!睹穹ǖ洹返诹倨呤鶙l規(guī)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guī)定支付逾期利息。”《借貸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既未約定借期內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承擔逾期還款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據此,法院會判決曹某向陸某支付逾期還款(2021年5月1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的利息。
“砍頭息”不計入本金,利息只能據實認定
案例:2020年4月1日,王某向張某出具了一份借據,載明王某向張某借款10萬元,借款期限1年,年利率15%。當日,張某便從10萬元中扣除王某應付的利息1.5萬元,這樣王某實際只拿到借款8.5萬元。后王某無力還款,張某經催討無果,訴至法院,要求王某返還本金10萬元。那么,法院會支持張某的主張嗎?
點評:實踐中,出借人事先扣除利息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實際上是一種違約性質。因此,《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條規(guī)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薄督栀J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北景钢校p方在借據中約定的內容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張某預先扣除利息1.5萬元,導致王某實際拿到的借款數額只有8.5萬元,故法院只會判決王某歸還本金8.5萬元并支付相應的利息。
利息給付期限沒有約定,每屆滿一年支付一次
案例:2020年5月5日,孟某找老馬借款10萬元,書面合同約定借款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12%,但未約定利息什么時候結算,之后也沒有補充協(xié)議。2021年5月6日,老馬要求孟某將前1年的利息先結了,不料被孟某一口拒絕,其拒絕的理由是借款期限為3年,利息理應在3年期滿歸還本金時一并支付。
點評:老馬的要求是有根據的?!睹穹ǖ洹返诹倨呤臈l規(guī)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1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并支付;借款期間1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1年時支付,剩余期間不滿1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并支付?!北景钢?,雙方未明確利息結算時間,之后也沒簽補充協(xié)議,所以可按照上述規(guī)定執(zhí)行,即孟某應當依老馬的要求,利息1年一結。(潘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