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嘉
我驀地呆住了,望著眼前的這堆秸稈久久不能回神。
是的,這就是一堆平凡的秸稈:顏色枯黃,似垂暮老人;枝莖纖瘦,摸著是冰冷的,且有點(diǎn)粗糙??傊?,是一副毫無生機(jī)的極平凡的模樣。
可它們卻成就了一場極其輝煌的火,在灶爐這四方小天地中,奉獻(xiàn)自己的全部熱量。
枯黃的秸稈身上燃起了金色的火焰,不斷地跳動著,舞出了一曲狂野,舞出了一曲奉獻(xiàn)。造就這場盛火的秸稈卻不洋洋自得,依舊安然地、甘守本分地躺在火焰中,將最后一絲力量全部傾注在這場繁盛的燃燒中。
伴隨著燃燒,秸稈唱起了歌。歌聲的清脆,是朝露日復(fù)一日的沐浴釀成的;歌聲的圓潤,是太陽日復(fù)一日的溫暖給予的。秸稈在生命將盡時,終于將這清脆和圓潤凝成了一曲歡喜,唱了出來。
這歌聲中有歡欣,有感恩,唯獨(dú)沒有它的訴苦和抱怨。成為秸稈前,它每日為頭頂?shù)墓麑?shí)輸送水和營養(yǎng),深深地扎根在泥土中,從不抱怨其中的艱辛;碩果累累時,它被壓彎了腰,也不抱怨;豐收之后,它成了秸稈,不是被焚燒就是被犁進(jìn)了地里,辛苦了一年卻沒得到任何報(bào)答,它依舊不抱怨,反而笑瞇瞇、樂呵呵地奉獻(xiàn)了自己最后的能量,還唱起了歡快的歌兒。
我望著灶爐中漸小的火苗,緩緩回過神來,抬手抹去臉上的濕潤。我凝視著燃燒的秸稈,直到火光黯淡,最終只剩下幾點(diǎn)猩紅?;饻缌耍业男闹袇s升起了強(qiáng)烈的敬佩,我向灶爐中焦黑的秸稈鞠了一躬。
外婆迎面走來,笑呵呵地問我:“不燒鍋了?”我回答:“不燒啦?!笨粗馄庞行┴E的身影,我不禁怔然,外婆和秸稈多像??!年輕時外公要教書,她便一人種田養(yǎng)大了母親姐弟三人。年紀(jì)大了,又來帶我們,待我們已不需要她的照顧時,又樂呵呵地去照料老家那一畝三分田了。
秸稈的一生,寫滿了“奉獻(xiàn)”二字,這是它們的生存意義,亦是對它們生命的最合適的總結(jié)。我望著院里小山似的秸稈,心中不由贊嘆道:風(fēng)景這邊獨(dú)好。
喝彩:秸稈和外婆很像,都是奉獻(xiàn)自己。文章主題清晰明快,層次分明。通篇的文字中都飽含了濃濃的情感,用情感書寫生活感悟,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