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朱燁
浪跡一生愛自由“生活有時就是需要享樂的,如果你活得不盡興,要那么多獎杯、獎牌、飛機(jī)又有什么用,又怎么算贏!”
——James Hunt @
影片的最后,我的眼里全是他。這讓我超越了一輛又一輛賽車,最終捧得1976 年F1 世界冠軍的獎杯。我是James Hunt(詹姆斯·亨特)。
影片的最后,我的眼里全是她。大雨如注模糊了視線,我漸漸放慢了車速,駛向了維修區(qū),放棄了比賽。因為,我知道她只想要我平安回家。我是Niki Lauda(尼基·勞達(dá))。
在那么多以《速度與激情》為劇本的影片里,以上結(jié)尾最讓我動容。它讓我看到了在冰冷的機(jī)械世界里,有比速度更真實的東西。它就是,中文譯名《極速風(fēng)流》。
風(fēng)流的譯名背后,講述的是兩個大男人之間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James 和Niki。雖然影片以Niki 為第一主角,但我更喜歡James。
James Hunt,金發(fā)碧眼,帥氣性感,放浪不羈。他開起賽車來,激進(jìn)冒險,以速度為尊,不計后果。賽場之外,他快意人生,玩世不恭,把每一天都當(dāng)作最后一天來活。
他是1976 年的F1 世界冠軍,1978 年退役后,成為BBC的體育評論員,45 歲時因心臟病過世。
Niki Lauda,偏執(zhí),出生于商賈之家,爺爺和父親都是商人,當(dāng)他們得知他想靠賽車為生時,堅決反對。他們認(rèn)為,Lauda 這個名字只能以政治家、經(jīng)濟(jì)學(xué)家的頭銜出現(xiàn)在報紙頭條。
Niki 則毅然決然地說:“不必投資在我身上。但等我成了世界冠軍,我的名字登上報紙頭版時,您會后悔的?!?/p>
他耿直,剛轉(zhuǎn)去法拉利車隊試完車后說:“你們那么棒的硬件設(shè)施就弄出這么個垃圾?”他是1975 年、1977 年、1984年的F1 世界冠軍。
同樣是世界冠軍,他的人生觀卻是James Hunt 的反義詞。賽車這件事,對James 而言,是激情,是熱望;而對于Niki,只是他的謀生手段,他說:“我要是有本事在其他地方賺更多的錢,我會走的?!?/p>
其實,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些人,他們玩世不恭揮灑光陰,活得感性,一如James;還有另一些人,他們偏執(zhí)嚴(yán)謹(jǐn)著眼大局,活得理性,一如Niki。我不知道你們更喜歡哪一類,但我知道喜歡賽車的朋友,一定對他們倆有所耳聞。風(fēng)光于20 世紀(jì)70年代的他倆就是賽車場上的C 羅和梅西。
最后的最后,Niki 真的找到了賺更多錢的方式,他成了Lauda 航空和Niki 航空的創(chuàng)始人。
以上都是事實,也是《極速風(fēng)流》里講的故事。這就是一部傳記,關(guān)于F1 世界冠軍James 和Niki 的傳記,它高度還原了真實的人物。
把它推薦給大家,不僅僅是因為人物之間惺惺相惜的故事,更因為這部影片本身凌厲的剪輯、流暢切換的多視角、巧妙運(yùn)用的慢鏡頭以及Hans Zimmer(漢斯·季默)動人心魄的配樂……它將各種因素融匯在一起,成了一部F1史詩。
特別是片尾看到真實的人物合影,與劇中的演員真的很像,不僅形似,也神似。這是其一。其二,除了劇情碰撞之外,影片還將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哲學(xué)表現(xiàn)得非常具象且立體。它讓我看完之后,思索了良久。
“認(rèn)認(rèn)真真活得明白,清清楚楚規(guī)劃好自己的人生,因為人生很長?!被蛘?,“瀟瀟灑灑活得盡興,隨遇而安跟著感覺享受每一天,因為人生很短?!边@一道無謂對錯的選擇題,你會怎么選?
我想,我會轉(zhuǎn)身入紅塵。
回想到影片最后James 在余暉下的笑容,他用獎杯證明了自己,這是他贏。他轉(zhuǎn)身走向去別處的飛機(jī),那是他想要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是為了活給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