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燦
清晨,去早市,大老遠就聞到艾葉特有的清香味,環(huán)顧四周,蔬菜攤位上多了幾位賣艾葉的老人。我忍不住走上前去,買了幾包艾葉,放在鼻子邊輕嗅,馥郁的艾香瞬間鉆進肺腑,喚起我對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
“端午時節(jié)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有插艾、用艾水洗澡、包粽子等習俗。
每逢端午,大人總是起得很早,到田間地頭尋找野生的艾葉,割上一大捆新鮮的抱回來,路上,遇到左鄰右舍,便會熱情地送上一大把。等到我們小孩子起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門上都插上了青翠的艾葉。聽父親講,家門口插的艾葉是有講究的,在日出前,割那些帶露水的艾葉是最好的。我曾好奇地問過家人,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插艾葉。母親告訴我,是為了避毒驅(qū)邪。不僅如此,大人還經(jīng)常掐下艾葉,別在孩子的紐扣或衣服上。現(xiàn)在想來,人們的行為舉動,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節(jié)是個懷念的節(jié)日,小小艾葉,既是對故土的愛戀,也寄托了對親人的思念。艾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醫(yī)學上稱為“止血之要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zhuǎn)肅殺之氣為融合?!眳莾x洛在《本草從新》中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jīng),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diào)經(jīng)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jīng)而除百病?!?/p>
不僅如此,艾葉還有很好的驅(qū)蚊效果。小時候,我最喜歡在村頭的大榆樹下納涼,夏夜的蚊子特別多,一群群地攆著人和家畜嗡嗡叫。每天傍晚,我們就抱幾捆曬干的艾葉,把蚊子熏得落荒而逃。每天臨睡前,家人也都會扯點干艾葉點燃,用來驅(qū)蚊子,效果出奇地好,不僅低碳,而且環(huán)保。
如果身上被蟲咬了,或者皮膚經(jīng)常發(fā)癢,母親會把曬干的艾葉放入滾燙的開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后給我洗澡。母親在父親采摘的艾葉中,抽出幾大把,把它們剪成小段,放在鍋中用大火煮,等水燒開了,一鍋黃黃的帶著撲鼻香氣的艾葉水就制成了。大人、小孩都會舀上幾大勺艾葉水,摻進洗澡水里,用艾葉水洗澡,身上不僅會留下艾香,避免蚊蟲叮咬,人也會變得格外神清氣爽。
艾葉實在普通,隨意地長在路旁、河堤、田埂上,它們?nèi)绮菀粯訕銓崳綍r不顯山露水,關(guān)鍵時刻卻能起到大作用。一株普通的植物,一棵平凡的小草,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端午節(jié)的記憶離不開粽子,那種濃濃的鄉(xiāng)情、融融的親情、暖暖的溫馨,多年之后依然難以忘懷。母親總是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周就開始準備,包粽子的糯米要在清水里浸泡一天一夜,浸泡時要加一些堿水。包粽子的粽葉,是剛采下的新鮮葉子。母親說,每片粽葉要均勻,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看。
母親心靈手巧,兩片粽葉在她的手里,折成一個漏斗形,裝進一撮糯米,放入一粒捏好的豆沙,再覆蓋上一層糯米,將粽葉壓實封口后回折一個角,粽子就成型了。家鄉(xiāng)的粽子,是用麥草捆扎的,麥草必須蒸煮過。母親說,這樣的麥草有韌性,不僅不會輕易斷掉,而且讓煮出來的粽子帶有麥草的清香。母親左手捏著粽子,右手抓著麥草,先是繞上一圈,打一個結(jié),然后用牙咬著麥草的一端,右手靈巧地依樣再打上一個結(jié),扎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現(xiàn)在,粽子的餡多種多樣,我最愛吃的是豆沙紅棗餡的。加工豆沙的過程很辛苦,要把紅豆、紅棗浸泡好,放在鍋里蒸熟,加工成紅棗豆沙,紅棗豆沙黏黏的,甜而不膩,一口咬去,唇齒留香。在外漂泊的日子,我吃過各種口味的粽子,但母親包的粽子,總會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
不知為什么,當我獨自沉思的時候,耳畔總是會回蕩起一首詩:“我的心中懷著美好的愿望,像艾草的清香在家鄉(xiāng)的大街小巷飄蕩。艾草的清香飄落在我美麗可愛的家鄉(xiāng),我在艾草的清香里深情地歌唱著我的家鄉(xiāng)……”